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學界新聞界不得不看的寓言,《南平寓言》炮轟中國三農藥方

時間:2022-02-12 11:45:00

導語:政界學界新聞界不得不看的寓言,《南平寓言》炮轟中國三農藥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界學界新聞界不得不看的寓言,《南平寓言》炮轟中國三農藥方

中國三農問題的出路在于“消滅農民”?土地私有化能救農民于窮苦?“盆景農業”是中國農業的未來?民主制度能消弭三農難題于無形?面對高居“廟堂”的部分御用大學士高調開出的三農“藥方”,新近出版的《南平寓言》一書,提醒有志于破解中國三農難題的人們,應該對這些源自歐美的揮斥方遒的論調,多打幾個問號。

《南平寓言》,又名《中國農民問題是個“球”?》,是《南風窗》主筆章敬平在考察南平十個農業縣區后,推出的一部為中國三農問題尋找出路的力作。與披露三農危機的三農題材的作品不同,該書屏棄了煽情的敘述,用理性建設性的筆調,將人們的視線從農民討說法過渡到為農民想辦法。書齋里想不出良策,作者將目光投注到一場執政黨主導的中觀層面的新鄉村實驗。半年后,出版本書的浙江人民出版社宣稱,這本必將引起政界、知識界和新聞界矚目的新書,提供了一種求解中國農民問題的新思維,是繼李昌平《我向總理說實話》后又一部“三農”題材的力作。

南平在地圖上是一個涵蓋武夷山風景區在內的農業大市,一個典型的中國欠發達農業區域。考察南平現實,作者發現,附著在畫像上的關于過去的留戀,滲透在村民言行中的朱熹理學的痕跡,無不表明2004年的閩北,依舊是計劃經濟色彩濃郁的鄉村社會。大山里沒有市場經濟,20余年前,他們告別了計劃經濟體制,迎來的卻是小農經濟的回歸。牛前人后的農民需要科技的支持,走不出大山的他們需要外部世界的信息,但政府這只“皮球”卻在自己的循環體內,以計劃的方式做市場的事,或者以幫助農民的名義,浮在“水”面上,看著“水”下另外一個循環體內的農民,和他們各干各的。南平實驗,就是由執政黨主導的將“皮球”墜下水的實驗,它有效地解決了“農民和政府各干各的”的悖論。

作者希冀經由人物命運的沉浮,故事情節的沖突,淋漓盡致地將南平實驗的細節呈現無遺,以期效仿者品咂借鑒。顯然,作者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此。他還將南平實驗所折射的中國鄉情,延展開來,演繹為一則需要政界、學界新聞界共同檢討的寓言。

古代,寓言是臣子們寫給皇帝看的。章敬平的“南平寓言”是寫給誰看的?

致力于改善鄉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官僚們,是章敬平寫作時假想著坐在他對面的人。中國的官員有時候很有意思,在制度不太可能發生根本變革的時候,他們老將做不好的事情大而無當地歸因于體制或者說制度。他認為,主張破解中國三農問題應從制度入手,沒有什么不妥。但是技術和制度并非二律背反的悖論,再好的制度,也離不開技術上的精進。技術是由細節疊合而成的。他不敢讓筆下的南平實驗,流于空洞或者虛假。也不想任意拔高它的探索價值,只是期待能夠還原南平實驗的真實,讓學習它的人們覺得可學,讓實驗的正面成果被人吸納,負面的內容被人避免。

知識界居廟堂之高的御用大學士,以及從他們那里尋找理論支持的,明知非農化有害而為之的縣域經濟執行者,也是章敬平貪圖的讀者對象。中國77%的農戶的經濟生活形態,以小農經濟為主。這是中國農村最為普遍的“鄉情”,是無法與西方理論照搬的上層建筑相適應的現實生產力,是我們考慮一切事情的基礎和前提。然而,過去的十數年里,居廟堂之高的部分御用大學士,以及明知非農化有害的縣域經濟執行者,并沒有在意我們面對的“鄉情”,他們在謀劃農民問題時也沒有尊重我們應該尊重的“基礎和前提”。

章敬平還希望欲為農民代言的新聞界的同行們,也能看看這本書。他從南平實驗的細節中,發現了自己過去對包括三農問題在內的中國問題的判斷,多少有些像書生的夢囈。延展開來,如果記者們的身體始終游動在京都、滬上等大城市的樓堂館所,聽取知識精英們的高談闊論,他們同樣會成為一只飄蕩在水面的皮球,他們看到的只能是武夷山的“半張臉”,只是武夷山的鬼斧神工,以及匪夷所思的文化景觀。如此,夢囈式的發言,就是把握輿論工具的新聞記者們,不能避免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