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工會女職委工作思路及工作總結
時間:2022-10-27 09:56:00
導語:**市教育工會女職委工作思路及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工作思路今年全市教育工會女教職工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教育工作重點,突出女教職工工作特點,以提高女教職工素質、發揮女教職工作用為主線,以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為重點,動員組織廣大女教職工為建設教育強市、實現“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任務建功立業。
一、提高隊伍素質,團結動員廣大女教職工為建設教育強市作貢獻
為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是今年教育系統的工作重點。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要圍繞這一重點,通過自己的組織優勢,把廣大女教職工的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建設教育強市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提高,職業教育抓結合”上來;要以強素質、促發展為抓手,以“巾幗育人創新業”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女教職工在建設教育強市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是努力提升女教職工的整體職業道德水平。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以“三育人”為核心、青年教師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具有時代特征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各種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活動載體,樹立典型、宣傳先進事跡,充分調動廣大女教職工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女教職工把自己的崗位作為奉獻社會的窗口和提升自我的著力點,為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作表率。
二是積極為女教職工提高業務素質搭建平臺。各級女教職工組織要以群眾性技能比賽和學習新知識為抓手,進一步組織女教職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教工”活動,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競爭能力,通過拜師結對、教學觀摩、業務交流和新知識培訓等活動,努力為女教職工營造提高業務素質的平臺。
三是關心女教職工的身心素質健康。廣泛開展有益于女教職工身心健康的健身文體活動和婦女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女教職工參加全市教職工“迎奧運”健身系列活動,不斷提高女教職工的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繼續辦好心理熱線,為緩解女教職工的心理壓力提供服務。
四是積極鼓勵女教職工事業家庭雙豐收。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要把“事業家庭雙創優”活動作為強素質、促發展的重要抓手,注重活動過程,通過樹立先進,激勵女教職工奮發向上精神。市教育工會將于明年“三八”婦女節表彰一批“事業家庭兼顧型”先進個人,各市、各高校要在今年12月中旬前做好評選推薦工作。
五是把工會女教職工工作拓展到女大學生中去。以“科學母愛”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女教職工在教書育人中的優勢,并為她們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提供服務。高校要把這項活動的重點放在引導女大學生健康成長上,進一步發揮女教授聯誼會橋梁與紐帶作用。
二、突出維護職責,在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
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女職工組織的基本職責。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要致力于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準確把握不同女教職工群體的維權要求,更好地表達和維護女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一是在改革發展中維護好女教職工的權益。堅持把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與維護女教職工的長遠利益相統一,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把維權工作體現在發展中、改革中、參與中、幫扶中。
二是依法維護女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教代會制度是工會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各級女教職工組織要以源頭維護為重點,進一步發揮好教代會女代表和女教職工組織的代表和維護作用,使女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通過教代會決議、提案予以保障;要進一步增強性別決策意識,在教代會、工代會中,女代表的比例應與女教職工占教職工總數的比例相適應;以市、縣或高校為單位開展女教職工合法權益特別是特殊權益保障情況的專題調研,進一步推動農村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學校婦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是加大法規知識宣傳力度。繼續將有關婦女權益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作為女教職工組織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使已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全總貫徹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實施方案》、《婚姻法》、《××市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不僅為廣大女教職工知曉,而且通過我們的工作把它落到實處。
