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縣調整林種結構 加快林農增收致富的研究
時間:2022-08-30 09:20:00
導語:獨家原創:縣調整林種結構 加快林農增收致富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位于**,是我國南方集體林區和**省的一個重點林業縣。自從實施天保工程以來,**是**省中心林區,森林覆蓋率達70.8%。1998年前,林業產值占到該縣總產值的40%,林業收入占全縣財政收入的60%以上,是典型的“木頭財政縣”。1998年,國家實施天保工程,**林業也實現了角色轉換,從經濟獲利走向生態保護。8年間,全縣森林覆蓋率從56%上升到70.8%。生態越來越好,林農卻難以通過林業獲利。因此林業發展至今,改變生態林和經濟林比例失衡現狀,調整林種結構,加快林農致富,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全縣林業基本情況尤其是林種結構現狀
(一)氣候條件及植被資源
**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侯區。因境內植被條件較好,對氣侯的分配有了相應的調節,故氣侯溫和,雨量充沛。由于受到境內復雜的地形和植被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具有明顯的山地主體氣侯和林區氣侯的特點。
在植物地理上,**地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于自然的變化和人類長期的活動,使原生常綠闊葉林植被已被破壞殆盡,繼而由以杉極為主的次生植被更替??h境內植被分為8種主要類型:
杉木林全縣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三江、九寨、啟蒙、平略等地區海拔800米以下地待,敦察區稍院絕大多數系人工栽植而成。
馬尾松林全縣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敦寨區和三江區秀洞、穩江,平路區偶里一帶。多為天然林。
杉木馬尾松混交林全縣均有分布。一出人工根據土壤和地形情況及杉、格適應性栽植而成,一出馬尾松籽飛播而成。
竹林主要分布于茅坪、九南、銅鼓、魁膽、平略等鄉鎮,其他鄉鎮亦有零星分布。除九南有部分系自然成林外,其它均系人工栽成。
油茶林全縣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龍池、新化、銅鼓、大同、平金、偶里、寨早等地。多為改造成林。
常綠落葉闊葉林全縣均有分布。為殘存原次生常綠落葉闊葉林。種類主要有櫟類、楓香、喜木、刺槐、杜仲、樟木、山蒼、泡桐、擦木等。
灌木林全縣均有分布,種類有茅栗、小米柴、映山紅、柜木、油茶、白棟、鹽膚木、化香等。
草坡全縣均有分布,以敦寨、高壩等地較多。主要為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組成。
(二)基本情況
全縣土地總面積為239.5萬畝,林業用地面積為189.8萬畝(筆者疑問:與所給的exe表中的總林地面積11.2萬公頃(約合168萬畝)嚴重不符,請作者查證后進行修訂),占了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9.3%。全縣轄8鄉7鎮,205個行政村,4個社區和1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21.87萬人。在全縣總人口中,林農占了80%,農村人口人均林地達9.1畝。森林覆蓋率70.9%,活立木蓄積量768萬立方米,人均35立方米。全縣共有鄉村林場376個,經營面積74.82萬畝,占集體林地面積的39.71%,是我國南方典型的集體林區縣,盛產杉、松、茶,素有“杉木之鄉”的美稱,是**省重點林業縣之一。
(三)**縣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經濟地位
林業在**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年來是**經濟的支柱。近幾年,我縣確立了產業興林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化經營,立足于為產業建設服務,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一、二產業的全面發展,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營造杉、松、經果林為主體的第一產業,以木材精深加工為主體的第二產業的林業產業體系。
**林業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林業一直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之源。目前,全縣大部分林農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生活水平較低,對木材采伐依賴性較大。我縣屬國家貧困縣,農村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1930元,加上長期以來形成了栽植杉木的習俗,使大部分林農的林地都是以生產用材林為主,采伐木材賣錢成了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四)**縣林種結構
從2006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全縣共有林地面積11.2萬公頃(約合168萬畝),其中防護林3.4萬公頃,占總林地面積的30.64%;用材林7.24萬公頃(約合18.7萬畝),占總林地面積的64.62%;經濟林0.3萬公頃(約合4.3萬畝),占總林地面積的2.56%。
在經濟林中,果品林4.2萬畝(其實與網上所查到的資料非常不符,筆者疑問),占總林地面積的2.51%,
二、分析并提出我縣林業發展(林種結構)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林業產業轉型慢,科技含量不高,資源利用水平低,品種單一
