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工作報告二

時間:2022-04-21 02:52:00

導語:區政府工作報告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政府工作報告二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海滄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工作回顧

*年是本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海灣型城市建設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扎實工作,轉變職能、依法行政,較好地完成了區黨代表會議和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精神文明和各項社會事業順利推進,新工業區、新港區、新市區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一)經濟運行平穩,運行質量有所提高,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5億元,增長25.1%,完成年度計劃的109.4%;地面財政總收入34.2億元,增長23%,區財政總收入13.8億元,其中區級財力6.2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0.5%,區本級財力5.7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0%。

——三次產業發展方面:克服干旱、限電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實現工業總產值382.5億元,增長26.9%,完成年度計劃的103.4%。翔鷺石化、夏新電子、柯達感光等9家企業產值超10億元,實現產值占全區的75.3%。化工、電子、機械三大產業支柱地位日益凸顯,完成產值占全區的80.8%。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全區的64.4%。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實現三產增加值9.8億元,增長17.7%。未來海岸、綠苑小區等一批房地產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旅游業投資開發工作開始起步,蔡尖尾山文化博覽景區、天竺山農業生態觀光綜合旅游景區等規劃基本完成,日月谷溫泉、東方高爾夫、慈濟東宮等景點客流量持續增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高優生態農業和種苗業,實現全區農業增加值2.1億元,增長18.3%。

——發展后勁方面: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5億元,增長46.1%,完成年度計劃的118.9%。強化規劃先行作用,基本完成海滄分區規劃修編及上報工作,編制村鎮搬遷與用地專項規劃、東孚片區分區規劃、綠苑濱海修建性詳細規劃等一批專項規劃。加快征地拆遷步伐,為項目建設提供發展空間,完成征地231.7萬平方米。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推進一批重點工程建設,海滄大道于“9.8”正式通車,海滄港區、嵩嶼港區10個萬噸級泊位建設全面鋪開,騰龍樹脂、明達玻璃、海滄物流園區等一批項目建設不斷推進,PX、長庚醫院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正新內胎等34個項目開工建設,林德氣體等45個項目竣工投產。

(二)高度重視外引內聯和區域協作,引進外資和內資都有新的進展,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與周邊及內陸地區的區域協作得到加強。

——招商引資方面:全年引進外資項目54個,合同利用外資2.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43.3%和125.4%;內資項目67項,投資總額39.7億元。引進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7個,世界500強企業新投資項目3個。企業增資勢頭強勁,增資項目14個,增資1億美元。引資結構不斷優化,78.8%的投資集中于支柱產業及其配套項目。

——進出口貿易方面:全年共實現進出口總額25.5億美元,增長23.2%,完成年度計劃的110.6%;其中出口13.9億美元,增長37.6%,完成年度計劃的120.7%;港口吞吐量達1055萬噸,增長23%,其中集裝箱達74.3萬標箱,增長29.7%。出口加工區一期初具規模,累計引進22個外資項目,柯達相機等8家企業正式投產,實現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

——區域協作方面:充分發揮區位和交通優勢,積極促進廈漳城市聯盟。深入開展與龍巖長汀、漳州平和、重慶萬州的對口幫扶與山海協作,不斷加強經貿、文教、科技交流,在招商引資、稀土資源開發、農業綜合旅游開發、綠色食品等方面進行合作,實現資源互補,拓展發展空間。

(三)加大投入,制定教育、衛生發展規劃,扎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工作,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科技事業方面: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籌建“科技信息網”;促進科技與經濟有效結合,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啟動科技創業中心一期建設;充分發揮“科技三項經費”杠桿作用,積極爭取市級科技經費,資助一批科技研發項目,支持區內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教育事業方面:穩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扎實開展“雙高普九”,教育質量不斷提升,高考總錄取率達92.1%,中考錄取率達99.1%,為海滄歷史最好水平;優化整合教育資源,設立九年一貫制育才學校,北師大海滄附校高中部順利招生,延奎小學通過省級示范小學驗收;職業教育上新臺階,成立海滄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現代化取得新突破,“校校通”工程不斷推進,教育城域網順利開通;教育基建項目順利推進,新陽中學一期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東孚中學教學樓、職教綜合樓、洪塘小學綜合樓及運動場等項目進展順利。

——文體事業方面:深入開展“溫馨海滄”文化下鄉活動,發動社會力量辦體育,豐富廣大群眾的業余生活。兒童舞蹈、美術作品獲得國家、省級大獎,成功舉辦全國中小學教師演講比賽。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清理整頓娛樂場所及校園周邊文化市場。加快文體設施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和圖書館裝修基本完成。

