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12 05:37:00

導語: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08年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顧

本屆政府就職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發展為己任,以富民為目標,緊緊依靠全縣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縣經濟發展實現新的跨越,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績,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

——五年來,我們始終把經濟發展作為政府的中心任務,主動適應宏觀調控,積極創新發展模式,全縣經濟發展速度逐年加快,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翻番增長。生產總值由20*年的44億元增加到20*年的106.3億元(預計,下同),年均增長16.7%;財政總收入由2.82億元增加到6億元,年均增長16.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由1.5億元增加到3.04億元,按可比口徑年均增長21.8%。經濟發展后勁明顯增強。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4.5億元,開工建設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9元增加到9680元,年均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881元增加到5290元,年均增長12.9%;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由4593元增加到7830元。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8平方米和31.5平方米,民用汽車發展到7000輛,固定電話和手機用戶分別發展到10萬戶,寬帶網絡用戶發展到1.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46%。

——五年來,我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創新環境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和提升,實施質量和名牌興業戰略,主導支柱產業加快膨脹,支撐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在農業上,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突出“主導產業培育、特色基地建設、龍頭企業發展”三個重點,推進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玫瑰、畜牧、蔬菜、林果四大主導產業的產業化、標準化、規?;a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62.3%提高到74.2%,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無公害品牌達到20個,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35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55個,61%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五年來,我們持續加大對農業的公共投入,落實種糧、良種、農機、農資四項補貼3712萬元,整合各類支農資金3.5億元,推動實施了“3331”奶業富民、龍頭企業培植、農業綜合開發、水庫除險加固、黃河灘區遷建等36項農業重點工程,農機裝備總動力達到54萬馬力,農業生產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在工業上,我們不斷加大政策激勵和協調服務力度,持之以恒地上項目、抓技改、創品牌,培育壯大了機械裝備、醫藥化工、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四大支柱產業,孔村炭素、孝直機械、安城建材等塊狀經濟快速隆起,工業經濟總體實力和運行質量大幅提升。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83家增加到138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由5家增加到30家;四大支柱產業銷售收入、利稅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均達到8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利稅21.7億元,均比20*年翻了兩番多;市以上名牌產品達到17個,其中,國家級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8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產值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和5.7%,先后被列為“全省工業產品結構調整示范縣”和“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示范縣”。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住宅產業增勢強勁,五年竣工住宅樓面積90萬平方米,總保有量達到209萬平方米。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力度加大,各項貸款實現恢復性快速增長。傳統服務業檔次明顯提升,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物流、旅游、信息、通信業持續加快發展。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7.3億元增加到33.6億元,年均增長14.1%。

——五年來,我們從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堅持規劃先行、城鄉互動、建管并舉,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縣城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上了大的臺階。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一大批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城市定位、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中心城區基本實現了控制性詳規全覆蓋。嚴格按照規劃推進建設,實施翠屏街西延,拓寬改造青龍路,開辟縣城新水源地,建設污水處理廠,啟動玫瑰湖濕地公園建設,城市功能得到顯著提升。深入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整治改造街道40多公里,主要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水平顯著提高,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山水園林城特色更加鮮明。錦東新區開發全面鋪開,高標準搭建了主干道路框架,建設了職教中心、勞動力市場、路政征繳大廳等一批重點項目。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拓展完善了核心區,入園企業由22家增加到65家,成為產業項目的聚集區、縣域經濟的增長極、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啟動建設了工業園安城片區和孝直片區,工業園規劃面積由6平方公里擴展到40多平方公里,為平陰未來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進一步加強了鎮村建設。完成了6個鄉鎮駐地和30個村莊的新一輪規劃修編。在新的規劃指導下,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五年完成投資近億元,硬化道路50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鎮容鎮貌實現明顯改觀。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投資8000多萬元的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投資2.2億元的城鄉電網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投資2.6億元,改造農村公路805公里,硬化道路通村率達到99%,全縣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城鄉交通網絡初步形成;落實財政扶持資金980萬元,新建改建標準化農家店212處,建設農民健身廣場123個、沼氣池5400個;新建完善綠色通道600公里,完成荒山綠化2萬畝,退耕還林還果3萬畝,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容貌的不斷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提升。濟菏高速公路竣工通車,105國道創建為國家級“文明樣板路”,220國道拓寬改線工程全面啟動,平陰融入濟南半小時經濟圈,對接大中城市的快速通道初步形成。

