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縣石莊鄉解決干部“走讀”現象的實踐與啟示

時間:2022-05-29 09:20:00

導語:崇仁縣石莊鄉解決干部“走讀”現象的實踐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崇仁縣石莊鄉解決干部“走讀”現象的實踐與啟示

(鎮)干部“走讀”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種頑癥,干部“走讀”疏遠了干群關系,不利于農村工作的開展。毗鄰縣城僅1.5公里的石莊鄉從建章立制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干部“走讀”現象,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主要措施

以前石莊鄉大部分干部都有“走讀”現象,群眾稱:“鄉鎮干部像候鳥,機關只是臨時窩,白天農民找不到,晚上全都進城了”,被戲稱為“走讀官”。針對這種狀況,鄉黨委、政府從教育、制度、環境、督促檢查和人員分流等方面入手采取強有力措施,使“走讀”變為“住讀”,使“飛鴿”變“永久”。

1、抓思想轉變,從觀念上拒“走讀”。一些鄉干部認為8小時以外時間純屬個人自由支配,早出晚歸,情理之中。針對這種情況,鄉黨委、政府結合開展的“三民”班子創建和“轉變作風年”活動,引導干部充分認識“走讀”的危害性和“住讀”的必要性,切實解決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問題,在全鄉干部中開展了“為什么要‘住讀’”的大討論,對走讀的危害進行深入剖析,對如何扎根鄉村干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進行重新認識,增強鄉干部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奠定干部安心“住讀”的思想基礎。

2、抓制度創新,用機制管“走讀”。要解決“走讀”問題,必須靠制度,建立“住讀”長效機制。一是全面推行“543”工作制。要求黨政班子成員和鄉干部每周在鄉鎮工作不少于5天,住宿不少于4個晚上,入村調研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少于3天。并建立班子成員和鄉干部住鄉工作情況檔案,將落實“543”工作制與住宿、考核、公示、民情日記、干部評議、請銷假制度等方面的情況一并存入檔案。二是實行簽到制度。干部上下班、值班和“夜宿”實行簽到登記。簽到實行“三定點”,即定時間、定地點、定次數。簽到時間為早上8:00,下午2:30,晚上7:30,一日三次,簽到地點為鄉黨政辦公室。遇到干部下村或住村,則由群眾在《民情日記上》簽字證實。沒有嚴格按照“三定點”簽到或下村、住村沒有群眾簽字的為無效,并派專人管理,記錄在檔。三是推行公示、點評制度。月初,將干部上下班、值班和“夜宿”情況在干部出勤公示欄內進行公示。公示的內容主要包括簽到時間、簽到次數和請銷假、缺勤等情況。同時,對干部考勤情況進行“三點評”,即“自評”、“互評”和“群眾評”。四是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要求班子成員不僅要管好事,還要管住自己的人,對“下屬”走讀要負“連帶”責任,并且將被追究責任的情況記錄檔案。五是建立了“兩改三帶五不準”制度。即改“走讀”為“走訪”,改“駐鄉”為“駐村”,除星期五下午在鄉集中學習,其他時間必須到所包村蹲點工作;要求自帶生活用品、學習用品、錢糧,駐村期間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去接觸群眾,了解民情,解決民困,幫助民富;駐村期間不準飲酒,不準打牌,不準接受特殊招待,無特殊事情不準離開村,不準到鄉里參加接待活動。

3、抓環境改善,創造條件留“住讀”。鄉黨委、政府從切實關心解決干部的食、住、行著手,為鄉干部創造良好的“住讀”條件。一是改善住宿條件。近兩年投入資金10余萬元,對干部宿舍進行“修葺”,改善住宿條件,給每位干部住宿房間發放滅蚊器、電風扇、熱水瓶等日常用品,添置竹席、毛毯等床上用品。二是豐富文化生活。投入近20萬元資金,建立了干部娛樂室、乒乓球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購置了9臺電腦、2臺電視機、卡拉ok設備和象棋、圍棋、撲克、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活動室安裝了立式空調、寬帶網。三是建立廉政小灶。加強了食堂管理,嚴格來客接待制度,減少接待費用,每月從辦公經費中擠出一部分錢補貼干部伙食,保證鄉干部一日三餐或加班工作之后能夠吃上經濟實惠的家常便飯,解除了干部后顧之憂。

