黨在市黨代會上的報告

時間:2022-07-07 10:02:00

導語:黨在市黨代會上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在市黨代會上的報告

同志們:

市三屆三次黨代會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形成的戰略謀局,認真回顧去年工作,審議通過《中共臺州市委關于構建和諧臺州的決定》,明確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與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更加扎實地推進全面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

下面,我代表中共臺州市第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請各位代表予以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2006年工作的回顧

過去的一年,全市各級黨組織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省委“八八戰略”和各項部署,圍繞市三屆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創新為先、增量推動、一體發展、又快又好”的十六字方針,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6%;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9.15%和19.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10%。與此同時,全市刑事案件絕對數、安全生產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群體性事件起數與參與人數、赴省進京越級上訪人次批次分別下降,社會面保持基本穩定。去年許多工作得到省里肯定,全省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現場會、“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現場會、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現場會、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現場會、山海協作大會先后在我市召開。去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視察臺州,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與黨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贊揚。

(一)突出抓好自主創新,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裝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企業技術開發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工業新產品率均居全省第2位,新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居全省之首。繼續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與大院名校新建各類創新載體28家,臺州•上海科技研發園正式開工,成功舉辦了2006中國(臺州)科技成果交易會暨高新技術人才交流會。進一步明確“十一五”臺州工業發展的目標任務,五大主導產業與造船業蓬勃發展,先后被命名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榮獲“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稱號。分別召開汽車產業和船舶工業現場會,并確定發展規劃,落實扶持措施。醫藥化工、固廢拆解兩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取得成效,被命名為中國再生金屬之都。黃巖王西、外東浦與椒江外沙、巖頭化工區實現摘帽,路橋、溫嶺場外固廢拆解取締工作基本完成。第六屆中國塑料交易會、第三屆中國(浙江)汽車工業博覽會、第二屆中國(臺州)家電博覽會等會展圓滿成功。現代物流、信息咨詢、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率先建立改革形勢分析會制度,積極申報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已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舉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創建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工作全面展開。金融創新率先突破,在臺州商業銀行之后,國家銀監會又新批兩家民辦股份制商業銀行。引進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對我市企業展開競爭力培訓。

(二)堅持增量推動,扎實開展“兩年”工作。組織土地征遷、重點建設、招商引資、電網建設四大“百日會戰”,著力破解征遷難、融資難、引進外資難、房地產市場疲軟、環保壓力大等五大難題。去年初確定的“三個100,三個20%”以及“三率”達到85%的目標基本實現。召開沿海產業帶現場會,推動工業重心東移,產業帶由北至南全線拉開,市濱海工業區塊首期入園企業形成規模。海洋經濟開發進一步加強。臺金高速公路東段順利通車,桐柏抽水蓄能電站、華能火電一期建成,甬臺溫鐵路、諸永高速公路、三門核電站、仙居抽水蓄能電站、臺電五期、大麥嶼港等重大工程項目進展順利,沿海高速公路加緊前期工作。積極組建異地商會,建立青藤經濟聯盟,“回歸工程”取得實效。

(三)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臺州一體化。召開全會研究部署臺州一體化戰略,推進市區、城鄉和區域一體化。各級高度重視,強勢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市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率先編制完成,市委1號文件和10多個配套政策陸續出臺,生態高效農業有新發展,“百千”工程深入實施,全面清理垃圾、清理河道和改水、改廁,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初見成效,環衛、供水、公交三個一體化積極推進,村企結對活動廣泛開展,農民素質整村培訓力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農村社會事業不斷發展,村級民主管理進一步深化,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加快城市轉型升級,提出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臺州城市群新目標。中心城市重抓功能建設,積極實施“710”工程與東商務區繁榮計劃,城市綠化、亮化與城市雕塑取得明顯成果,推進臺州供水二期、牛頭山水庫向臨海沿海及椒北引水工程、市圖書館等一批項目建設,“一心四組團”城市格局進一步形成。扎實開展“多城同創”活動,以治理“臟亂差”為突破口,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六項整治成效明顯。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積極實施“南北協作”工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重視黃巖西部山區發展,召開現場會并制定出臺“十一五”發展規劃和扶持規劃。大陳島開發進一步加快。