防護林、特用林以及木材林的林種比例偏高,所占整個林種面積的95%,使得林業的經濟模式基本停留在伐樹的木頭經濟階段。
**的自然條件適合種類繁多的中亞熱帶植被生長,包括有牛夕、金銀花、雙勾藤、威靈仙、絞股蘭、黃枝子等上百種藥材的生長以及牡丹、海棠、玉蘭、紫荊、山茶等40多種觀賞植物,僅竹子就有主要有捕竹、茅竹、綿竹、水竹、實竹、甜竹、箭竹、荊竹、麻殼竹、斑竹、竹、慈竹等十多種。
但是這些珍貴的植物在整個林種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沒有充分加以利用,形成產業規模效益,無法帶給當地林林農帶來直接的效益。藥用林僅為316畝,占整個林業面積的0.02%。
(二)生態林與經濟林的比例嚴重不合理
按照國務院的確定,退耕還林中,生態林面積應占80%以上,經濟林應占20%左右。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確保生態林有足夠的面積和生態功能。但在**縣的一些地方,經濟果木林的面積僅占5%,大大低于15%這個數字。
(三)龍頭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不強,產業的后續鏈培育難
三家龍頭企業,大部分還是在做簡單的木頭加工,沒有充分發揮杉木、馬尾松等木材的深層次價值,包括藥用價值等。
(四)對“三林”的扶持政策、信息、科技、中介組織服務跟不上。
三、調整我縣林種結構,加快林農增收致富提出對策和建議
(一)**縣林業產業發展基本思路:根據**實際,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優勢和本地資源優勢,依托林業重點工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重點扶持龍頭企業,以信息化帶動產業化,以商品林的大發展帶動林業產業的大發展,以林產工業的大發展帶動資源培育業的大發展,以森林旅游業的大發展帶動森林服務業的大發展,最終實現林業產業跨越式發展。
(二)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由單一的“木頭財政”向多元化發展。
以集體林權改革為契機,以發展經濟林為突破口,深化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變生態林和經濟林比例失衡現狀,使林種結構從單一型走向多元化。
**縣氣候條件優越,縣內植被種類繁多,樹種豐富,由于人為活動使得一些樹種面積減少,品種單一,因此調整林種結構,增加經濟林的比例,不僅可以恢復原來的生態面貌,更能夠提高林農的經濟收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市場為導向調整林種結構,以增加林農收入為目的
**縣的地理位置優越,經濟果木林深受市場歡迎。尤其是優質果品,在本地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三)要正確把握好經濟果木林在林業中的地位,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果木林與發展生態林的關系
經濟果木林在林業中占重要地位,但并不是說,發展經濟果木林是林業的全部,因此,要處理好經濟果木林與其他類型林的關系,正確擺好經濟果木林的地位。按用途劃分,森林可分為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果木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等五類,它們在森林發展中有不同的作用。經濟果木林是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藥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它在林業中是收效較快的一種,而其它類型的林業也很重要。因此。發展經濟果木林.就不能沖擊其它林業的種植。
經濟果木林與生態林各有不同的作用。發展經濟果木林的目的主要是使農民增加收入,而發展生態林主要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在發展經濟果木林和生態林時,應該把握好二者在林業發展中的比重。
這樣做,雖然當地政府的收入增加了,農民也得到了實惠,但對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的作用不一定很大。長期發展下去,生態環境就有可能惡化。另外,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因此,在發展林業時,就應考慮到這一因素,不一定要強求一致,適合發展生態林的地區就發展生態林,適合種植經濟果木林的就應種植經濟果木林。即使是在同一地區,發展林業也應有區別,有的地區可以100%為生態林,有的可以以經濟果木林為主,有的可以二者結合,但應盡量減少生態效益差的純經濟果木林。
實踐證明,大力發展經濟果木林,走發展立體化林業之路,實現經濟果木林種養結合,將經濟果木林與生態林的種植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管理,調整林種、樹種結構,依靠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經濟林,從而發展本縣林業經濟,最終達到強區富民的目的。
(3)積極發展以經濟果木林為主的綜合開發。
經濟果木林的發展要立足于山區,堅持以林業為主,長短結合,造林種果,多種經營的指導思想,使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因此,要根據地域生產基礎需要,積極進行經濟林種植、加工、貿易、旅游觀光等相結合的立體開發,發展綜合型產業化林業,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鎮、村2級林果技術網絡,做好新技術試驗、示范、宣傳普及推廣工作,建立優質經濟果木林示范基地,用典型引路,調動林農自覺參與經濟果木林建設的積極性。
加大力度培育森林資源,積極發展經濟果木林是使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突破口,對帶動林業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對策和建議