4、抓監督檢查,嚴格管理查“走讀”。一是建立督查組。成立了以鄉紀委書記為組長的專項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地對落實住宿制度等情況進行抽查、暗訪;并要求督查組每月不少于兩次進行專項檢查;檢查時如遇干部下村,則通過電話或派專人進行核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查,及時查處。二是借助家屬監督。每季度召開一次干部家屬會,講道理、提要求,請她(他)們理解并監督干部“住讀”;同時,由鄉黨委、政府牽頭,邀請鄉干部家屬參加集體活動,每逢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主要領導上門走訪慰問,讓她(他)們親身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真正從心里支持并督促愛人安心“住讀”,放心工作。三是接受群眾監督。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干部和私營業主等為作風建設監督員。

5、抓人員分流,競聘上崗警“走讀”。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辦事拖拉是滋生“走讀”的溫床。為此,鄉黨委、政府從抓人員分流入手,通過全員競聘上崗,讓那些不愿干事、不會干事,一心只想做“太平官”的干部“下”,真正從源頭上解決干部“走讀”問題。

取得成效

解決了干部“走讀”現象,石莊鄉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干部工作作風、精神狀態明顯好轉,群眾意識、工作效率得到增強。

1、密切了干群關系。“走讀”現象得到解決,干部撲下身子干工作,黨群干群關系得到密切,工作得到群眾支持,解開了長期橫在干部群眾之間的“隔心墻”,解開了干部群眾之間的“千千結”。在今年的“征求意見月”活動期間,共發放征求意見稿3600多份,召開座談會7個,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1065條,對征求到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疏理匯總妥善解決,并為農戶送去致富技術12項,致富信息130多條,幫助解決發展資金80多萬元。

2、改進了工作方法。過去,鄉干部干工作都浮在上面,身子沒有真正沉下去,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調研蜻蜒點水。如今,通過解決干部“走讀”現象,干部下基層圍繞“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富”這一主線,把精力撲在工作上,把時間花在解決突出問題上。據統計,2003年以來,鄉村干部共建立示范服務基地43個,科技示范戶126戶,共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560件,落實幫助項目25個。

3、提高了工作效率。鄉干部變“走讀”為“常住”,保證了工作時間和精力,“雙休日”變成了接待上訪和處理問題日,晚上變成了工作時間,一些突發性事情和應急工作得到了及時研究和處理。今年6月17號凌晨4點,老虎坑水庫堤壩滲漏,出現管涌,正值值班的鄉人武部長接到群眾報險后,帶領鄉干部和村民200多人趕到現場,組織搶險工作,投入沙包500多個,土50多方。由于搶險及時,水庫的堤壩得到加固,保住了下游近1000畝良田免遭洪水吞食。

4、加快了農村奔小康步伐。解決干部“走讀”現象,有力地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加快農村奔小康步伐,該鄉初步形成了以石莊村的田藕、富溪村的優質稻、官山村的紅薯、堯家村的板栗、水庫村的柿子等“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格局;形成了七里亭村年產值50萬元的建材企業、堯家村年創利10萬元的碎石場和曾家村年銷售額150萬元的木竹加工廠三大支柱產業。

幾點啟示

“三農”問題是我國的根本問題,特別今年中央、省1號文件下發后,給農村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石莊鄉解決干部“走讀”現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給鄉(鎮)工作增添了活力,給我們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思想解放是根本。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形成有多種因素,一個重要的主觀因素就是一些鄉鎮干部生活上圖安逸,思想上群眾觀念淡化。石莊鄉黨委、政府從轉變干部思想觀念著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轉變作風年”活動在干部中開展了一系列思想解放大討論,在解決鄉干部“走讀”現象工作中擊中要害,扭轉了干部思想松懈這根弦,樹立了為民意識,公仆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為解決干部“走讀”打通了關節。

啟示之二:領導帶頭是關鍵。解決鄉鎮干部“走讀”現象,領導帶頭是關鍵,否則再好的一項制度,也只能是空有架勢,發揮不了作用。石莊鄉黨委、政府深刻體會到領導帶頭的重要性,在出臺解決“走讀”現象的各項措施中都明確要求班子成員帶好頭,“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要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啟示之三:制度落實是前提。一項制度出臺關鍵在了落實,若貫徹執行不力就是一紙空文。許多制度之所以執行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強有力的監督約束機制。石莊鄉解決“走讀”現象工作中狠抓制度的落實,明確職責,建立健全制度落實督查機制,做好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工作。

啟示之四:機構改革是動力。機構改革前,石莊鄉擁有機關干職工44人,鄉村教師100人,七站八所72人,鄉財政入不敷出,每年缺額達50多萬元,干職工工資沒有保障,失去了上進心,對工作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機構改革后,全鄉共分流人員62人,有效解決了人浮于事問題,強化了“有為才有位”的思想,增加了干部的責任意識。走上工作崗位的干部,深知有一份工作的不容易,使他們備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這客觀上對治理干部“走讀”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給治理鄉鎮干部“走讀”下了一擠“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