(四)實施軟實力戰略,全面推進文化大市建設。繼續抓好軟實力建設八大載體、文化產業八大工程、文化基礎設施八大項目的落實,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有了新進步。深入解讀臺州人文精神,深化臺州現象研究,評選“感動臺州”事件和人物。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精心組織建黨8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堅持學習周制度,扎實創建學習型城市。制定出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繼續推行“1%文化計劃”,首次開展文化項目招商。新建500家基層文化俱樂部任務全面完成,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試點工作得到國家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國推廣。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浙江科普節、第四屆浙江作家節、中國浙江網絡音樂節、首屆農民文化節、第三屆臺州藝術節等重大節會,推出了有全國影響的電視劇《海之門》。深入開展“教育質量年”系列活動,實行義務教育免收雜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農民健康工程全面推進,對全市195萬名農民進行了免費體檢。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成功承辦浙江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參加省運會和省第七屆殘運會,均取得團體總分、金牌“雙四”的好成績。制訂出臺人才獎勵政策以及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新臺商隊伍建設意見,評選表彰市第二屆杰出人才和市第五屆拔尖人才。

(五)加強社會控制力,積極構建和諧社會。確定法治建設“五大載體、五項改革、五項機制”,堅持社會形勢分析會制度,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重視抓好信訪工作,拓展群眾利益訴求渠道。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堅決鏟除黑惡勢力,全力查禁“六合彩”賭博和犯罪。全面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扎實做好全省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和司法救助兩項試點工作,構建完善打防控體系,政法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平安臺州”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高度重視應對公共安全危機工作,加強各類公共安全監管,安全生產事故四項指標全面下降。認真總結防臺經驗,確定每年7月10日為“防臺風日”,發放《全民防臺風知識讀本》,建立市縣鄉三級視頻會商系統,防臺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強。災害應急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慈善事業不斷發展。重視黨管武裝工作和國防動員建設,開展科技、文化、法律、民企擁軍,鞏固擴大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

(六)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深入開展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建立健全“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做好縣市區和市直部門人事調配工作,圓滿完成縣鄉兩級黨委換屆任務,并加強對縣市區人大、政協換屆工作的領導。領導干部素質工程深入實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加大,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基層組織建設年”為載體,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黨委建設的意見》,加強了以鄉鎮黨委為龍頭的基層組織建設,村級組織工作進一步規范。黨代會常任制、非公有制企業黨建以及其他“兩新”組織黨建等工作扎實推進。組建黨的社會工作委員會。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深入開展人民滿意機關創建活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構建有效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嚴肅黨的紀律,查處了一批黨員干部違法違紀案件,狠抓隊伍風氣和反商業賄賂,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一步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努力做到“七個減少”、“四個不”要求。推行“一線工作法”,每季度召開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現場會,推動重點工作。結合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開展“訪民情、解民憂、促和諧”活動。將每月10日定為各級領導“懇談日”,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市人大、政府、政協幾套班子團結協作,形成合力,在“兩個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各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積極參政議政,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了團結和諧的政治局面。各縣市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勇挑重擔,面對宏觀背景變化,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立足本職,迎難而上,各項工作亮點紛呈,成績突出。路橋區榮獲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稱號,臨海市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溫嶺市被評為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先進集體,玉環縣被評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天臺縣通過國家生態示范區驗收。市級各部門強化服務意識,加強統籌協調,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全體黨代表帶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密切聯系廣大黨員群眾,在各方面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此,我代表市委,向過去一年為臺州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各級黨組織、全體黨代表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離退休老干部、駐臺部隊與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存在問題和不足: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層次不高,特別是區域創新能力亟待提高;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在宏觀調控背景下更顯突出,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區域差距以及社會發展滯后等問題明顯存在;以城帶鄉、以工扶農的有效機制尚待進一步探索;轉型期社會不和諧因素比較多,刑事治安案件、群體性事件、安全生產事故仍然易發多發;黨員干部建設“兩個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等等。這些都必須在新的一年加以重視解決。

