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傷害事件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15 11:09:00
導語:學校傷害事件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中小學校園傷害事件屢有發生,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目前吉林省中小學校園傷害事件的發生一方面來自于校園內部,另一方面來自于校園外部。
一、校園內部傷害事件的主要特征
1、偶發事件頻率較高。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常常因為磕磕碰碰這樣的小事發生口角,導致動手打架。這樣的情況一般比較好控制,也不會造成較大的后果。中學生在酒后或者情緒出現極大反差時也常常故意找茬打仗,發泄自己的情緒。
2、由個人矛盾引發群毆。這種情況在中學生中發生的較多。有的學校曾發生因個別較有“影響”的學生之間產生摩擦,導致兩個班級大打出手的事件。甚至演變為有目的、有組織的斗毆活動,仿效影視劇中黑社會火拼的場面,“甩點”到校園外進行。這種情況在學校影響非常惡劣,后果較為嚴重,而且由于參與人數多,場面不好控制,追究責任難度很大。
3、“校園霸王"成為害群之馬。在相當一部分中小學,都有一個學生們心中的“老大”,并細分為“學校老大”、“年級老大”和“班級老大”,甚至還有為數不少的“女老大”。其中多為單親家庭學生。在他們身后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追隨者,形成一定勢力,經常以索要錢物、“擺事”等目的欺負同學,這些害群之馬對其它學生的影響力非常大。而且,一個學校在這方面形成風氣后,長時間很難徹底改變。
4、“很多傷害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個女生”。這一點不光在中學體現的較為明顯,而且在一部分小學為女生打架也屢見不鮮。
5、傷害事件發生有其規律性。小學高年級的校園傷害事件的高發區集中在每學年下學期,尤其是畢業前夕。中學校園傷害事件一般多集中在春季煩躁期間和期末考試壓力較大期間,長春市一所職業教育學校僅開學初的一個月就發生6起打仗事件。調查中發現,越是經濟條件落后地區、管理水平較差的學校,校園傷害事件發生的頻率就越高、后果就越嚴重。校園內部的傷害事件常常極易被社會閑散人員利用控制。
二、校園外部的傷害事件給學生帶來嚴重影響
1、校門口的“小混混”多為“老面孔”。在學校曾有劣跡的輟學、畢業的學生由于對學校的情況比較熟悉,和本校的學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常常勾結一些在校學生、社會青年集聚到學校附近,像上班一樣,活動時間規律性很強。一些“小混混”聚集在校園門口還有想接近女同學的目的,甚至還有社會青年對小學女生不軌事件的發生。有些帶有團伙性質,成員也相對穩定。
2、“三廳一吧”(臺球廳、錄像廳、游戲廳和網吧)成為不良少年的聚集地。這些地方已成為不良少年集聚的場所,很多傷害事件就發生在其間或附近。
3、在“貴族學?!卑l生頻率較高。這些學校學生家庭條件大多數較好,所以更能吸引一些以索要錢物為目的的“社會人”聚集。勒索學生錢物事件多發生于新學期開學、節假日過后,對象多為穿戴較好的學生。
三、誘發校園傷害事件的主要原因
1、個人方面,表現為學生青春期萌動,不理智,做事不計后果;表現欲強,盲目模仿;貪圖享樂,不能正確對待現實和幻想之間的差距。
2、學校方面,部分小學采取“開放式教學”后,管理不力,社會閑散人員乘機混入學校,給學生安全帶來隱患;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心里承受能力,而且對學生心理健康重視不夠,導致學生通過其它方式進行發泄。
3、家庭方面,表現為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導致學生產生唯我獨尊畸形心理;部分家長素質較低,對學生行為習慣產生不良影響。很多學校,每年都有素質較低的學生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和老師或別的同學發生糾紛,不分青紅皂白沖進校園毆打他人的現象發生。
4、社會方面,網吧、游戲廳大量存在于學校周遍,沒有嚴格執行有關法律規定;新聞媒體追求社會興奮點,對教師管教學生過嚴做法過分渲染,使教師不敢嚴管學生,責任意識淡漠造成“5〈2”現象發生(學校5天的教育效果不如2天的家庭教育)。某些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影視作品、網絡游戲過分渲染暴力色情場面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 上一篇:現代遠程教育發展論文
- 下一篇:情感教育素質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