——衛生、計生事業方面:基本建立公共衛生體系,全面開展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婦幼保健各項工作。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做好防治工作。加大衛生設施投入,東孚衛生院病房樓、公共衛生綜合樓等項目進展順利。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城鄉衛生環境。大力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基本住院保險參保率達70%,同時在全省率先推出由財政出資為全體村民購買抗大病保險。認真落實計生工作責任制,堅持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加強基層工作,強化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加大計生綜合執法力度,全區人口出生率9‰,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7.1%,通過市級考核驗收。

——其它社會事業方面:大力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加快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安排專項補助資金,積極支持駐區單位、駐區部隊開展工作。民兵預備役、雙擁、人防等國防動員工作順利開展,民族、宗教、僑臺、外事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積極關注民生,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誠心誠意辦實事,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群眾生活方面: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95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34元,分別增長14.5%和10.9%。整治收編“面的”,開通三條農村公交線路,方便群眾出行。低保工作穩步推進,全年發放低保金164萬元,做到應保盡保;繼續實行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免雜費政策,共減免費用11.3萬元。認真做好環衛、綠化等工作,年度市容考評名列全市第三。狠抓環境保護工作,嚴把項目環保審批關,加大環境監督管理和污染控制力度,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等工作。

——“三農”工作方面:把“三農”問題擺上突出位置,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措施,足額安排區級財政轉移支付,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制定長效機制,在全市率先出臺企業招收本地工社保差額財政補貼辦法,多次舉辦專場招聘會,組織就業培訓789人次,促成進廠務工1469人次,靈活就業3006人次,均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任務。建立“國有資本退出或稀釋機制”,引導農民用好用活征地拆遷補償款,發展陽光公寓、通用廠房等項目。認真做好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囷瑤村、后井村等農村道路,啟動改水改廁和生豬定點屠宰項目,完成青礁、新垵等村自來水管網改造與建設工作,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成效顯著,完成水葫蘆清理整治、新陽主排洪渠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設森林防火隔離帶和防火道路,組建專職護林隊和應急撲火分隊;認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社會穩定方面: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私房出租、建筑安全、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海滄”、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開展夏季專項打擊行動。扎實推進“四五”普法工作,建立鎮、村法制教育基地,認真做好依法治區、普法教育等工作。建立人民調解與區域綜治、信訪工作協調機制,努力做好信訪和案件查辦工作,傾聽群眾呼聲,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五)注重政府自身建設,規范行政行為,嚴格依法行政,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推進審批制度改革,體制環境不斷優化。

——改革創新方面:創新投融資機制,著力消化歷史債務,保障資金需求。順利完成土地公司的整合,成立旅游投資公司、公用事業公司,不斷壯大開發建設力量。啟動經營性房地產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工作,順利完成第一宗土地掛牌交易。

——政府建設方面: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組織《行政許可法》培訓考試。嚴格執行“凡進必考”制度,公開、公平、公正面向社會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編外用工。全面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完成區直屬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推聘工作。高度重視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一步規范廉潔從政行為,加大審計監督力度。繼續加強對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工作的管理,抓好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各項執法監察。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嚴肅機關工作紀律,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民主政治方面:自覺服從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積極維護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履行政府職責,不辱人民群眾賦予的使命。配合做好人大組織的代表視察、執法檢查等相關工作,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全年共辦結人大議案2件,辦理人大“建議”74件,辦理政協提案75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充分展現了全區人民解放思想、艱苦創業、求真務實、加快發展的進取精神!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的結果,是區委正確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支持監督的結果,是全區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奮發圖強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廣泛參與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各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向離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市駐區單位,向駐區部隊、武警和公安干警,向廣大投資者和勞動者,向關心支持海滄建設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看到,在前進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開發機制尚未理順,在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二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違章搭蓋、搶建搶種等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三是經濟社會發展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社會事業發展任務艱巨;四是“三農”工作任務較重,部分農村勞動力轉移難度較大,農村城市化進程壓力較大;五是機關作風有待改進,機關效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和困難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年工作意見

*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規劃的銜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于開創海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大、*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海灣型城市建設工作部署,認真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三農”工作和社會事業投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把海滄建設成為廈門的新工業區、新港區、新市區。

*年,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162億元,增長21.6%;工業總產值475億元,增長24.2%;地面財政總收入40.1億元,增長17.2%,區財政總收入15.8億元,增長14.2%,區級財力7.04億元,增長13.2%,區本級財力6.57億元,增長1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8億美元,力爭超過2.0億美元,外資實際到資1.2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內。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發展主題不動搖,做大做強海滄經濟