——五年來,我們堅持把改革開放貫穿工作始終,不斷向縱深推進,體制環境更具活力,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了縣級政府機構改革,撤銷政府機構2個,理順了8個機構的隸屬關系。鄉鎮區劃調整和綜合配套改革順利推進,取消農業稅、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31項,保留審批事項全部實現了“一門受理、并聯審批、一條龍服務”,城區行政處罰權實現相對集中,政府投資項目納入規范管理,“兩證一書一卡”收費許可制度得到較好落實,政府職能由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面實行了公務員考錄制、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政府投融資、財政稅收、糧食流通、戶籍管理、教育、衛生等各方面改革也都取得明顯成效,增強了發展活力??h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縣域經濟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新格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創新招商方式,優化政務環境,引資的規模、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五年累計引進內資77.4億元、外資3412.4萬美元,其中,引進山水水泥、伊利乳業、華源鍋爐、越宮鋼構等帶動能力較強的億元企業近20家;臺資企業由2家發展到11家。外貿出口增勢強勁。出口創匯額由6777萬美元增加到1.86億美元,年均增長22.2%,繼續保持全市先進水平。

——五年來,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行政理念,注重民生改善和協調發展,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困難和問題,和諧社會建設扎實推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建立健全就業培訓機制,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五年轉移農村勞動力8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9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面由3.5萬人增加到4.4萬人,失業、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達到93%;農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受益面達到9521戶、15786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由62%提高到98%;縣老年公寓投入使用,慈善工作榮獲“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鄉鎮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5%;殘疾人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欠薪清理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教育和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弱勢群體利益得到較好保障。認真落實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統籌發展科技、教育、文體、衛生等社會事業。五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145項,取得科技成果56項。義務教育實施水平進一步提高,高中和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取得顯著成效,高考升學連創佳績,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大幅度擴大,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1%。城鄉文體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文化體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投資近2000萬元,實施了5處鄉鎮衛生院、156處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顯著改善。疫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明顯加強。完成土地開發復墾整理項目67項,盤活新增土地1.7萬畝,保障了發展用地需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強化,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以城鄉環境綠化、治污減排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創建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社會治安狀況不斷好轉,先后榮獲“全省精神文明工作先進縣”和“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雙擁共建、經濟責任審計、國土資源執法、基層建設、移民安置等工作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民兵預備役建設和全民國防教育進一步加強。監察、統計、審計、物價、檔案、史志、婦女、兒童、老齡、廣播電視、防震減災、民族宗教、僑務外事等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平陰發展面臨挑戰和困難比較多的一個時期。我們經受了抗擊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的考驗,遭受了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緊缺的多重約束,但我們積極應對,迎難而上,使這五年成為我縣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城鄉面貌顯著變化、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一個時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縣各條戰線干事創業、務實爭先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全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平陰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要把平陰的改革、發展和各項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抓住機遇,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從平陰實際出發,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之以恒地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工作中也存有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方式還未根本轉變,節能減排的壓力很大;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新農村建設的任務相當繁重;三產服務業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社會保障水平還比較低,一些民生問題解決的還不夠到位;個別部門和工作人員公仆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對此,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平陰加速發展、實現跨越的重要機遇期。盡管面臨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信貸和土地閘門趨緊、資源和環境約束增強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更面臨諸多機遇和有利條件:國際國內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將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開始關注平陰、投資平陰,濟南都市圈建設正積極推進,平陰現代化交通網絡正加速形成,縣域一批優勢產業、骨干企業和名優品牌正蓄勢待發。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全面開創平陰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精神,按照省會經濟加工基地、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休閑后花園的發展定位,以增強經濟的內生力、內動力和匯聚力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平陰。

主要奮斗目標是:

——努力使未來五年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更快,經濟結構全面優化的五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要高于上一個五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2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7億元,實現“兩個翻番”。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明顯上升。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加速形成一批聚集效應明顯、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和工業聚集區,力爭機械裝備、醫藥化工、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支柱產業增加值突破110億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規模較大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培育一批實力雄厚、覆蓋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發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名優特農產品,走出一條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繁榮和諧的新路子。第三產業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強,商貿、物流、房地產、旅游等服務業實現突破性發展,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8.1:61.9:30。

——努力使未來五年成為城鄉面貌變化更大,人居環境全面改善的五年。交通建設,重點完成220國道拓寬改線工程,協調建設好泰聊鐵路、青蘭高速公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加強縣鄉公路建設管理工作,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縣城建設,按照建設宜居宜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東拓、西進、南展、北伸”的空間布局,繼續提升中心區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加強周邊水系、山體景觀建設,加快新區開發、園區拓展和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搞好水、電、氣、熱、通信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山水園林城、生態宜居城、新型工業城。鄉鎮建設,著力強化產業優勢、風格特征和帶動能力,建設一批經濟繁榮、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健全、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鎮。到2012年,城鎮化率達到48%以上。村莊建設,全面實現“六通”,扎實推進“三清三改”,完成“四荒”、“四旁”造林400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實現“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創建目標。

