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2-20 11:15:00
導語:青山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有針對性地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積極的道德品質,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照團區委的統一部署,全區各級團組織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圍繞我區不同層次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價值取向等方面開展了細致深入的調研,共撰寫有關調研文章13篇,思考總結我區在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養成的基礎性、科學性、層次性、實踐性和示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和思考。
一、基本情況
1、調查對象: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全區104個社區及部分區直單位、學校、企業中10至35歲之間的中、小學生、在職團員青年以及社區閑散青少年。
2、調查方式: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為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為輔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共青團的組織優勢和廣泛聯系青少年的工作優勢,使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調查的時間在2004年9月至10月間。
3、調查內容:本次調研思想道德的內容包含著政治理想、價值取向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但突出對青少年道德行為的研究。調查問卷的設計也是圍繞這幾個方面,主要的問題或指標涉及對理想信念、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的看法、對個人成長發展的價值目標追求等。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的調查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的結果統計:本次調查共下發問卷1000份,回收850份,其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年齡在10-20歲的青少年占52%,20-30歲青年占30%,10歲以下和30歲以上的青少年分別占1%和17%;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占12%,共青團員占60%,一般群眾占21%,少先隊員和派人士分占6%和1%;學歷為大學專科以上的占36%,高中或初中的占61%,小學及以下學歷的占3%;在校生占57%,行政事業單位青年占17%,企業青年占7%,其他性質或無業人員占19%。
2、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的基本特征:
(1)基本認同社會主義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較強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對未來充滿信心。當代中國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持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倡導愛國主義等。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對青少年自身政治理想的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調查表明,我區青少年對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給予高度評價(見表1),對當前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有相當高的認同(見表2),并且絕大多數青少年認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十分必要(見表3)。
表1:您覺得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發展中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主要體現
比例
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理論基礎和精神動力
80%
發揮的作用有限
10%
說不清楚
10%
表2:您認為當前堅定社會主義理想是否必要:
比例(表2)
比例(表3)
很有必要
76%
86%
重要但不必要
14%
7%
不必要
3%
5%
說不清或與我無關
7%
2%
表3:您認為當前提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否必要:
同時,90%的青少年對改革開放的政策表示滿意,93%的青少年對臺海局勢表示應“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針,但決不放棄軍事斗爭的手段”,60%的青少年充分肯定了“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對與規范政府所起的作用,95%的青少年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有90%的青少年認為當前有青年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這充分說明我區青少年滿懷愛國之情與民族自豪感,已經樹立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2)在經濟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相互沖撞,大容量、高速度、多渠道的信息流通和獲取對傳統的道德體系產生前所未有的沖擊,對青少年的道德養成帶來較大的影響,傳統思想道德教育的日趨弱化。中國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它與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揉合在一起,形成了當代的社會風尚。青少年關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對社會的共同理想和主流的價值觀念還缺乏認同。他們在做出某種價值判斷時,往往以自身耳濡目染的事實為依據,空講道理不太能打動他們。因此,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對確立青少年的價值取向、規范青少年的行為具有相當的意義。
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傳統美德和現代公德的教育趨于弱化。這一方面體現在一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上的模糊,另一方面表現為過于實用功利,現在青少年無論在人生目標的確定,還是學習方式、就業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場導向的影響,十分務實,特別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但相對缺乏為國家和為社會服務的奉獻精神。調查中顯示,人們對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環境(即影響因素)”也提出了置疑,在各項環境因素中,47%和20%的人認為目前社會風氣和學校風氣是影響青少年思想道德最大的因素,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目前的社會風氣和學校至少還不是最受大多數人滿意,也是最為迫切需要改進和提高的。(見表4)
表4:你認為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影響最大的因素
比例
社會風氣
47%
學校風氣
20%
家庭熏陶
19%
社區環境
8%
朋友
6%
其他因素
0%
同時,調查表明,當前36%的被調查青少年經常上網,52%的被調查青少年認為網絡對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有較大影響。調查同時表明,大多數青少年對社會基本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有一定的認知,對善惡、是非、美丑有較強的識別能力,但在實踐中還存在嚴重的“知行分離”現象,道德認知和道德行動還不相一致。比如對于周圍發生的社會不良現象,只有4%的人選擇多方面制止,27%的人采取舉報和反映,7%選擇用媒體曝光,32%的人會表示不滿,而28%的人表示無能為力,另有2%的人表示與已無關。
(3)對個人人生價值目標的定位基本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有較強的進取精神,但價值取向更趨多元化、實用化和個性化。當今青少年個人人生價值目標定位具有較明顯的歷史與現實的特征。一方面,他們注重不斷學習“充電”,追求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對社會有所貢獻,有較強的進取意識。同時,社會現實以各種特定的方式影響著青少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青少年價值目標的不斷重構,帶上深刻的市場經濟的烙印,即表現出重經濟而輕政治、重物質而輕精神、重個性而輕共性的特點。在調查中,當被問及“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時,45%的選擇“家庭幸福”,22%的選擇“為社會發展作貢獻”,這是符合傳統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也表現出實用主義特征,青少年的價值取向不再呈單一模式,而是表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趨勢(見表5和表6)。
表5:你最崇尚下列哪一種工作方式:
比例
追求合乎自己興趣的工作
67%
埋頭苦干,爭取早日出人頭地
14%
與世無爭、悠閑度日
13%
投機取巧,鉆營人情世故
0%
其他方式
6%
表6:你認為“成功者”最主要的標志是:
比例
擁有較高的職位和地位
25%
擁有可觀的收入
17%
擁有高尚的人格
20%
戀愛婚姻生活美滿幸福
24%
擁有豐富的學識
9%
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能
