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干部到村任職制度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2022-07-02 03:51:00

導語:鄉干部到村任職制度調查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干部到村任職制度調查分析報告

**鄉轄27個行政村,人口近4萬人。**年8月,該鄉從轉變鄉政府職能、加快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入手,大力推行鄉干部到村任職制度,先后選派8名干事、說事、工作有能力、有開創意識、事業心強的年輕干部到農村任職。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不僅促進了鄉政府職能和鄉干部作風轉變,而且優化了農村基層組織結構,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全鄉各項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一做法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和稱贊。

(一)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特別是農業稅的取消,如何進一步轉變鄉鎮政府職能,不斷適應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是當前鄉鎮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為此,**鄉黨委組成專門調研組,就如何轉變鄉鎮工作職能,工作力量進一步向農村傾斜,深入農村、農戶進行廣泛調研。調研結果表明,絕大部分村“兩委”班子較好地發揮了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干部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戰斗力、凝聚力不強,發展意識淡薄等問題,特別是有的村宗族勢力嚴重,選不出合適人選擔任村干部。為解決這一問題,鄉黨委在廣泛征求干部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共識,即選派鄉干部到村任職,突破就地取材的選人用人模式,以鄉干部文化程度高、政策水平好、開拓意識強、各方面關系和路子較寬等優勢彌補村干部素質相對較低、接納信息和新生事物慢的不足。同時,讓一批年輕干部走出鄉政府機關,擔當農民群眾的帶頭人,既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又為年輕干部鍛煉成長搭建了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

(二)

為使選派干部“派得準、立得住、出成效”,該鄉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中青年干部到村任職的意見》專件,明確了指導思想、選派條件、選派程序、監督管理、主要待遇等,在選派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嚴格選派條件。選派什么樣的干部受群眾歡迎、哪些村需要配備什么類型的干部,這是做好選派工作的前提。鄉黨委在選派干部時,注重政治思想素質,注重年齡文化結構,注重帶領群眾致富能力,明確提出所選派的干部必須具備5個基本條件: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②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國家公務員、機關干部,特別優秀的可放寬年齡及身份條件。③中共黨員,大專以上學歷。④具有一定群眾基礎和引領農民群眾致富的專業技術或一技之長。⑤政治可靠、群眾信任、作風過硬、辦事公道、勤勉敬業。

二是嚴格選派程序。選派鄉干部到村任職,主要履行下列程序:①個人自薦或組織推薦。干部本人向組織申請或者組織根據干部德能勤績確定選派對象。②組織考察。采取召集擬派村干部黨員代表,進行走訪、座談等形式,對擬選派對象的工作情況及廉政建設情況進行考察,取得半數以上贊成票的,正式確定為選派人選。③黨委研究。根據考察情況,由黨委組織辦提請黨委會議研究,黨委委員逐一明示,提出對擬定干部的意見,取得半數以上黨委委員贊成的,方可通過。④任前談話。對黨委研究確定的干部,由政工副書記、組織委員、紀委書記和片長共同進行任前組織談話和廉政談話。⑤任前公示。對到村任職的干部進行任前公示,公示期為3天,設置公示箱和公示聯系電話,征求多方面意見,增加透明度。⑥實行試用期制度。到村任職干部原則上試用期半年,由組織辦會同片長跟蹤考察工作情況。

三是嚴格監督管理。做好選派干部到村任職工作,重在強化監督管理。為強化對選派干部的監管工作,該鄉主要抓了3個方面。①強化培訓。在選派干部到崗之前,鄉財政出資組織任職干部到外地學習培訓,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在農村的政策、法律法規,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農業實用技術,提高他們的工作本領。②明確責任。按照全鄉年度發展目標和選派干部所擔任的職務,鄉黨委、政府同每個選派干部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尤其是確定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任職干部有三項主要工作目標,即做到社會秩序穩定,無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案件;經濟社會事業有新的發展,全面完成鄉下達的年度計劃任務;每年引進項目(或辦實事)1項以上,著力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③嚴格考核。該鄉要求選派干部必須按時參加每周一鄉組織的集中學習,有事離崗要履行請假審批手續等。選派干部不僅接受鄉黨委、政府的管理,而且接受所在村干部和群眾的監督。建立健全了選派干部考核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選派干部的工作情況,每半年對選派干部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議;年終由鄉黨委組成考核小組,依據選派干部年度工作目標和考核辦法,按優秀、稱職和不稱職對選派干部進行考核評定,作為選拔任用和實施獎懲的依據。

