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考察報告建議
時間:2022-08-24 08:59:00
導語:寫考察報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人事考察報告,考察報告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派出的有關人員對有關的人和事進行實際考察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對人的考察報告主要有選拔任用干部考察報告。模范人物考察報告等。對事的考察報告主要有外出參觀考察報告,重點項目考察報告,市場狀況考察報告等。關于干部人事類考察報告的寫作,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有專門的規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贅述。這里僅就外出考察報告的寫作談幾點意見。
一、考察報告的文體特點
名級各地公派人員的外出考察活動日漸增多。每次考察活動結束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考察人員往往要將考察的情況、學到經驗及受到啟示等,寫成文字材料報告本單位或上級有關領導,以便借鑒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和改進本單位的工作。正因為如此,這些年外出考察報告的寫作頻率明顯提高,而且越來越為各級領導所重視。
一種類似于調查報告的獨立的應用文體。既不屬于記敘文,考察報告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常用的事務公文。也不屬于論述文,有三個明顯的文體特點:
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一是記敘和論述兼而有之。考察報告的寫作以考察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基礎。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對考察的情況和事實加以敘述和說明,有時還需要少量的描寫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當地的諺語、慣用語或群眾議論等。敘述情況的同時,考察報告中還要明確地表示出作者對考察對象及有關情況的看法、意見和態度;有時還要將外地的經驗與本單位的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比較,提出一些評價性、結論性或啟示性的意見。而這些又需要用議論的方式來表達。可見,考察報告中的記敘和論述缺一不可。
寫作者必須先對考察中所獲取的大量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二是觀點支配和統帥材料。考察報告的寫作同其他應用文寫作一樣。形成綜合性、結論性的觀點或意見,然后才能進入實際的寫作狀態。離開豐富的考察材料,就難以提煉報告的主題和觀點;離開正確的結論和觀點,同樣無法準確地歸納考察的情況、事實和典型事例。考察報告中,議論成分明顯地占居著主導地位,而敘述成分只是對結論和觀點起著配合作用。
用語質樸自然,三是語言和材料客觀準確。考察報告選詞平實準確。基調莊重嚴肅,措辭講究分寸。既不同于以說明為主的解說詞和簡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繪性情感性較濃的事件通訊或游記散文。材料的選用上必須客觀、真實、準確。報告中所引用的數據應是經過當地核實和確認的數據;報告中所列舉的事例應是真實的新鮮的具有典型指導意義的事例,不允許使用道聽途說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報告的基本結構
在外觀結構上,考察報告有標題、正文和落款。標題通常由事由和文種組成。如《關于赴經濟開發區參觀考察的情況報告》。也有的標題略去事由,直書《參觀考察報告》、《出國考察報告》等。落款一般寫“考察團(隊、組)”,也有的在落款中標明考察人員的姓名。落款之下寫年、月、日,一般不加蓋公章、私章。
在正文內容的結構布局上通常分為三部分:
(一)考察概況部分
這部分是考察報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內容:有的重在介紹起因,簡述本次考察的動因及背景,指明為什么要對某地區某項目進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簡述過程,敘寫本次考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及考察方法等;還有的側重說明情況,介紹考察對象的基本情況、突出成績、顯著特點、典型經驗及對其考察的意義作用等。這部分內容的寫作要開門見山,簡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長。
(二)考察內容部分
這部分是考察報告的主體。要寫出考察對象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經驗、突出成果等。內容布局上可視情況采用縱式、橫式、合式的結構安排方式。