1、大力發展經濟林建設,建立商品基地,形成規模效益
該縣林業經濟重點建立采脂林、茶油林、竹筍林、核桃林、香橘林、中蜂密林、中藥材、林木種苗等8個商品基地,截止2008年,全縣擁有山核桃基地2.3萬畝,油茶基地4.05萬畝,工業原料林基地28.5萬畝,楠竹基地2.05萬畝,小香桔基地0.68萬畝,林業經濟實現了多元化,林業產值已由1978年的385萬元上升到2007年的6370萬元,林農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54元上升到2008年的2268元,其中人均林業純收入351.5元。
2、因地制宜,優果基地的建設
必須符合**三大經濟區域的發展戰略框架。東中部壩區、清水江、亮江流域海拔500m以下的地區,以發展鮮食水果碰柑、小香桔為主體,逐步形成鮮食水果產業帶。東西部的高山區、深山區主要以發展干果山核桃為主,涉及敦寨九南、銅鼓、鐘靈、偶里、平略、啟蒙、平秋、彥洞等鄉鎮。中部以三江鎮為中心,以茅坪、大同為西冀,沿隆里至三板溪經濟走廊,主要以發展木材精深加工,作為發展第二、三產業集散地,條件成熟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打造隆里古城——三板溪生態旅游精品線。到2015年形成第一、二、三產業整體推進、互相促進的林業產業格局。
3、加大花木、竹林等觀賞林種的培植,提高經濟效益
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充分發揮特色植物的價值,立足資源優勢鉤藤、紫珠等中藥材基地
4、配合旅游業,建設風景林,旅游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另我縣清水江、小江、亮江等河域兩岸和主要公路兩邊有50萬畝的林地已劃為生態公益林區,同時縣域內的國家重點水電站工程“三板溪電站”已開工建設,為我縣森林資源轉化為生態森林旅游產業創造了歷史契機,必將推動我縣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
(五)相關建議
1、集體林場、果場的產權結構明晰化,提高林農的積極性
2、引進技術招商引資,充分開發資源
3、品牌建設
按照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指導價的要求,合力打造“杉鄉”果品品牌,使該縣果品銷售走上了訂單農業之路,果農實現增產增收
4、技術服務的力量
林農自覺把學科學、用科學作為科技興林致富的先決條件。如林地開發前先請林業科技工作人員搞規劃設計、施工設計,按設計施工、管理,現在已被林場、林農廣泛接受。
5、對于木材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
杉木
用途:為我國重要的用材樹種。材質輕軟、細致、紋理直,易加工;供建筑、橋梁、造船、電焊、坑木、木椿等用,并可作造紙、紡織等原料;樹皮及根、葉入藥,能祛風燥濕、收斂止血;種子含油約20%,供制肥皂。用種子繁殖,注意選優,長江以北要注意優質、速生、耐寒品種的培育。
馬尾松是重要的用材樹種,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其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松木是工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礦柱、制板、包裝箱、火柴桿、膠合板等使用。木材極耐水濕,有“水中千年松”之說,特別適用于水下工程。木材含纖維素62%,脫脂后為造紙和人造纖維工業的重要原料,馬尾松也是我國主要產脂樹種,松香是許多輕、重工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造紙、橡膠、涂料、油漆、膠粘等工業。松節油可合成松油,加工樹脂,合成香料,生產殺蟲劑,并為許多貴重萜烯香料的合成原料。松針含有0.2—0.5%的揮發油,可提取松針油,供作清涼噴霧劑,皂用香精及配制其他合成香料,還可浸提栲膠。樹皮可制膠粘劑和人造板。松籽含油30%,除食用外,可制肥皂、油漆及潤滑油等。球果可提煉原油。松根可提取松焦油,也可培養貴重的中藥材——茯苓。花粉可入藥。松枝富含松脂,火力強,是群眾喜愛的薪柴,供燒窯用,還可提取松煙墨和染料。由于木材纖維長,是造紙和人造纖維板的重要原材料。
6、近年來,**縣不斷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與引導力度,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得到有序發展。目前,**縣有州級龍頭企業5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合作社)28個。產業化經營組織資產總值5092.03萬元,其中:專業合作組織資產總額1498.03萬元,固定資產總額1993.46萬元。帶動農戶15703戶,其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9286戶,專業合作組織帶動農戶6417戶。該縣15個鄉鎮中有4個鄉鎮形成了以香桔、山茶油和養豬為主的專業鄉鎮。**縣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立足優勢資源,重點發展中藥材(紫珠、鉤藤)、山核桃、油茶、短周期工業原料楠竹、小香桔、草地畜牧業及特色養殖“三江三湖”漁業養殖等產業。**縣按照“相對集中、示范樣板、扶持大戶”的原則,通過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組織,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已建成鉤藤、紫珠等中藥材基地1.1萬畝,山核桃基地2.3萬畝,油茶基地4.05萬畝,工業原料林28.5萬畝,楠竹1.73萬畝,小香桔1.5萬畝,種草養畜1.5萬畝,三江三湖區漁業養殖基地5820畝。
- 上一篇:企業并購模式研究論文
- 下一篇:企業力理論缺陷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