二、明確構建和諧臺州的戰略任務

這次黨代會的主要議程是審議通過《中共臺州市委關于構建和諧臺州的決定》。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部署,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隨后,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見》。為全面貫徹中央《決定》和省委《意見》,市委先后召開常委擴大會和讀書會,并組織力量起草構建和諧臺州的《決定》。《決定》稿總結吸收了我市近年來“兩個社會”建設的初步實踐經驗和各級各部門的大量調研成果,廣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幾易其稿,經市委常委會討論,全委會審議通過,現提交本次黨的代表大會審議。在審議中,請代表們把握以下四點:

(一)充分認識市委作出構建和諧臺州決定的重大意義。構建和諧臺州是市委從臺州實際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幾年,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總體保持穩定。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與黨的建設等層面,影響和諧穩定的矛盾和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些還比較突出。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兩個社會”并力爭走在全省前列,其用意就是重視加強社會建設,把構建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來抓。我們先后明確打造長三角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大城市、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三張名片”,實施工業立市、軟實力、一體化三大戰略,作出加強法治建設、生態建設與平安臺州等部署,都統一于“兩個社會”建設之中。這次黨代會進一步以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作出構建和諧臺州的決定,更加全面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戰略部署,從而構成了臺州發展更加完整的戰略謀局。構建和諧臺州的目的,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自覺地全面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任務,促進臺州和諧發展,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的社會政治局面。《決定》稿經本次大會審議通過后,就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和諧社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會代表務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把《決定》稿審議好。

(二)明確構建和諧臺州的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決定》提出構建和諧臺州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為前提,以利益和諧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化解矛盾為抓手,以和諧文化為支撐,以強化社會管理為手段,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形成和諧臺州建設的有機整體,開創臺州更加美好的未來。目標任務是,全面落實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扎實推進工業立市、軟實力、一體化等戰略和法治建設、生態建設、平安臺州各項工作,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更加協調,科教文化更加繁榮,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會秩序更加安定,生態環境更加優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更加和諧,力爭到2010年全市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成為社會和諧程度較高的地區,逐步形成全市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三)把握構建和諧臺州的若干重大問題

1、堅持全面推進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推進“兩個社會”建設并力爭走在前列,就是把全面小康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有機地統一于現代化進程。全面小康社會包含社會和諧內容,構建和諧社會又促進實現全面小康。“兩個社會”建設的目標和措施都要明晰化、可操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提高。尤其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相協調。通過“兩個社會”建設,各級干部要更好地確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2、堅持以“又好”為前提,實現“又快”發展。又好又快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臺州的本質要求,兩者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決不可偏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又好”是前提,只有推進全面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保證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防止大起大落,同樣是經濟運行健康的重要標志,必須堅持“好中求快”,繼續加大有效投資,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尤其要深化“兩年”,加快沿海產業帶開發和建設。

3、堅持以利益協調為重點,化解社會矛盾。社會矛盾根本上源于利益沖突。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能夠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培育和諧的社會關系。要根據當前我市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的變化,構建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等機制,促進利益關系的和諧。最重要的是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認真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小事,就是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大事。各級干部都要關心群眾的油鹽醬醋柴,關心群眾的衣食住行,關心群眾的冷暖安危,關心群眾的喜怒哀樂。尤其要認真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就業難、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等問題,千方百計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

4、堅持以加強制度建設為保障,維護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良好的制度則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必須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體系,使全體社會成員實現權利、機會與規則的公平,保證都能夠平等地接受教育、進行擇業、參與市場競爭,依靠法律和制度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特別是要建立健全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等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構筑社會保障安全網。通過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加大轉移支付等辦法,合理調節利益分配,逐步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5、堅持以培育共同價值觀為核心,建設和諧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核心是培育共同價值觀,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臺州人文精神是臺州區域文化的集中體現。要大力弘揚臺州人文精神,深度挖掘臺州“和合”文化資源,增進對“大臺州”的認同感和歸宿感。積極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廣泛開展各類和諧創建,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

6、堅持以創新社會管理為手段,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力爭不出事、不出大事,這是對各級黨組織的嚴峻考驗。在新的形勢下,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必須創新社會管理。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尤其要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職能,加大社會控制力,健全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群體性事件預警處置、公共安全防范控制等各項工作機制,有效應對各種公共危機與社會風險。同時又要善于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

