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設內容思考

時間:2022-10-04 01:22:00

導語:黨建設內容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設內容思考

同志指出,要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這一重要論述,對于我們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觀念,切實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以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科學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全面分析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挑戰和肩負的使命的基礎上,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豐富;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的深化;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發展與創新。

第一,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政績和政績觀對黨的建設及各項事業興衰成敗的影響。早在革命戰爭年代,同志就反復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在團結教育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方面作出成績,為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而努力奮斗。他在建國前夕告誡全黨,如果我們不能使生產事業盡可能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獲得確實的成績,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們就不能維持政權,就會站不住腳,就會失敗。因此要求領導干部要好好做出成績,給大家看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他還說,對我們這個集體,人民基本上是滿意的,主要是因為我們搞了改革開放,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路線,而且真正干出了實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同志提出,干部素質的高低,最終要在實績中體現出來。并且強調,對領導干部的表現,黨和人民歸根到底還是要看他們的工作實績。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結合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明確提出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政績和政績觀在新形勢下的集中體現。

第二,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迫切需要。我們黨要擔負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來,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方面做出顯著的政績。我們所謀求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的發展;是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發展;是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科技革命潮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發展;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盡管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是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形勢下,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正確認識、科學把握發展與政績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抓住了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二者關系的關鍵結合點,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科學發展觀的全面落實,保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

第三,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創造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政績,是執政能力最具體、最集中的體現。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是我們黨面臨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有了正確的政績觀,才能真正確立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的目標追求,進而產生增強執政本領的內在動力。錯誤的政績觀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都必然導致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不良思想和行為也由此滋生蔓延。所以,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也是增強黨的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基礎。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沒有正確的政績觀,沒有實實在在的政績,是失掉民心的一個根本原因。因此,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也是由“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要求決定的。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看待政績。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集中反映,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運用,是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工作路線的具體體現。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觀性、片面性,正確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進一步端正黨風,改進作風,帶領人民群眾團結進取。

第一,用全面的觀點看政績,就要樹立與科學的發展觀相適應的政績觀。馬克思主義歷來十分重視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并且科學地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本質。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概括為新的科學發展觀,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了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與發展。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更新發展觀念,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五個堅持”的要求,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整體推進,促進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在看一級政府、一個領導干部的政績時,既要看經濟指標,又要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既要看城市變化,又要看農村發展;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總量增長,又要看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既要看經濟發展,又要看社會穩定;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要看主觀努力,也要看客觀條件。只有這樣看政績,我們才能真正樹立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政績觀。

第二,用實踐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看一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績怎樣,必須要看這些政績在實踐和歷史的檢驗中到底是虛是實。要堅決克服“一代人的政績,幾代人的包袱”的不良現象,絕不能“吃祖宗飯,砸子孫碗”,“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無論在什么時候,從事何種工作,創造政績的思路、方法,都應當符合客觀實際、符合客觀規律,不能急功近利、不切實際地亂鋪攤子,亂上項目;要“造福一方”,而不能只顧眼前,不慮長遠,“造勢一時”;要講真話、道實情、辦實事、求實效,而不能好大喜功,只講“形象”,不計成本。制定一項政策,推動一項改革,應充分論證它的可行性,充分考慮社會影響,充分估計有關方面的可承受程度。啟動一個工程,上馬一個項目,應審慎考察其市場前景、資金來源、技術條件,全面分析人才狀況、管理能力,客觀分析對目前和今后經濟、社會以及資源、環境帶來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第三,用群眾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切實履行黨的根本宗旨,始終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創造政績的根本目的。共產黨人的政績,說到底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創政績,應該是每個人民公仆的終身追求。用群眾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就是要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政績的根本標準,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創造政績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為人民辦實事的一致性。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創造出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滿意的政績。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也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需要突出重點,抓住根本,堅持不懈,在堅持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統一上下功夫。

首先,必須強化政治思想教育。要組織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把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要緊緊抓住改造主觀世界這個根本,抓住確立正確的世界觀這個“總開關”,使各級領導干部時刻牢記,自己的職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它意味著責任和義務,而不是謀取私利的工具;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要始終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把職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舞臺,兢兢業業地履行職責。在共產黨人的詞典里,“名”應該是清廉之名、勤政之名、奉獻之名;“利”應該是黨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要大力宣傳那些甘于奉獻、埋頭苦干、政績突出的先進典型,注意用先進典型啟迪、教育和激勵廣大干部。要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培訓干部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委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內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不斷提高干部對政績的認識水平和創造政績的能力。

其次,要在實踐中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求真務實的精神,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風。它是黨的活力之所在,是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之所在,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創造實實在在的政績的根本之所在。黨以艱苦奮斗而立,國以艱苦奮斗而強,業以艱苦奮斗而成。真正的政績,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艱苦奮斗的結果。要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繼承和發揚腳踏實地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忍不拔、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緊緊抓住當前十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用好的作風創造突出的政績。

最后,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僅要有思想、作風上的保證,而且要有制度上的保證。要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改進政績評價標準及其考核方法。要堅持以政績用干部,在實踐中強化正確的用人導向。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獎懲制度,對那些勤政為民、求真務實、政績突出的干部,給予褒獎和重用;對那些無所作為、好大喜功的干部,要予以教育、懲戒;對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熱衷于跑門子、投機鉆營,甚至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干部,要予以批評,有的要堅決予以查處。同時健全和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加大干部監督工作力度。總之,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引導和促進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把全部精力傾注到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