四是建立激勵機制。一方面,對選派到村任職的干部實行“三個不變”,即干部身份不變,工作待遇不變,工資發放渠道不變。另一方面,把選派干部到村任職作為培養、鍛煉、提高干部的重要措施。明確提出“三個優先”,對選派的干部優先建議組織人事部門列為后備干部,對實績突出的干部優先建議組織部門提拔使用,對選派的干部優先評優晉資。這樣既解除了選派干部的后顧之憂,又激發了選派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

**鄉選派鄉干部到村任職,創新了農村管理體制。盡管運行時間不長,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進一步優化了農村基層班子結構。選派的8名到村任職干部不僅年輕有為,文化素質高,而且有專業特長,整體素質較好,為農村基層班子建設增添了活力。所派任職村“兩委”主要負責同志平均年齡下降了5歲。同時,任職干部到村后,高站位、細謀劃,大刀闊斧調整充實兩委班子,把有責任心、有能力、群眾基礎好、有威望的人充實到村班子中來。如**同志于**年2月份到**村任支部書記,他廣泛深入群眾中走訪座談,充分了解各方面情況后,調整充實村干部4人,**村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張愛國同志到姜村任職后,根據該村特殊村情,組織4名認真負責的村民組成村務工作領導小組與原村兩委班子共同管理村內事務,各項工作呈現出良好的勢頭。

2、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選派到村任職的干部大都思想解放,思路開闊,他們到崗后充分發揮其信息靈、路子廣、辦法多的優勢,根據各村的優勢確定了加快經濟發展的路子。**村在鄉派干部**同志的帶領下,建立了養羊場,目前正在洽談洋河情緣酒分裝和皮毛加工兩個項目。張愛國同志利用姜村群眾有養殖獺兔的傳統優勢,成立了養殖協會,推動了該村養殖業的發展。目前,獺兔存欄達17000多只,獺兔養殖專業村已初具規模。

3、進一步轉變了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過去鄉鎮普遍推行的“領導包片、干部包村”的做法雖有一定成效,但包村干部對鄉鎮的決策落實不到位現象時有發生。選派干部到村任職,改變了過去的“傳達落實”為“實地落實”,工作時效與質量明顯提高。選派干部處在農村一線,直接體察村情、民情和群眾疾苦,真抓實干,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鄉干部**同志,選派到**任支書后,先后投資40余萬元,硬化了主街道,并實現了綠化、凈化、亮化,修建了村休閑文化廣場。該鄉女干部王秀芬,選派到該朱村任文書,任職半年多來,她同群眾一起努力,多方爭跑資金,投資8萬元解決了群眾吃水難、行路難問題,深受所在村干部群眾的好評。選派**同志擔任簡莊村支部書記后,該同志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的問題入手,團結和帶領“兩委”班子,利用自己思路廣、關系多的優勢,積極爭跑資金50多萬元,解決了該村行路難問題。選派到村任職的干部政策、法制觀念較強,加之與村民無宗族、鄰里、親友關系,處理問題公平、公正,干起工作來比較超脫,能夠放得開,敢于堅持原則,群眾認可度高。到村任職后普遍實行了村務、政務公開,健全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議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特別是加強了村級財務監督,定期公布村內收支帳目,消除了干部群眾之間的疑慮,提高了群眾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度。

4、減輕了鄉財政財政負擔和農民負擔。選派鄉干部任職的8個村和選派前相比,減少村干部12人,僅此一項年節約開支5萬多元。選派鄉干部到村任職在解決“有人辦事”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有錢辦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