7、堅持以生態環保為底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任何發展都必須首先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臺州發展任務很重,但保護環境、美化家園的任務更重,加快發展必須以生態環保為底線,促進資源的集約利用,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把環境放在與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把環境保護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要以生態市建設為目標,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8、堅持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黨內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保證,社會和諧是黨內和諧的目標與追求。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發展黨內民主,增進黨的團結與統一,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和示范引領作用,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應有的政治敏銳性,從政治上考慮和把握社會問題,切不可掉以輕心,不斷提高領導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四)扎實推進構建和諧臺州各項工作。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都要把構建和諧臺州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為主抓,班子成員都有任務,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市委常委會每半年專題研究構建和諧社會工作。二要落實工作責任。各級各部門要根據《決定》要求,強化責任,細化任務,把構建和諧臺州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落實到具體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把構建和諧的成效作為衡量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和工作實績的重要尺度。三要形成社會合力。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匯聚起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合力,使和諧臺州建設真正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支持,形成促進和諧人人參與、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三、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2007年是我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推進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第三年。我市去年人均生產總值已超過3000美元,這標志著臺州經濟社會進一步進入轉型期。在宏觀調控背景下,如何加快增長方式轉變,在轉型升級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面對矛盾凸顯期,如何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保持和諧穩定的社會政治局面,是我們面臨的兩大課題。能否順利解決好這兩大課題,關鍵在于是否真正樹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戰略思想落到實處。臺州戰略謀局是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戰略思想在臺州實踐的具體體現,是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推動臺州現代化新進程的行動綱領。新的一年,就是一以貫之地實施好這一戰略謀局,重在抓落實、求實效。2007年全市各項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屆六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全面深入實施市委戰略謀局,把加快轉型升級作為中心任務,把推進一體化作為戰略重點,把深化“兩年”作為工作載體,把改革開放作為根本途徑,把構建和諧作為重要目標,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根本保證,進一步夯實臺州“兩個社會”建設的堅實基礎,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5%以上,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2.5%和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7%和8%;萬元GDP能耗指標下降4.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3.5%和3.6%;刑事發案數、安全生產事故起數、群體性事件發生數等實現零增長。實現以上目標,必須做到:

——科學謀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實施市委戰略謀局,不斷完善“兩個社會”建設目標管理體系與考核辦法,全面推進“兩個社會”建設。尤其要建立健全科學發展的政策體系,堅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更加注重結構優化,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轉型升級。這是推進“兩個社會”建設的中心任務,也是所有工作的主軸。要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工業和城鄉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升級,推動臺州經濟社會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來自于創新,必須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提高經濟主體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推進臺州從創業走向創新。

——夯實基礎。“兩個社會”建設走在前列,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著眼長遠,夯實基礎。打基礎是最重要的政績。要多做基礎性的工作,多做破難題的工作,多做造福后人的工作。對認準的事情,特別是一些涉及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以及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建設,都要沉下心,從現在抓起,一年接一年、一任接一任,堅持不懈抓落實。

——構建和諧。這既是歷史任務,又是現實課題。要全面落實構建和諧臺州的《決定》,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努力形成全市上下共建和諧、共享和諧的局面。