——努力使未來五年成為社會更加和諧,各項事業全面推進的五年。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加快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100%,確保全體城鄉居民有基本醫療保障,困難群體有基本生活保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高標準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8%。文體事業和文化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安全生產形勢和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形成民主團結、安定和諧的政治社會局面。

——努力使未來五年成為人民群眾得益更多,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著力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在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加快縣城棚戶區和城中村動遷改造,推動新農居建設,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城鎮住宅樓房化,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加。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今后五年,縣政府在工作指導上將著力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把解放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制勝法寶,向解放思想要思路、要辦法、要干勁,努力做到永不滿足、永不懈怠。二是把科學發展作為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務,著力把握發展規律,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瓶頸,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三是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工作的不竭動力,加快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環境創新、科技創新,用創新的辦法探索新思路,解決新問題,打開新局面。四是把民生和諧作為全社會的共同目標,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改善民生,激發民智,發揮民力,努力構建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五是把求真務實作為政府工作的自覺追求,查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埋頭苦干,爭創一流,確保本次人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三、2008年的工作重點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工作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實黨的***精神,推動全縣新一輪發展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明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生產總值124億元,增長17%;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6億元,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2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億元,增長17%;完成出口創匯2.1億美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5740元,增長8.5%;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主要約束性目標是:萬元GDP能耗下降4.5%,萬元GDP水耗下降4%,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311噸以內,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753.8噸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投入和創新,加快推動工業發展轉型升級。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按照集群發展、規模擴張、量質并舉的要求,全力支持縣域企業技改創新、擴大產能、節能減排,促進支柱產業升級和做大做強,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實施有效投入,扶強產業龍頭。突出大項目和優勢企業,進一步強化政府對縣域企業技改創新的扶持激勵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和裝備投入,提高骨干龍頭企業支撐能力,帶動產業集群加快膨脹發展。計劃實施續建新建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8項,總投資29.8億元,其中年內完成投資20.2億元。重點抓好4萬噸球鐵擴產改造、16萬噸合成氨、250噸阿維菌素、3萬噸樹脂砂等8個投資過億元大項目,進一步把瑪鋼公司、平陰山水、濟南伊利、齊發藥業、黃河特鋼、福膠集團、魯西化肥等骨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力爭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35家,過10億元企業6家,帶動機械裝備、醫藥化工、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產業集群加快膨脹。積極破解發展瓶頸,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和鎮域塊狀經濟加快發展。力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0家,實現銷售收入203億元、利稅27億元,分別增長23%和24%。

加快科技創新,培育創新型企業。落實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培育和扶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建設,推動重點技術攻關。落實創牌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搞好自主品牌的宣傳和保護,年內爭創中國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產品2個、市級名牌產品5個。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獎勵引導機制,千方百計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高效集約利用。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認真落實新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立健全污染源監督管理系統,嚴格控制高耗能項目建設;引導企業實施節能工程,推廣節能產品,培育發展一批清潔生產企業,治理關停一批高耗能、重污染企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突出增收和惠民,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為重點,以富民、惠民為核心,繼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加快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協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重點產業提升、特色產業突破工程”,推進玫瑰、畜牧、蔬菜、林果等農業主導產業品種特色化、種養基地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在重點產業提升方面,著力抓好5萬畝優質馬鈴薯、300萬平方米食用菌、5萬畝鮮食地瓜、1萬畝核桃、3萬頭奶牛等重點產業基地建設,大力培植規模優勢。在特色產業突破方面,重點圍繞玫瑰產業的做大做強,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努力使平陰玫瑰成為富民的支柱產業、知名的特色品牌。支持伊利乳業、長榮畜產、綠安食品、惠農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壯大延伸主導產業產、加、銷鏈條,打造省會經濟圈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健全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和主要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科技支農和品牌認證,促進農業主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努力改善生產條件。實施總投資6700萬元的亞行貸款現代農業開發項目,三年完成治理面積7.2萬畝,建成4萬畝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東阿、大(dài)荊山等17座水庫擴容加固工程,加強錦水河流域綜合治理,對匯河流域進行排灌一體化改造,完善沿黃排灌站配套設施,革新灌溉系統,進一步提高農業抗旱除澇能力。爭取投資6300萬元,完成土地整理面積3.5萬畝,新增耕地4600畝。足額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加快新型大型農機具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現代物質裝備水平。