四是把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工作提上議事日程。要把維護女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作為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的工作重點來抓,通過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在學校后勤等崗位上外來務工人員入會的各種組織形式和符合學校實際的有效的維護機制,切實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三、加強自身建設,推進女職工工作創新和發展
加強自身建設是工會女職工組織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也是工會女職工工作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活力的源泉。
一是夯實組織基礎,重點抓好基層工會女教職工組織的規范化建設。健全的組織體系是開展工會女教職工工作的基礎。要認真落實《女職工委員會工作條例》,堅持女職工委員會與工會委員會同時建立、同時換屆,為工會女教職工工作提供組織保障;要重點抓好民辦或新建學校、高校二級學院工會女職委組建工作,已組建的要把重點放在作用的發揮上;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的年度工作計劃和活動經費要列入同級工會工作的總體部署;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學習交流等努力提高工會女職工干部的綜合素質。
二是爭創工作特色,促進女教職工工作常抓常新。不斷地創新是工會女教職工工作自我完善和發展的要求。今年市教育工會繼續設立了工會工作創新獎,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要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爭創工作創新獎;要從女教職工工作實際出發,深入開展爭創女教職工特色工作的活動,努力實現工會女教職工工作理論觀念創新、活動載體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
三是加強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基層工會女教職工工作經驗。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要深入基層,了解女教職工的呼聲和要求,認真研究本地本單位女教職工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探索性的深層次意見和建議;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干部要把精力放在發現典型、培育典型、總結和推廣典型上,以豐碩的調研成果帶頭參加全委和市教育工會今年開展的調研報告、論文評比活動,并在實踐中促進調研成果轉化。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擴大工會女教職工組織的社會影響。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要及時宣傳報道有特色的女教職工工作先進經驗和先進女教職工典型,積極參加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女職工委員會與中國婦女報社聯合開辦的“知識女性風采展(圖片)”專欄和“科學母愛”論壇活動,更多更好地宣傳女教職工在促進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中所作出的成績,充分展示廣大女教職工愛崗敬業、崗位創新、崗位奉獻的風采。
2005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全市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教育中心工作,以提高女教職工素質為重點,依法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調動和發揮廣大女教職工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積極性,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深化“巾幗育人創新業”活動
根據教育系統女教職工工作特點,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堅持以提高素質為重點,通過各種活動載體,凝聚女教職工的力量,展示女教職工的風采,體現女教職工的價值。
一是以活動促進女教職工自身素質和崗位技能的提升。適應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各級女職委組織動員廣大女教職工參加“爭創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競爭能力,廣泛開展以提高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崗位技能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競賽活動,為女教職工充分展示才智搭建平臺。如杭州市開展“女教職工創新實例課”、女教工技能才藝展,舉辦外語、計算機、說課等技能比賽,全市70%的女教工參加了崗位技能比賽。寧波市女教工學院開辦以來,越來越受到各級女職委的歡迎,女教工學院不僅為基層學校的女教職工開設專題講座,而且還被請到了機關去作講座。湖州市通過組織女教師收看“女性成長報告會”、進行“新女性形象標準”大討論、舉辦“21世紀怎樣做女人”征文、開展“女教職工素質自我達標”比賽活動等,全面提高女教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金華市以實施“萬、千、百、十”工程為抓手,提出在全市組織萬名女教職工學習現代教學技能,千名女教職工爭當學習型女教師,百名女教職工爭當教育創新能手,十名創工作佳績,十個創文明家庭,十個創女性品牌;她們以群眾性技術比武和學習新知識為抓手,開展了女教師優質課和論文評比、拜師結對等活動,為女教師的成才創造了平臺。溫州、嘉興、衢州、舟山等市女職委積極支持和鼓勵女教職工通過參加繼續教育、學歷進修、外出聽課、基本功培訓等活動,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許多高校工會女職委組織青年女教師參加教學技能現場觀摩會、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支持青年女教師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中國美術學院女教師在2005年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賽、校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和市級課題等活動中都取得了好成績。