具體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深入實施“5431”計劃,加快增長方式轉變。堅持“創新、轉型、和諧、發展”八字方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一是加快沿海產業帶建設,打造產業升級主平臺。堅持統一規劃、循序開發的原則,抓緊出臺臺州沿海產業帶建設與管理意見、考核辦法、產業導向目錄、工業項目準入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繼續組織現場檢查,加強對各地開發的指導。各區塊要加快水、電、路以及污染防治等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拉開發展框架。市區濱海工業區塊要率先發展,迅速推進二期建設,成為科技型、外向型、生態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加大海涂圍墾力度,加強土地整理,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實施涉海工程項目,繼續推進海洋經濟開發。二是重點發展五大主導產業,繼續優化產業結構。突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抓好汽車產業現場會確定事項的落實,深化汽車產業園區規劃,積極支持吉利、吉奧等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進入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采購體系。縫制設備行業要以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建設為契機,重點發展機電一體化產品,擴大特種機、高檔機及成套設備比重。醫化行業要走整治、提高、發展之路,加快產品結構和規劃布局調整。家用電器、塑料模具等行業都要研究確定發展方向,落實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造船業要加強規范提升,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此外,還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裝備制造、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等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優勢。三是著力抓好自主創新,培育一批工業“小老虎”。認真實施“513”工程,全面建立企業培育個案,并落實扶持措施,促其成為“四位一體”企業。各地在企業研發投入、專利授權率、高新技術企業數、引進大院名校數、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數、自主品牌數、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等方面要有新提高。裝備改造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一環,要引導企業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促使多創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按照“年年有上市、縣縣有上市”的目標,力爭今年有更多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四是以完善工業服務體系為重點,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科技、人才、金融三大服務體系建設都要著眼于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進一步抓好深化工作。加快現代物流園區、質量檢測中心、技術咨詢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及現代商貿項目建設。繼續辦好汽博會、塑交會、家電博覽會、科技成果交易會等會展。鞏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成果,大力發展旅游經濟,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五是突出抓好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實施循環經濟“511”行動計劃,促進資源集約利用。深入開展“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確保完成環境整治任務。啟動臺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建設。鼓勵企業開展節水、節能、節材,努力創建節約型企業。加強生態市建設各項工作,今年市委全會將對此進行專題研究。

(二)繼續深化“兩年”工作,著力破解發展難題。今年“兩年”工作堅持盤活存量與增量推動有機結合,重點在解難題、打硬仗,以此推進項目建設,增加有效投入。“兩年”的任務是“三個100,三項確保”,即抓好100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100個重點建設項目、100個重點外資項目,確保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性投入、實際利用外資兩位數增長。一是著力破解難題。堅持“百日會戰”的有效機制,繼續集中力量破解發展難題。制定出臺工業用地盤活存量集約利用的政策措施,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提高單位投資強度與產出。二是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甬臺溫鐵路、臺金高速公路西段及東延段、諸永高速公路、三門核電、華能玉環電廠、仙居抽水蓄能、大麥嶼港區開發等項目,都要確保預期進度。加快電網建設步伐。進一步做好沿海高速公路、機場改擴建、北水南調、頭門島港區開發、椒江二橋、大石化、天仙高速公路、金臺鐵路、天臺九龍抽水蓄能等項目的前期準備。三是抓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多渠道引資,尤其重視產權招商、產業招商以及企業海外上市。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專門設立外商投資區塊,力爭利用外資有較大增長。進一步發展青藤經濟,對“回歸工程”項目在同等條件下給予照顧。