按照“全面布局、深度開發,綜合配套、整體提升”的要求,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努力加快第三產業、民營經濟的發展,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做好工業項目跟蹤服務,優化投資軟環境,推進明達玻璃、鋼宇運動器材等一批項目按期投產,夏新二期、SPANG磁性材料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翔鷺石化、柯達感光等企業增產增收,培植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早日啟動翔鷺石化二期等項目,壯大南部工業區石化中下游產業鏈;加快做好配套,推進已批未建項目到資、建設,增強經濟增長后勁。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做好海滄物流園區的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做大做強倉儲物流業、交通運輸業。繼續推進未來海岸、綠苑濱海等商品房項目和陽光公寓的建設,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合理開發慈濟東宮、新垵古民居等旅游資源,積極扶持日月谷溫泉休閑度假區做強做大,深化天竺山森林公園、蔡尖尾山文化博覽景區等旅游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推進豪生酒店、鼓浪灣大酒店建設。建立和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引進一批知名餐飲企業和大型超市連鎖店,積極發展商貿、餐飲、金融、會計、咨詢等服務業。

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增強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意識,進一步落實市、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海滄當地村民創辦民營企業的扶持,進一步降低門檻、完善服務,營造寬松環境,壯大民營經濟、鎮域經濟。積極引導本地民營經濟為區內投資企業做好配套服務,繼續解決民營企業生產用房、用地問題,啟動民營企業大廈建設;完善民營企業籌融資的配套措施,拓寬融資渠道。

(二)進一步擴大外引內聯,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充分發揮投資區政策優勢,統籌對外開放與對內協作,實現聯動發展。

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完善招商機制,創新招商方式,積極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努力提高引資質量和水平。抓好在談項目,繼續跟蹤美光、百得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項目的洽談,努力爭取引進一批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項目。建設一批通用廠房,促進中小規模企業發展。繼續擴大內資引進,鼓勵國內客商來海滄發展。積極引進物流、商貿、旅游、中介咨詢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拓展招商引資領域。

加強區域協作與對口幫扶。加強與廈門本島及兄弟區的聯動,對接島內企業易地搬遷改造,促進海灣型城市建設。全面落實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工作部署,主動參與廈漳泉城市聯盟,做好規劃銜接,在產業布局、發展腹地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大力推進山海協作,加強與長汀、平和、萬州等縣區在信息、人才、資源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三)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海滄城市品位

堅定不移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科學合理做好規劃與建設工作,努力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海滄城市品位。

強化規劃先行作用。精心做好規劃編制與調整工作,加強管理、嚴格實施。完成海滄分區規劃修編、村鎮搬遷與用地專項規劃報批工作,啟動保留村莊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陽光海岸、東孚行政區等城市重點區域的詳細規劃,積極推進新市區向吳冠方向拓展,啟動東孚行政區的開發建設。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積極爭取國務院明確海滄臺商投資區開發建設面積及范圍。調整海滄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積極申報一批建設用地,滿足項目用地需求。加快已批未征用地的征用工作,用足用好存量土地。堅持集約使用土地,嚴把項目引進的質量關、規劃審批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勵企業進行增資、技術改造,利用現有土地擴大生產能力。進一步清理項目用地,促進項目按約定的時限開工建設。

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按照論證儲備一批、跟蹤引進一批、動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滾動發展要求,抓好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保持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積極推進“區港互動”,大力支持港務集團開發建設,力爭海滄港區1號及4-9號泊位、嵩嶼港區1-3號泊位基本建成;加快做好海澳油碼頭、騰龍散雜貨碼頭的前期工作,促其早日開工建設;啟動海滄港區13號泊位以西港區的規劃工作。力促海新路延長段、西環快速路海滄段等一批項目開工,確保杏海嵩公路吳冠段、鼎美220KV變電站、東孚110KV變電站等一批項目竣工,穩步推進嵩嶼電廠二期、生活區污水泵站等項目的建設。繼續完善新陽西區、東孚工業區二期配套;做好長庚醫院的基礎配套,確保項目如期開工;著手啟動出口加工區A區二期建設,認真做好海滄大橋匝道、海滄大道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前期工作。

大力推進新市區建設。加快實施新市區內湖、海滄大道外側灘涂整治,推進濱湖路、鐘林路等市政道路建設,完善生活區路網。確保行政中心大樓“五一”前投入使用,法院、檢察院、武裝部綜合樓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扎實做好文化中心、體育館、檔案館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打造海滄新城初步構架。