二是以活動促進女教職工職業道德的建設。各級女職委以“三育人”、“群體師德創優”等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教師職業道德講座、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征文以及女教師成長成才交流會等活動,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女教職工以良好的師德示范和言傳身教做好本職工作。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組織女教職工參加了由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中國教育報社、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師德建設問題調研和論文征集活動,并以此為契機,對本地區本單位師德建設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對當前師德建設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和思路。“愛與責任”是去年“教師節”的主題。各級女職委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師德實踐活動。寧波市教育工會女職委向全市女教師發出對本校的問題青少年開展“一幫一”結對助學活動的倡議,廣大女教師積極響應,僅寧波市區就有3274名女教師(占市區女教師的56%)與學生結對,她們對問題青少年生活上關心、物質上幫助、學習上耐心輔導,用慈母般的愛為這些孩子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臺州市以青年女教職工為主要成員開展“三愛、三創、三幫”活動,全市有9000多名女教職工與特困學生結對助學,幫助特困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經費。為加強對學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嘉興市建立首批巾幗志愿者隊伍,志愿者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通過講座、咨詢、宣傳報展出等方式,有的放矢地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受到學生歡迎、家長好評。××教育學院女職委以“三八”愛心活動為載體,為女生心理、生理、學習、就業指導等方面開設專題講座,引導女學生健康成長。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市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組織女教職工幫困結對6459對,助學結對51892對。有些結對活動已堅持多年,如××工業大學“與貧困女大學生零接觸”、××理工大學“師生手拉手、心連心結對互助”、××海洋學院“慈善一日捐”等。在幫困、助學結對時,女教師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去關愛學生,不僅幫助他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更注重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他們提供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和指導,把女教職工工作延伸到女學生中去。
三是以活動促進女教職工身心素質的提高。各級女職委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關注女教職工身心健康和發展。廣泛開展適應女教職工特點的健身文體活動和婦女保健知識宣傳、咨詢等活動,為廣大女教職工提高身心素質、緩解心理壓力創造條件。杭州、臺州等市通過辦好教師心理咨詢熱線,為廣大女教職工解憂減壓。××大學工會實施教職工健康促進計劃,校工會女職委積極組織全校近3000名女教職工參加了健康體能測試或體檢,通過體能測試、問卷調查、開出“運動處方”、開展健康咨詢和鍛煉指導等形式,引導女教職工科學地選擇適合自身的健身鍛煉項目,進一步強化了女教職工的健身意識。
各級女職委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愉悅女教職工的身心。××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中醫學院等高校工會女職委在派員參加《大眾廣播體操》和《公務員系列健身操》培訓的基礎上,在全校范圍內推廣普及教職工的廣播操和系列健身操,校園內掀起了強身健體的新熱潮。寧波市組織的“我健身、我美麗”健美操比賽、衢州市組織的全市女教工風采展比賽、臺州市首屆女教職工健美操表演賽和廣播體操大獎賽等,以及一些高校舉辦的瑜珈培訓班、女教工健身協會、女子合唱團等都豐富了女教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緩解了她們的工作壓力,使她們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自我發展、潛心自學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廣大知識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自愛的巾幗風采。
二、依法維護女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各級教育工會女教職工組織認真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會工作方針,進一步落實《全總貫徹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實施方案>》,以源頭維護為重點,切實履行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基本職責。
一是注重源頭上維護。教代會是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利、民主管理學校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工會維權的有效機制。各級女教職工組織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堅持從政治上維護女教職工的民主權利,在教代會換屆中,確保女教職工在代表中的比例,如舟山市規定女代表不少于30%;鼓勵教代會女代表通過教代會提案、及履行教代會職權等活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從源頭上代表和維護廣大女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組織廣大女教職工積極參加“金點子”活動等,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建言獻策、提合理化建議,發揮女教職工在學校建設中的主人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有9213位教代會女代表提議案3408個,其中2555個議案被采納。紹興市教育工會女職委主任楊曉華,在去年紹興市“兩會”期間,作為市政協委員的她撰寫的《關于市直教育系統女教職工生育費開支問題應予解決》提案被采納,使女教職工生育費開支問題得到了解決,為廣大女教職工辦了一件實事。現在,紹興市直學校全部實行生育保險,落實了女教職工生育保險的各項待遇。
