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農超對接總體意見

時間:2022-03-18 04:29:00

導語:農產品農超對接總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農超對接總體意見

為深入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加快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推進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接,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藍子”工程建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推進農產品“農超對接”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通過擴大“農超對接”規模、完善基地冷鏈設施、發展訂單農業生產,建立長效的農商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以連鎖超市為龍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基礎,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的新型農產品流通網絡,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力爭“十二五”期間縣級以上城市生鮮農產品超市銷售比重超過30%,連鎖超市“農超對接”農產品經營比重超過70%。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引導連鎖超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由結合,充分發揮超市和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堅持探索多種形式的對接模式,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實現超市、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

(三)堅持把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作為建設重點,推動農產品全過程、全封閉冷鏈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確保農產品流通質量安全。

(四)堅持構建“農超對接”長效機制,提高“農超對接”主體組織化水平,增強對接能力,發揮“農超對接”規模效益。

三、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擴大“農超對接”規模。積極搭建多種形式的“農超對接”平臺,通過組織連鎖超市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地考察,舉辦產需見面會、供需對接會等形式,建立信息交流與溝通機制,形成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每個縣市區組織3-5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10-2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推廣活動,努力提高“農超對接”經營比重和規模化生產水平。從臨時性、季節性對接擴大到長期性對接,從市內對接擴大到跨區域對接,從長貯存期產品對接為主擴大到各類農產品全面對接,不斷豐富“農超對接”內涵。進一步擴大“農超對接”參與范圍,組織學校、工廠食堂、餐飲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多元化產銷銜接關系,努力降低流通成本。

(二)全面提升“農超對接”水平。深入推進連鎖超市向農業生產過程延伸,促進“農超對接”雙方建立更長期、更緊密、更穩定的產銷關系,優化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產品流通標準化水平,推動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產品品牌化,規范收購、儲存、運輸、銷售等流通環節,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推廣應用現代流通技術,發展在線“農超對接”平臺,促進“農超對接”信息化、現代化。突出抓好連鎖超市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對接,在超市設立出口農產品示范區產品專柜,提升國內居民“菜藍子”質量水平,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轉變。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利用無線射頻識別、集成電路卡、條形碼等技術,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配送、銷售各節點信息互聯互通,形成完整的農產品流通信息鏈條和責任追溯鏈條,提高“農超對接”質量安全保障能力。

(三)著力鞏固“農超對接”發展基礎。深入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行動,探索同業合作社之間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做強做大一批合作社示范社,提高組織化水平,發揮集聚效應,做好對超市的均衡供應,打牢推進“農超對接”的基礎。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企業走規模化、集團化的路子,鼓勵企業開發技術創新項目,促進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增強“農超對接”的有效供應。加快培育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推進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建立農產品全過程、全封閉冷鏈體系,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四)嚴格規范“農超對接”運營流程。制訂實施“農超對接”示范合同,支持對接雙方簽訂長期購銷合同,明確雙方權利與責任,促進“農超對接”規范、健康發展。建立全市統一的農產品市場(超市)準入制度,引導連鎖超市降低對接門檻,規范超市收費和結算行為,取消進場費、攤位費等額外費用,確保生鮮農產品及時結算,讓更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農超對接”。鼓勵連鎖超市發揮市場信息、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勢,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搞好農產品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照超市需求組織生產,按時足量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通過“農超對接”建立起責任明確、渠道穩定、運轉高效的產銷對接關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把“農超對接”工作作為推進新一輪“菜藍子”工程的重要內容,納入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努力開創農產品現代流通新局面。

(二)強化政策扶持。各級各部門要對“農超對接”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國家和省、市扶持農產品流通基地設施、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原則上優先安排“農超對接”工作顯著的超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農村經濟、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也要向“農超對接”項目傾斜。

(三)完善考核辦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獎懲機制,改進“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消費工作”考核辦法,把參與“農超對接”的連鎖超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生鮮農產品超市銷售比重、超市“農超對接”農產品經營比重等指標進行量化,作為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四)總結推廣經驗。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超對接”工作的調度,建立全程跟蹤、全程監管的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對接動態,及時總結推廣經驗,促進更多連鎖超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對接,不斷把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