實施支農惠農十大舉措。①城鎮建設舉措。爭取市投資500-1000萬元,扶持1-2個鄉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小城鎮建設進程。②飲水安全舉措。投資1640萬元,解決52個村、3.3萬人的飲水問題,使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98%。③村莊整治舉措。整合資金1130萬元,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全面完成100個重點村的村內主干道路硬化任務,并提高綠化、亮化、凈化水平。④新能源發展舉措。投資1200萬元,新發展太陽能、沼氣用戶5000戶,總數達到2萬戶;投資500萬元,建成電氣化村17個,總數達到21個。⑤生態富民舉措。投資500萬元,綠化荒山5000畝,建設綠色通道200公里,完成退耕還林還果1萬畝。⑥保險助農舉措。安排縣以上財政資金120萬元,扶持農民參加小麥、奶牛和生豬政策性保險。⑦保障救助舉措。農村低保實現應保盡保,標準由960元提高到1080元,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到50元;五保集中供養率提高到80%以上。⑧公益電影下鄉舉措。由縣以上財政出資為每個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明年力爭覆蓋60%的行政村。⑨醫療惠民舉措。將新農合財政補貼資金全部改由縣以上財政負擔,農民參保率進一步提高。⑩市場拓展舉措。推進“萬村千鄉”農村市場工程,新建改建5處鄉鎮綜合超市和50個標準農家店,標準化農家店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5%以上。

制定落實扶農保障措施。重點加強資金、人才和組織保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力支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力度,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充分調動村、企業、個人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加大新型農民培訓力度,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繼續開展縣直部門、單位與100個新農村建設重點村結對幫扶活動,幫助每個村至少辦好五件實事。制定出臺村干部待遇保障和爭先創優激勵政策,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突出質量和產出,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膨脹縣域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的戰略舉措,堅持招商與選商齊抓、數量與質量兼顧、二產與三產并舉,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招大引強轉變。

著力加強大項目招商。強化招商引資的效益意識,以增加稅源、安置就業、節能降耗為標準,重點瞄準外資和國內產業龍頭企業,著力引進帶動力強、產業鏈條長的高新技術項目、稅源型項目和成長型項目,年內力爭引進過億元項目5個以上。全面提高安商服務水平,完善項目推進考核獎勵機制,形成在談、簽約、建設、投產、達效的梯次推進態勢,提高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投產達效率。

提升園區規劃管理水平。抓好“一園三區”及臺灣農業園的產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調整理順“一園三區”的管理體制和財稅體制,形成有利于園區加快發展的體制環境和運行機制。加強分類指導,縣城片區,要按照新城區的建設要求,完善服務設施,實施南延工程,提高投資強度,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出效益;安城片區和孝直片區,要著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根據項目需要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要通過依法收回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農村宅基地復墾等多種形式,盤活存量,爭取指標,千方百計破解建設用地瓶頸制約。

努力創優發展環境。堅持把優化投資環境作為聚集優質資本和生產要素的關鍵措施。認真兌現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健全完善項目報建聯合會審制度,優化辦事流程,著力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全程化、精細化服務。通過軟環境投拆電話、行風評議等多種形式,主動接受企業和公眾監督,下大力氣解決個別部門辦事效率低、執法不規范、服務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努力營造商務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洼地”優勢。

(四)突出特色和功能,加快推進城市現代化進程。堅持以規劃統領建設,全力完善,著力提升,強力整合,加快推進城市功能升級、特色凸顯、管理高效,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型山水園林城和省會城市的旅游休閑后花園。

完善規劃體系。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編制好各類專項規劃、控制性規劃和重點片區的建設規劃,力爭做到縣城和鄉鎮駐地控制性規劃全覆蓋。統一編制水、電、氣、信息網絡、污水管網規劃,統一實施管線埋設,避免重復建設。嚴格規劃管理,強化規劃執法,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充分發揮規劃的約束和引領作用。

辦好十件實事。①展開220國道過境段拓寬改線工程,年內基本完成路基建設;②建設錦東新區4#路等路網框架,完善錦東大街,抓好錦水河景觀帶建設,建設物流客運中心;③完成原勞動服務公司、外貿公司等已啟動片區開發任務,大力推進主干街道沿線新片區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居住條件;④繼續搞好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對振興街、翠屏街、榆山路、五嶺路路燈進行更新改造,提升縣城綠化、亮化、美化水平,爭創省級園林城市;⑤加大玫瑰湖招商融資力度,啟動核心景區建設;⑥堅持以開發帶建設,建設平安路,改造文化街和錦水河街中段;⑦積極爭取扶持資金,完成無害化垃圾處理場一期建設,初步達到垃圾無害化處理要求;⑧新建園區污水加壓泵站,完善城區污水收集管網系統,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⑨實施工業園二期南延工程,開辟工業園新的發展空間;⑩實施投資1.86億元的安城220千伏變電站工程,實現縣城和工業園區雙回路供電。