(三)堅持以城帶鄉,以工扶農,推進城鄉一體發展。一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大農業投入,著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調整結構,做大做強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和“品牌農業”。進一步引導農業“走出去”,建立一批市外農產品生產基地。以農產品加工業、物流配送業和“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構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促進農村新型合作經濟加快發展。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一系列子規劃,真正實現村莊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兩圖合一”。深入實施“百千工程”,擴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農村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鞏固和擴大“3630”行動成果,進一步加強沿線整治。抓住重點區域,開展整鄉整鎮連片整治,整體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確保完成全年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環境整治任務。堅持“訂單培訓、政府埋單”,繼續加強農民素質整村培訓,提高培訓質量,擴大轉移就業規模。積極發展農村教育、文化、體育、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推進農村交通網、供水網、供電網、信息網建設,初步實現城鄉環衛、供水、公交一體化。加大對新農村建設公共財政傾斜和金融支持力度,鞏固和擴大“村企結對”成效。二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以構建較具競爭力的臺州城市群為目標,注重從單一城市發展轉向城市間聯動發展,從重建設規劃轉向反規劃為先,從城市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從城市框架建設轉向功能建設,從經營城市轉向規劃調控,從常規城市轉向個性城市,從以建為主轉向管建并重,從以城為軸轉向以人為本。為此,今年要抓緊編制臺州市域總體規劃,并開展臺州城市群規劃研究;完成縣市域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城鄉規劃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無縫對接”。尤其重視“反規劃”理論的運用,在市區規劃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先行把山體綠地、水體濕地、生態廊道等生態基礎設施保護好,并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加強剛性管理。加快城市建設,多做些花錢少、見效快、群眾滿意的事情。中心城市要有重點地實施“710”工程,繼續推進中心大道、市府大道西延段建設,建成白云山路,加快建設東方大道東延段、火車站進站道路、東二路,開工建設開發大道東延段,實施75省道改造,啟動臺州大道西商務區一期;抓好環白云山區塊改造、東環大道西側區塊和黃巖商業街區、路橋遠東商務區建設;建好白云學校;實現供水二期在夏季正式通水。繼續實施東商務區繁榮計劃。大力發展城市公交。集中力量推進城市綠化、潔化、亮化與文化工程。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載體,實施喬木進城工程,抓好白云山等公園綠地建設,對閑置建設用地實行“拆圍建綠”,繼續做好綠心的保護性開發。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為載體,推進市區環衛“一把掃帚”體制試點,啟動數字化城管工作,擴大創建示范區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市區河道水環境整治,鞏固廢氣整治成果。以實施夜景工程為載體,重點做好入城口和主要商業及休閑街區的亮化工作,把中心城區塑造成“夜明珠”。以繼續實施“1%文化計劃”為載體,再增加一批城市雕塑及小品,興建白云閣,積極籌建市博物館、省運會陳列館,鼓勵興辦各類私人博物館,加快市圖書館、青少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下決心改善城市建設環境,改變征用土地“按村統征統拆”的做法,對村梗地霸行為予以堅決打擊。三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對三大板塊的分類指導,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中心城市板塊要著力提高在全市的首位度,經濟強縣板塊要在全國百強縣中向前移位,新經濟增長點板塊要高于全市平均增長水平。進一步深化“南北協作”工程,抓好協作項目的落實,實現產業、勞動力雙向轉移,促進北部崛起。加強對欠發達鄉鎮幫扶工作,繼續加大黃巖西部山區、椒江大陳島開發力度。

(四)建設和諧文化,提升區域軟實力。一是大力弘揚臺州人文精神,形成共同價值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弘揚臺州人文精神,深入解讀“和諧”內核,促進文化融合,進一步樹立“大臺州”理念。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為載體,積極實施“市民素質工程”,加強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文明禮儀系列實踐活動,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二是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堅持黨管媒體原則,牢牢把握輿論導向,支持新聞媒體針砭時弊、弘揚正氣。加強對社會熱點的引導,做好社會輿情的匯集與分析,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加強對互聯網、手機短信和專業頻道頻率的管理,努力使各類新興媒體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陣地。加強和改進對外宣傳工作,不斷提升臺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扎實推進文化大市建設,發展和諧豐富的社會文化。繼續抓好軟實力建設“三個八”工程。完善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鼓勵發展民辦文化,培育一批民辦文化企業。抓好七大文化系列產品開發,實施文化精品工程,評選示范性基層文化俱樂部,打造臺州特色文化品牌。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深入組織文藝、電影、圖書三下鄉,積極開展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精心辦好中國網絡音樂節、中國臺州旅游節、第四屆臺州藝術節、農民文化節,籌辦中國報告文學節。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社科聯、文聯及下屬團體都要積極開展有影響的活動。四是圍繞建設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四個強市”,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繼續實施城鄉義務教育免收雜費政策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扶持政策,大力加強農村教育與職業教育,加快臺州學院椒江校區、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建設,支持臺州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水平評估和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在全市開展科技強鎮(鄉、街道)活動,繼續抓好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的籌建工作,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工作要出成果。積極發展城鄉醫療衛生事業,重點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做好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鞏固省運會成果,加強競技體育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繼續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加強綜合治理,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出生素質。五是推進群眾性和諧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多城同創”,著重完善創建工作機制,加強薄弱環節整治,各項創建都要按照原定目標大力推進。積極開展和諧社區、和諧企業、和諧農村、和諧校園等創建活動,辦好臺州鄰居節,推廣社區參議會做法,廣泛吸引群眾參與。三年內基本解決社區無辦公活動場所問題。加強人文關懷,組織各類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和預防干預。