二是提高依法維護意識。各級女職委組織廣大女教職工認真學習修改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組織女教職工參加全國女職工權益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在全市女教職工中掀起了學法熱潮,僅金華市就有6000多名女教職工參賽;繼續將《婚姻法》、《××市女教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等有關婦女權益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法律咨詢、典型案例的解析與教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不斷提高女教職工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去年××大學工會法律咨詢室為女教職工提供咨詢服務12次,幫助女教職工解決在家庭、婚姻、事業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上虞市教育工會女職委開通婦女權益訴求熱線已有6年,為女教職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師范大學、××工商大學、嘉興學院等高校通過編印學習資料、專題講座、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法律法規,使廣大女教職工進一步懂得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是關心和維護不同女教職工群體的合法權益。一是關心女勞模、女先進、女教授的生活和實際需求,為她們更高層次的發展營造有利條件。二是將解決困難女教職工、單親家庭的生活問題納入工會幫扶對象,建立特困女教職工、單親特困家庭檔案,及時了解和掌握情況,關心她們的工作和生活,為她們提供必需的幫助。三是維護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如××科技學院因中專部全部并入校內使行政人員超編,學校決定解聘臨時聘用人員,在了解到聘用人員中有產期、哺乳期女同志的情況后,工會女職委及時與校人事部門溝通,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護了她們的合法權益,也維護了學校的穩定大局。四是針對目前學校引進人才多、大齡青年多的現象,各級女職委關心青年教師的終身大事,想方設法為他們牽線搭橋,做起了紅娘。紹興市各級女職委主任當“紅娘”已很普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立單身青年教工聯誼會,儲存青年教工信息,還和××財經學院工會聯合組織青年教工聯誼活動,為兩校青年教工搭建交友平臺。××工商大學工會、××萬里學院工會為青年教工舉辦集體婚禮,得到廣大青年教職工的歡迎。
三、在實踐中提高女職工組織整體水平
加強學習,提高女職工干部的自身素質。女教職工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影響著女教職工組織工作水平的發揮,女職工干部應當成為學習型干部。這是市教育工會女職委四屆二次會議提出的要求。一年來,各級女職委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干部”為抓手,組織女職工干部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有關婦女工作和婦女發展的理論知識,不斷提升女職工干部的理論素養,提高她們的業務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因機構改革女職委干部變動大、兼職多的特點,一些市、縣和高校工會女職委采取多種形式,加強了對女職工干部尤其是新上崗的女職工干部的培訓和學習。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各級教育工會女職委舉辦各類培訓班196期,參加學習培訓達9798人(次)。
調查研究,提高女職工干部的維權能力。隨著高校從市區向高教園區轉移,女教職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各高校工會女職委深入基層,廣泛聽取意見,對涉及女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重點調研,并向學校和有關職能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根據婦科疾病發病率高、病情發展快的特點,××工業大學等一些高校女職委向學校提出婦科檢查由兩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的建議得到采納,2005年起,一些高校實行了每年婦檢制度。臺州市教育工會女職委開展了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研,赴九個縣(市、區)進行座談,發放調查問卷500多份,形成調研報告,為維護女教師心身健康提出依據、獻計獻策。
健全組織,完善女職工工作的管理體制。去年有442所民辦學校建立工會組織,其中371所民辦學校同時建立了女教職工組織。隨著高校二級管理制度的建立,一些高校工會女教職工工作向二級學院(單位)延伸,進一步完善了女職工工作的管理體制。去年在高校40個分工會換屆中,工會女職委也同步換屆或成立。在普教系統有1238個基層工會換屆,其中女職委同步換屆的有1157個(占93.5%)。××林學院建立了校工會女職委委員聯系分工會女工委員制度,及時上傳下達工作信息,建立了通暢的女工工作網絡。舟山市教育工會女職委以建立女職工工作臺帳制度為抓手,對全市基層工會女職委工作實行有效管理,并將此項制度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一些市、縣和高校工會女職委組織女教職工參加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女職委組織的開展“知識女性”風采展示和“科學母愛”論壇活動,踴躍向中國網《知識女性》欄目投稿(其中××大學投了4篇),宣傳本地本單位優秀知識女性的先進事跡。在市教育工會組織的征文活動和全國師德建設論文評比中,張群英、馬曉微、苗紅亞等幾位女職委主任撰寫的論文分別獲獎。
堅持創新,積極探索女職工工作新途徑。為鼓勵創新,促進工會工作發展,2005年,市教育工會設立了工會工作創新獎。各級教育工會結合實際,精心策劃創新項目,在工作思路創新、活動載體創新、維權機制創新等方面,紛紛提出創新項目的預申報。一年來,一些市、縣教育工會和高校工會通過認真組織,扎實實施,使設定的創新項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較好地實現了工會工作單項求突破、重點創一流、整體上水平。經評選,××大學工會《實施教職工體能測試和健康促進計劃》等11個項目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反映工會女職工工作創新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愛的輻射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獲三等獎,該校自1998年校女職委建立“愛心資助會”與貧困生結對助學以來,歷經7個寒暑,從女職委委員帶頭捐資到以學院為單位先后開展了“寢室媽媽”、“一個也不能掉隊”、“良師益友”等女教職工“育人”活動,2005年她們結合“科學母愛”活動,進一步深化愛心活動內涵,將“科學母愛”的觀念融入到育人的具體行動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她們又在醞釀一個“西部行動計劃”。××大學、××財經學院充分發揮女教授聯誼會在教書育人中的作用,都已形成了女教職工工作的品牌,拓展了女職工工作的領域,不僅在校內且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回顧總結一年來工作,我們看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源頭參與、源頭維護需進一步加強;各地各校(單位)工作開展還很不平衡;女職工干部隊伍素質與所承擔的任務還不相適應等等。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