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多元化籌集建設資金,加快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努力構建城市建設滾動發展、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堅持以人為本、重心前移、規范執法、堵疏結合,構建大城管格局,形成縣、鎮、村三級聯動管理體制,加強執法巡查,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杜絕監管真空,著力塑造市容整潔、秩序井然的城市新形象。進一步推行陽光規劃、有情拆遷、妥善安置,使城市建設管理更加人性化。積極組織、引導和依靠居民參與城市管理,提高居民城市意識。

(五)突出服務生產和生活,加快提升現代服務業。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優化結構、增加收入、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強化領導,壯大規模,提升檔次,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基地。

努力提升商服物流業。加強商業網點和專業市場的規劃建設。新建改建家具、建材、汽配、自摩等專業市場,提高聚集輻射能力。改造規范城鎮便民市場,方便群眾生活,改善市容環境。精心打造玫瑰、阿膠等特色商品街。鼓勵城區工業企業騰籠換業,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引進知名大商家,有效提升商業服務水平。積極推動現代物流業聚集發展區建設,大力引進發展現代物流企業。做好工業企業三產剝離工作,優化產業稅源結構。

加快發展住宅產業。加強住宅用地供應,積極引進大型房地產商,努力增加房源,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加快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步伐,推出不同檔次的樓盤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住房需求。按照適度超前、略有余量的要求,推進安置房建設。積極發展物業管理、社區服務業,提升小區服務水平和居民舒適度。

積極做大旅游產業。系統編制休閑生態旅游規劃,加大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加快濕地、圣母山、洪范池等特色景區建設,加強旅游產品開發,精心打造以“玫瑰之鄉、阿膠之鄉、齊魯泉鄉”為主題的平陰旅游品牌。

大力發展金融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多種形式吸收社會閑散資金發展擔保業。各金融機構要針對中小企業特點,積極探索各類擔保方式,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現有金融機構的作用,積極引進新的金融機構,形成優勢互補的金融合力。

(六)突出民生和保障,大力推進社會和諧進步。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創新型縣份建設,突出抓好創新項目開發,推進產學研聯合,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擴大城區辦學規模和容量,改善農村辦學條件,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積極爭創“教育工作示范縣”。完善城鄉醫療保障網絡建設,鞏固藥房托管改革成果,進一步提高醫療保健防疫服務水平。創新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抓好國土資源規范管理和高效利用。扎實開展“全國生態示范縣”和“市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活動。加強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共建工作。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目標,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抓好公共文體設施和活動場所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做好廣播電視工作,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弘揚先進文化,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努力提高社保救助水平。重點實施改善民生“六大行動”:①實施城鄉“雙零”家庭就業援助工程,力爭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至少1人穩定就業,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有1人轉移就業;②擴大城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完成擴面3200人;③實施農村殘疾人家庭“百戶安居工程”,積極支持慈善和殘疾人事業發展,提高特困群體、殘疾人保障救助水平;④建立城鎮廉租房保障制度,對縣城和鄉鎮駐地低收入家庭發放政府住房補貼;⑤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政府助學政策,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資助期2年;⑥落實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府資助政策,資助面為在校生總數的8%,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000元。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機制,增強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處置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控網絡,積極開展“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等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能力

新的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向全縣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的基本準則,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積極支持縣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實行重點建議和重點提案政府領導領辦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過錯追究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認真落實國務院《政務公開條例》,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程序,規范行為,提高效能。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認真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著力幫助各類經濟主體破解人才、資金、要素供應等瓶頸問題,優化發展環境;著力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實事和難題,用真情和汗水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科學行使經濟調節職能,善于運用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環境標準等手段管理經濟事務,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切實加強社會管理職能,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共享發展成果,推進社會和諧進步。

大力加強政風建設。倡導和樹立認真、務實、清廉、高效的優良政風,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辦順民心、得民意的事情,多在抓落實上下功夫、謀成效,增強政府執行力,提高行政效能。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加強公務員隊伍管理,加大行政監察、審計監督、案件查辦力度,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制止奢侈浪費行為,樹立清正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平陰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任務光榮艱巨。我們要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加壓奮進,埋頭苦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平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