采用縱式結構的考察報告,通常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順序,自然地逐“點”敘寫。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動為線索,把參觀的若干個單位、走訪的若干個人、考查的若干個“點”串在一起去寫。既要交代各“點”情況,又應突出考察重點。有時還可以對每個點側重講一個特色或一條經驗,防止報告內容重復。另一種是按照考察對象本身發展變化的過程或時間順序來寫。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可將其發展過程大致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去寫,然后歸納綜合其做法和經驗。
采用橫式結構的考察報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對象的幾種做法、幾條經驗、幾點體會或認識來分別組織材料,逐項加以敘述或論述。采用這種寫法要在材料的篩選分類和各個小觀點的提煉上下功夫。為使敘述眉目清楚,對于各個相互并列的內容往往要分段敘寫或者用小標題分隔。各段的小標題或頭一句話就是小觀點,它們與考察報告的主題或總觀點形成“眾星捧月”的格局。
采用合式結構的考察報告,通常按總分式或對比式安排材料。總分式安排,就是對考察對象的情況先從總體上展現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內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內容,然后從總體上加以概括和深化。對比式安排,就是將兩個不同的考察對象或者將某一考察對象內部兩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對比;也可以將考察對象的情況與本單位的情況加以對比。通過對比區分優劣,突出考察成果,獲得某種啟示或借鑒。
(三)收獲與啟示部分
這是考察人員談收獲、講認識的部分,以議論為主。在這部分內容中,有的是對考察對象提出總的印象和看法,總結本次考察所受到的教育和啟發;也有的是對考察內容從理論高度加以概括和升華,指出其具有規律性的可借鑒的東西;還有的是根據考察的情況和結論,聯系本地實際,針對性地提出學習與改進工作的意見或建議。這部分內容具有結論性、啟示性和參謀性,是對報告主題的深化和升華,雖不宜詳寫,但不可不寫。
三、考察報告的寫作要點
考察報告是用來反映考察情況、傳達外地經驗、為本單位領導的決策和工作提供參考的。因而對其材料的真實性、經驗的先進性、觀點的新穎性和內容的適用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寫作中應著重抓好以下三個環節。
首先是考察要細。細致地、系統地觀察,充分地詳盡地占有材料,是考察報告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浮光掠影式的考察或者滿足于掌握考察對象準備的某些情況簡介材料,那就不可能寫出像樣的考察報告。一般來說,考察報告的寫作應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明確的考察目的。單位派出人員考察通常有兩種動因:有的是為了打破本單位封閉保守的現狀,讓干部職工通過外出參觀考察開擴視野,解放思想;有的是為了針對性地解決本單位改革發展中的某些關鍵性問題,吸取和借鑒外地的寶貴經驗。對于領導者既定的考察目的,撰寫人員應心領神會,并從考察目的出發,牢牢把握考察的范圍與重點,有意識地收集和積累相關材料,做到考有所向,察有所獲,胸中有數。二是要有相關的業務知識。確定考察目標后,考察人員應加緊做好與考察課題相關的知識準備工作。要主動熟悉和鉆研與考察課題有關的理論或業務知識;學習和重溫有關的方針政策與報刊資料;盡可能提前收集掌握一些與考察對象相關的史地材料或背景資料。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考察工作的主動權。三是要有科學的考察方法。考察中除認真看資料、聽講解和實地察看外,還應采取個別走訪、小型座談、參與當地某些活動等方法,盡可能多地了解和記錄第一手材料。占有材料越充分,考察報告的內容就越厚實。
其次是開掘要深。考察報告的寫作中有一種通病,就是過程細,內容雜,篇幅長,像是一篇考察活動的“流水賬”,讓人看后不得要領,甚至引起領導厭煩。這類報告的失誤就在材料的梳理和開掘上。一般來說,考察過程中所獲得的認識僅僅是感性認識,其材料往往比較分散、零碎,往往只是些表面的事態,還缺乏較強的系統性和深刻性。只有對這些感性材料進行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飛躍到理性認識階段,形成明確的結論和觀點,提煉出報告的主題思想。實踐表明,對考察材料的深度加工是寫好考察報告的前提。對考察材料開掘越深,認識越準,寫出的考察報告才越有參考使用價值。
最后是選材要精。有了明確的結論和觀點之后,就要根據這些結論和觀點來選取和組織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先要對掌握的素材特別是例子進行分類梳理,然后將觀點和例子對應起來,組合成一個個有觀點、有材料的“文章塊”,再把這些“文章塊”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在一起,便是一篇完整的考察報告。可見,要使報告有深度、有分量,除了觀點必須正確外,還須在選材用材特別是選用例子上下功夫。一要選用恰當的例子,防止例證不充分或觀點例子“兩張皮”;二要選用有代表性的例子,確保經驗本身的先進性;三要選用典型的例子,體現報告內容的指導性;四要選用新穎的例子,使報告具有時代性和創造性。總之在考察材料充分的情況下,一定要堅持好中選優的原則,選取那些最能說明問題、最有說服力的例子來證明考察的結論和觀點。只有觀點正確,選材精當,寫出的考察報告才會有質量,有分量,有較大的參考使用價值。
- 上一篇:財政廉政準則自糾小結
- 下一篇:學校干部廉潔從政自糾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