5%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盡管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我們重視了對不同青少年群體的分類分層教育,使工作質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與黨對青少年工作的新要求,在工作實踐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具體表現在:
1、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過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識性的課堂傳授層面,廣大青少年為學習而學習,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層面,沒有很好地“入腦”、“入心”,也沒有很好地將思想道德認知同工作、生活及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加之傳統的教育手段過多地注重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和命令主義,缺乏創造思維和強有力的生命力,結果導致工作拓展難度增大。
2、青少年思想道德行為養成的被動性。思想道德習慣養成的形式、內容趨向組織化、行政化、單一化、運動化,不少道德行為規范還沒有成為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則。故在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調動廣大青少年主動參與踐行的積極性上還不夠。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體調動的行政性。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體。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運用行政動員方式過多,工作對象的覆蓋面還不夠,尤其在青工、閑散青少年以及普通青少年群體中缺乏鼓動性和活躍性,只能借助組織行為去調動部分群體,存在著目標群體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均衡性,且缺乏對目標群體的分層分類指導,容易出現“一刀切”現象。
4、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整合的簡單性。應該說,全區的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資源還是很多,但橫向與橫向之間、橫向與縱向之間、條塊之間缺乏溝通和資源共享。即便整合,也是活動硬件設施考慮較高,軟件方面考慮較少,在工作中借力不夠。同時,團干部的社會拓展能力也需提高。
四、思考與對策
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青少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青年群體分化的多層次性等問題層出不窮,如何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其實效性,已成為社會關注和重視的一大課題。共青團組織要以改進求加強,以創新促發展,在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滲透力、覆蓋面和有效性,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斷深化。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礎性。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礎性主要表現:(一)青少年時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階段。學校是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礎階段,人的道德養成關鍵是要從小就要打好基礎,掌握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從小打好道德認知基礎。同時,通過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饋系統、信息系統和重點樣本調查反饋系統,及時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方式的新趨勢。(二)適應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點的教育內容是關鍵。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青少年不同階段的道德養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內容,重點培養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過開展思想道德現象大討論、征集道德文明警語等形式,培養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三)開放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陣地是依托。網絡和社區已成為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次調查中有72%的青少年有過上網經歷,同時也有83%的青少年表示目前我區的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短缺或對其功能設置和管理不太滿意。我們要借助“社區青少年學校”、“青山共青團”網站等載體,以多種傳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認知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變得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并通過體驗活動等,加大青少年活動陣地的開發利用,在社區中建立分散多樣、就近就便的活動中心,吸引青少年經常參與,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學性。
我們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在社會迅速轉型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維靈活、想象豐富、視野開闊,傳統的“說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迫切需要轉變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認真分析把握新時期青少年思想發展變化規律,要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學性,實現由灌輸道德知識向發展道德能力轉變,實現從青少年被動接受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上“自主型”轉變,減少行政化動員,把真實的道德生活展現在青少年面前,在現實的具體生活場景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養。
3、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對象的層次性。
不同的青少年群體有不同生存狀態和發展的要求。在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我們要對優勢群體和弱勢群體、職業青年和學生青少年等等群體差異有更深入的研究,“兼顧兩頭,突出中間”,體現層次性,在注重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的同時,針對不同的青少年群體,形成不同的側重點,讓不同層次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標。如對青年黨員、團干部、優秀青年等先進分子,要強調“三觀”,強調共產主義的理想觀念;對廣大普通青少年群體,要以“三德”為基本要求,倡導與現代化文明社會相匹配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以此,逐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4、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養成的實踐性。
引導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徑在于實踐。本次調查中反映,青少年對道德教育活動意見最大的是“形式單調”,認為最有收獲的是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注重讓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要通過家庭實踐、社區實踐、崗位實踐等途徑的有機結合,引導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中認識自己的行為規范、道德文明和人生價值取向與法律規范和傳統文化倡導的道德文明保持一致。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在家庭、學校、社區的學習和活動中,養成倫理道德、社會公德所需要的行為規范和基礎文明;在職青年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學會理性地處理各種矛盾和人際關系的本領。
5、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評價的示范性。
我們可以通過開展“青少年道德示范好公民”、“十佳小公民”等先進稱號的評比表彰,讓青少年體會到榜樣的可敬、可親、可學,形成爭做先進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各種媒體,以及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宣講團加強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果的宣傳。以“青山區社區青少年道德行動”為契機,通過設立“道德評議臺”、“社情民意氣象站”等有形載體,建立形成社區青少年道德規范和道德約束和監督機制,加強典型榜樣的宣傳,道德狀況的分析,以及有效的應對,從而保證工作的針對性,取得實效性。
青少年時期不僅是學知識、長身體的最佳時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將直接關系到我區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能否實現。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不斷創新實踐,才能真正使這項社會的基礎工程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