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工作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28 04:41:00

導語: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工作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工作調查報告

集貿市場是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等現貨商品交易的固定場所。集貿市場在方便居民生活、促進農業生產和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較大的作用。因而,規劃、建設提升集貿市場,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市區集貿市場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市區二環線內經工商部門登記的有形集貿(菜)市場有26個,年成交額36.29億元。這些市場有這樣幾個特點:

(1)投資主體多元。有政府投資、集體投資和企業個人投資等。其中政府投資的有、新農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4個;集體投資的有3個;企業個人投資的有19個;(2)市場布局不合理,影響人流、物流、車流,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交通。如農產品批發市場,整個市場只有環城北路一條通路進出,而其他三周無道路,市場的人流、車流常常造成道路擁堵;(3)市場硬件總體差,配套不全,格局不盡合理,除新建的農貿市場外,沒有一個市場的硬件配套齊全完善;(4)市場管理不規范,缺少標準化、專業化,占道經營現象突出,場外有場,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僅在二環路范圍內就有近20個馬路市場,影響市容市貌和文明衛生城市創建。

二、市區建設和提升集貿市場的優勢

(1)具有區位優勢、交通樞紐優勢及較強的輻射能力。多元交通已成網絡,優勢獨具;又是農產品十分豐富的農業型城市,大力發展集貿市場、做大做強“農”字型市場條件得天獨厚;(2)具有市場大市辦市場經驗。改革開放后,市成了全國的市場大市,轄區內有義烏小商品市場、永康五金城等,積累了辦市場的豐富經驗,培養了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的專業團隊;(3)是農產品原產地、集散地,更是大規模發展農產品的洼地。境內產的各種蔬菜、水果、水產、花卉每年銷往省外,數量高達500多萬噸。同時,還是供港豬的生產基地;(4)發展農產品,搭建農產品平臺迎來了一個新契機。民以食為天,對老百姓來說農副產品的價格是最敏感最直接的。穩定農副產品的物價,理所當然是集貿市場建設和管理者所應承擔的一項工作。中央提出“省長管米袋子、市長管菜籃子”,說明從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視民生,重視農產品的發展和價格穩定,從而為市區的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帶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三、市區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的設想

水好、空氣好、出行方便、物價較低,是一座非常適合人居住的城市。市區集貿市場建設和提升,目的是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和完善宜居城市的結構。具體從三個層面來思考:

(一)建設浙中農副產品物流配發中心。將農副產品、水果、糧油等“農”字產品及物流整合發展成一個占地1500畝至2000畝的綜合性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這個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浙中,輻射全國。內涵包括:①信息管理中心,是農副產品冷藏物流中心的“總部”基地,為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設有中心管理機構、電子商務信息平臺、產品展示、貨物報關、產品檢測等功能;②蔬菜交易區、水產交易區等農副產品交易區;③時鮮水果、進口水果交易區,將現存的水果批發市場予以擴容,可上規模,上檔次;④加工儲藏區,對蔬菜、水果、水產品、海鮮、肉等進行分類、洗凈、檢驗、保鮮、分級、包裝處理后保鮮冷藏,滿足四季銷售和遠程配送需要;⑤糧油批發交易區,將現有的糧油批發市場注入擴容,提高交易規模;⑥物流配送區,完善農產品包裝、分裝、轉運等配套建設,設置露天裝卸場、停車場及物流配套設施等,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農產品進行統一配送,對供應鏈進行統籌抽調,降低流通成本和農產品損耗;⑦配套服務區,提供金融、電信、超市、餐飲、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務。

(二)建設區域性集貿市場,改造提升老市場。一條把城分為、兩部分。是老城,農副產品市場的網點布局較為合理;是新城,集貿市場的布局不盡完善。新農貿市場在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市場結構。在此基礎上,在、、區和新區各擴建、新建一個檔次高、設施完善的批零兼營,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性批零集貿市場,為區域內居民及機關企事業單位菜籃子提供服務。

(三)把市場建設與城市發展結合起來,構建政府主導下的菜籃子便民服務體系。連鎖化品牌經營是集貿市場轉變傳統經營模式的重要趨勢。學習借鑒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設立連鎖菜場平抑菜價、方便群眾的做法,在也可由市場開發服務中心對市區集貿市場進行整合,在各新建小區內設立便民小菜店。實行集團采購、專業配送,統一銷售,同城同價,一店式銷售,讓市民吃上放心菜、便宜菜。同時,也有利于政府相關部門對菜籃子價格和質量的調控。要實現集貿市場集群化經營,鼓勵集貿市場開辟“農加超”等形式,實行凈菜上市,拓展銷售渠道,對分散的集貿市場實行統一管理,提高集貿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四、全面提升集貿市場管理水平

在市場主體多元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成為帶有公益性質集貿市場的建設主體。集貿市場作為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工程。新建集貿市場政府可以直接全資投入,老市場可以采取回購并提供建設改造資金等方式進行控股、參股,在這特殊的行業逐漸推行“國進民推”,從而達到掌控集貿市場資源,使國有資本調控下體現其公益屬性,還利于民。達到“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秩序優良、管理規范、安全放心”的目標。

針對集貿市場的監管,大膽探索市場主辦權和市場經營管理權分離,推行標準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改變農貿市場管理人員素質低下、管理能力差及管理不到位的現狀。大力開展星級標準化市場建設,通過先發展一批龍頭示范市場,強化國企市場“排頭兵”的作用,繼而帶動同類集貿市場規范經營、健康發展,力爭在三年的時間內,全力打造市區“三層次多網點”的現代化集貿市場便民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