(四)創新機制破解難題,群策群力推進發展

充分發揮投資區高效精簡的開發建設機制和行政區完善的社會管理職能的雙重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改革,破解前進中的各種難題。

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圍繞海滄“三新”建設總體目標,在全面開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我區未來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生活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創發展新優勢。

優化財政收支結構。加強稅收征管,按稅收目標管理制度要求,加大對重點稅源的監管力度,做到應收盡收。做好以地生財大文章,大力推動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積極組織土地批租收入。繼續深化財政支出改革,用好用活財政資金。嚴格遵守《預算法》和《會計法》,實施預算雙控機制,加強預算約束力;認真做好區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財政專項資金審計。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建立跟蹤問效和反饋檢查機制。

加大籌融資力度。全面分析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對海滄帶來的影響,大力開展融資工作,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商業銀行聯貸等期限長、利率低、金額大的優勢貸款,優化債務結構,保障后續開發建設資金的需求。樹立運營資金的理念,統籌安排、集中調度財政間歇資金。研究完善區級財政償債基金、預算外資金管理和使用辦法,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為財政性投資項目融資提供信用保障。深化一批項目前期工作,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或國債資金。

完善開發建設機制。加強國有企業資本運作和國有資本管理,完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機制。完善國有資產收益收繳體系,加大收繳力度。逐步引入市場機制,適度放開征地拆遷、基礎工程業主招標,建立健全項目業主負責制、代建單位考核機制。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嚴格控制財政投資項目規模,確保工程成本合理最低化。

破解征地拆遷難題。加快出臺農村房屋確權、拆遷、補償、安置和違章建筑的處理方案和村鎮建設管理辦法。完善征地拆遷、地材供應等各項工作制度,形成區、鎮、村、公司四級聯動機制。疏堵結合,充分考慮村民住房需要,啟動保留村宅基地、翻改建審批。堅決遏制違章搭蓋、搶建搶種蔓延現象,堅決制止強買強賣、阻撓施工的非法行為。

(五)積極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促進農民增收和加快農村工業化、城市化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緊抓好。

繼續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完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長效機制和社保補貼暫行辦法,健全區、鎮、村(場)三級勞動力就業服務網絡,繼續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專場招聘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招用本地工的積極性。加快區勞動力市場大樓建設,改善勞動力就業培訓條件;積極宣傳和兌現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努力轉變農民擇業觀念、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多形式、多渠道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積極探索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辦法,解決農村發展問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健全“國有資本退出或稀釋機制”,引導農民用好用活征地拆遷補償款,建設東嶼水產批發市場、東孚同發展通用廠房等項目。支持農民發展生產,完善農藥殘留檢測體系,做好龍眼等水果的促銷工作。推進無公害果蔬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的建設,采取公司向農民承包耕地并返聘當地農民的方式,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

關心農民切身利益。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安排足額區級財政轉移支付,嚴查亂收費、亂攤派行為,確保農民負擔減輕不反彈。全面推行村會計委托制,進一步做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工作。加快農村改水改廁、垃圾轉運站和農村道路等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與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幫助解決困難家庭看病就醫、子女上學等實際問題。

努力提高農村抗災減災能力。增加財政投入,繼續做好“防汛、防火、防疫”工作。實施囷瑤主排洪渠改造工程,推動下尾溪流域治理項目早日動工。樹立城市林業理念,結合觀光林業規劃,推進林相改造工作,加大防火宣傳,繼續做好防火林帶和防火道路的維修建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加強口蹄疫和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加快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繼續推行統遷統建政策,統一規劃、加快建設農村拆遷安置房。嚴格實施村鎮搬遷規劃,啟動保留村商業集鎮建設。在區委的統一領導和布署下,穩步推進鎮改街,扎實做好村改居前期準備和有關基礎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引導農民更新觀念,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

(六)推進社會事業建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加快發展教育、文體、衛生、計生、民政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發揮“科技三項費用”杠桿作用,鼓勵企業設立研發中心,促進產學研結合,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推動產業升級。建成海投科技創業中心,建立健全科創中心管理機制,構筑技術創新平臺,引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繼續做好科普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科技水平,爭創“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

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繼續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穩步推進農村小學的撤并工作,努力提高農村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通過與工廠聯合辦學、委托代培等方式,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工人。積極推進“雙高普九”工作,支持實驗中學、海新幼兒園創建達標和示范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完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優化教師隊伍;關心教師生活,定期安排教師體檢。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發展,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學。繼續推進興港學校、新陽中學二期等項目的建設,完成青礁小學綜合樓等第二批農村義務教育項目,做好高級中學前期工作。