(五)推進改革開放,增強全社會創造活力。以申報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全面推進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各項工作。一是繼續推進市場主體改革。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督與管理,認真抓好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掃尾工作,市屬國有生產經營企業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制。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引導企業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大力引進職業經理人,鼓勵支持技術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支持企業對外并購合作。實施企業家素質培訓工程,繼續辦好民營經濟論壇、企業家沙龍,打造一代新臺商。二是加快社會管理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方面改革,重點建立完善社會力量興辦社會事業的激勵機制。大力發展社會中介組織,今后凡是可以推向市場的公共產品都須通過市場來采購。著眼于社會長效管理,構建社情民意搜集、社會利益調節、權益保障、社會秩序維護等機制。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三是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著眼于建設法治型、服務型、效能型政府,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認真執行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大力發展電子政務,擴大政務公開,積極探索網上辦事制度。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削減審批項目與環節,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籌建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深入實施《公務員法》,規范機關收入分配秩序。四是堅定不移走開放之路。密切關注入世過渡期結束后對我國開放格局的影響,加強政策研究與出口預警機制建設,提高應對國際貿易摩擦能力。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努力提高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比重。加大扶持力度,爭取更多的企業品牌列入商務部和浙江省重點扶持出口品牌行列。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與世界500強企業聯手,通過產業嫁接和戰略合作,引進國外資金及先進的技術、設備。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更多企業走出國門,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境外資源開發和工程承包,拓展對外經濟合作空間。

(六)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民生問題。把擴大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辦好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再就業服務平臺,促進城鄉勞動力多渠道就業。完善多層次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擴大養老、醫療保險覆蓋面,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提高救助標準。尤其要高度重視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問題,今后土地補償金首先用于農民養老保險。關心低收入人群,廣泛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發揮法律援助中心作用,維護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重視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進一步發展殘疾人、慈善、老齡等事業。二是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保障民主權利。認真抓好法治建設“五大載體、五項改革、五項機制”的落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權,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加強同各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對臺、僑務政策,鞏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五五”普法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規范執法司法行為,保證執法司法公正。深化民主懇談、民主議事“五步法”等做法,繼續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豐富基層民主實現形式,提高群眾自我教育與管理水平。三是全黨動手,全社會參與,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堅持社會形勢分析會制度,定期研究分析社會運行態勢,建立重要決策、重大項目風險評估機制。堅持“懇談日”、網上對話與領導接訪、下訪等制度,拓寬群眾利益訴求渠道。推行信訪首辦責任制,重視初信初訪,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同時引導群眾有序上訪,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探索設立黨委群眾工作部,加強群眾工作力量。堅持從基層基礎抓起,抓早抓苗頭,努力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對“無直接利益沖突”的研究與防范。四是加強社會控制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型犯罪,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感。加強隱蔽戰線斗爭,做好防范和處理邪教工作,嚴密防范和打擊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確保重大節日和敏感期的政治穩定。擴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覆蓋面,加強基層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建設,實行警力下沉,不斷提高群防群治能力。突出重點人群的控制,推進社會面監控設施建設,加強對外來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嚴格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完善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五項機制建設。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特別要重視抓好對“三合一”企業和民房的消防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強社會公共安全管理,完善各項預案,做好防臺抗災、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堅持黨管武裝,抓好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關心和支持駐臺部隊建設,加大雙擁工作力度,確保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

四、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為推進“兩個社會”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堅持黨要管黨,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以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為重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制度和作風建設,為推進臺州“兩個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一)加強理論武裝,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始終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工作,永葆黨的先進性。臺州有許多早發、先發的情況,要善于學習、思考、探索,更好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實踐。當前要大力學習宣傳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使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精神實質,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的戰略謀局上來。深入實施領導干部素質工程,落實干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全面完成對縣處級領導干部的輪訓任務。發揮黨校、講師團等作用,繼續辦好“領導干部論壇”、“臺州大講堂”,邀請專家與企業家給干部上課。堅持和完善各項學習制度,實行領導干部學習培訓學分制,健全干部學習檔案,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城市建設。