認真抓好衛生、計生工作。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繼續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積極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能力。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職業病、慢性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強化衛生執法,整治規范醫療市場。加大公共衛生設施投入,推進公共衛生綜合樓、東孚衛生院等項目建設,充實優化農村醫務人員隊伍,提高醫療衛生水平。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全面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爭取基本住院保險和抗大病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0%和100%。探討“民辦公助”的模式,鼓勵社會資金投資醫療產業。扎實開展計生工作,落實計生工作責任制,強化基層工作基礎,調整充實村(居)管理隊伍,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優化計生服務,加大執法力度,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爭創全省計生優質服務區。

不斷推進文化體育工作。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繼續開展“溫馨海滄”文化下鄉等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充實和活躍人民群眾的業余文體生活。積極參與市“群眾文化藝術節”和市運動會有關活動。推進區文化中心、社區休閑場所和農村文體活動設施的建設。

推動其它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加大民政事業投入,推進社區建設,制定配套政策,建立社區組織體系,完善社區服務。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災害緊急救助、城鄉特困家庭救助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關心下崗人員、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生活。高度重視民兵預備役工作,加強國防教育,落實人防、交通等國防動員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全區國防動員能力和水平。重視婦女、兒童和老齡事業,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認真抓好雙擁、僑臺、外事和民族、宗教等工作。

(七)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和諧海滄”

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不斷優化人居環境。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環保工作深入開展。加大對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空氣監測站、生活區污水泵站等一批環保設施建設。認真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工作,加大對工廠、工地、餐館等場所的空氣、噪音、排水的控制力度,全面提升海滄環境質量。積極治理餐桌污染,實施“放心食品”工程;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衛生安全宣傳教育,強化食品衛生監督檢查,確保食品安全。

加大文明城區建設力度。落實廈門市爭創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各項措施要求,對照驗收標準,狠抓薄弱環節整治。深入開展文明社區、文明行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崇尚科學文明,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遏止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的蔓延。提高環境衛生、市政園林、農貿市場等管理水平,健全考評機制,加大市政設施的投資力度,優化美化生活環境。

積極維護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加強勞動監察,依法及時辦理各類勞資仲裁案件,加大拖欠工資清理力度,確保企業按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積極宣傳貫徹《工會法》,督促投資企業依法組建工會,維護勞動者就業、安全、健康、職業培訓等合法權益。加快霞陽、新垵、出口加工區等陽光公寓建設,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環境。落實有關法規政策,著力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的問題。

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私房出租戶、民辦學校、建筑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全面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加大對重點隱患的整改力度,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努力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加大投入,改善裝備和工作條件,積極防范和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與黑惡勢力,打擊“六合彩”,查禁“黃賭毒”,群防群治保長治久安,提高群眾安全感。不斷深化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加強執法監督、檢查,規范執法行為,推進司法公正。完善法律援助網絡建設,積極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發揮人民調委會的作用,認真開展民間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認真做好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工作,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糾紛,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上訪等突發事件,維護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

(八)堅持執政為民,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堅持“廉潔、高效、為民”,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推進依法行政和施政創新,努力營造一流的政務環境。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建設學習型政府。強化政治意識,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大、*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更新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強化科技意識,認真學習掌握現代管理、科技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增強駕馭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本領。強化改革意識,創新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投融資、開發建設等方面的新機制、新辦法,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強化法制意識,深化法制教育,不斷增強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明確政府內部職能分工,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機關辦事效率。樹立服務意識,認真貫徹落實機關效能建設九項制度、窗口單位服務承諾制度、政務公開五項制度,增強工作主動性,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和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政府辦事服務大廳、政府信息化和辦公自動化建設,推進網上審批。強化效能監督,加大效能投訴的查辦力度。推進投資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投資行為,突出財政投資公益性作用,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簡化辦事程序,對不利用財政資金的投資項目實行核準和備案制。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的制度,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切實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的辦理質量。加強與政協的聯系與協商,自覺接受政協和各派、人民團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政協提案、建議案。充分發揮各界人士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政府的決策水平。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逐步推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執法水平。

加強廉政建設。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一崗雙責”,積極探索完善“六個機制”,不斷增強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拒腐防變的自覺性。加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嚴肅財經紀律。把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厲行節約,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反對鋪張浪費,降低行政成本。規范人事制度管理,強化用人用工方面的嚴肅性、公正性。

各位代表!當前,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時期。新的一年孕育新的機遇,充滿新的希望。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依靠全區人民,凝聚各方力量,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確保今年全區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為全面推進海滄“三新”建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