(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領導“兩個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繼續做好縣鄉兩級換屆工作,開好市縣“兩會”。加強換屆后的領導班子建設,促進班子團結,著力提高駕馭全局、統籌協調的能力以及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管理,促使他們當好表率,帶好隊伍。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和展示政治堅定、本領過硬的形象,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形象,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形象,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形象,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的形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范干部選拔任用程序,擴大考察、提名等環節的民主,實行領導干部署名推薦制度、全委會票決制度,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完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干部的經常性考核,研究調整不稱職干部的程序和方法,暢通干部“下”的渠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有計劃地安排干部上掛下派,特別是到欠發達地區、信訪部門及基層一線鍛煉。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認真做好女干部、黨外干部、高學歷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選拔培養工作。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進一步發揮老干部的作用。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力度,探索人才工作項目化管理,落實好人才政策措施,推進五支人才隊伍建設。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繼續按照“基層組織建設年”的要求,進一步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和“先鋒工程”,建設高效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圍繞“五好”目標,突出抓好“素質、規范、安心”三項工程,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在農村各項工作中的龍頭作用。積極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強化鄉鎮工作職能。堅持抓鄉促村,完善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開展村班子“好搭檔”評選,建設和諧村級班子。積極推行農村工作專職指導員制度,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及時把優秀村干部招考錄用到鄉鎮機關工作。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堅持以“提升工程”建設為載體,深化“三拓展三服務三保障”活動,進一步提高組建率,擴大覆蓋面,不斷探索“兩新”組織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法。建立黨的社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探索黨的社會工作委員會的運行機制,統籌推進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的黨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實施“黨內關愛工程”,完善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激勵保障機制,每個鄉鎮機關都要做到有食堂、有浴室、有文化娛樂設施,完善村干部最低報酬和養老、醫療保險等保障措施,切實幫助基層干部解決實際困難。

(四)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擴大黨內民主。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黨委議事決策程序,依照黨章規定和制度規范來處理黨內政治生活,尤其要嚴格實行“三重一大”票決制。堅持市縣鄉三級聯動,進一步健全完善以黨代表任期制、黨代會年會制、黨委會負責制為重點內容的黨代會常任制制度體系,努力為黨內民主建設提供有益經驗。建立黨代表咨詢、質詢制度,認真辦理代表提案和建議、意見,注重年會效果。實行委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三聯系”和黨員評議黨代表、黨代表評議委員的“兩評議”制度。建立黨代表辭職制度。逐步推進黨務公開,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重大決策征求意見等制度,保障和擴大廣大黨員的民主權利,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以黨內民主增進黨內和諧。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和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同時通過這些組織中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黨委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支持他們發揮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教育群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作用。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建成具有臺州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六進工程”,增強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法紀觀念和榮辱意識,筑牢思想防線。認真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和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行政審批、財務收支、重點工程規劃建設等領域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認真執行黨政領導干部在經濟活動中的紀律規定,全面落實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廉政談話、誡勉談話等制度。堅持有貪必反、有腐必懲,重點查辦黨員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貪污受賄、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等案件。深入治理商業賄賂。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開展創建人民滿意機關和節約型機關活動,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廉潔自律,接受監督,做到風清氣正,干凈干事。

抓落實是今年工作的主基調。新的一年,各級黨委都要堅持科學的工作導向,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謀大局、抓落實上。各項工作都要同業對標,爭先進位。今年“兩個社會”建設進展情況要按月見報公布。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之風,進一步執行好“七個減少”、“四個不”要求,在減少文山會海、領導下基層輕車簡從、簡化公務接待、嚴格出國管理、改進領導活動報道等方面深化措施,取得實效。要端正學風,堅決反對黨八股。提倡多讀書,重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提倡少開會、開短會,多用現場會和視頻會議形式部署工作;提倡講實話、講真話、講短話,不講官話、大話、套話。堅持各級領導和機關部門聯系基層制度,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圍繞研究現代服務業、文化和旅游業發展,繼續開好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季度現場會。各級領導都要堅持“懇談日”,拉近與群眾距離,多與群眾“拉家常”,及時傾聽群眾呼聲,切實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使我們的工作暖人心、穩人心、聚人心、得人心。

同志們,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實施市委戰略謀局,奮發進取,狠抓落實,加快推進“兩個社會”建設,實現臺州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