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時間:2022-06-07 05:41:00
導語: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聯組會上,第一次提出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風氣是社會主義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
我理解有以下幾點:
一、胡總書記在這個時候提出榮辱觀問題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來,我們實行經濟體制的轉軌,通過市場經濟這只無形的手,通過效率優先,解決了困擾我國幾千年的吃飯問題,使各種商品均走上了“賣方市場”,物質達到了令人瞋目的豐富程度,老百姓的腰包也不同程度地鼓起來。然而,市場經濟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那就是社會公平注重不夠。這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政府宏觀調節這只看得見的手。雖然,這只有形的手能夠通過稅收、法律、利率等手段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是,政府的宏觀調控也有其缺陷,除了對效率的干擾外,對我們人的內心深處影響甚微,我這里主要指的是道德建設。
當前,我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世風日下,人情冷漠。尤其在市場經濟建設中,最需要培養的誠信在我們的社會中卻嚴重缺失。此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勢必將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帶來極大的危害。我們的民族正處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之中,經濟騰飛已經是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然而,我們的社會發展卻顯得像一個[本文轉載自跛腳的人,并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能得到改變,我們的強國之夢就會如同見在沙丘上的大廈,遲早會如前蘇聯一樣轟然坍塌。
二、有破有立,道德建設才能真正有希望
文化有其傳承性。這里有一個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態度問題。正如所說,新舊兩種文化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互之間不是排斥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推演的客觀存在。我們應該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更要有自信獨守的堅操。
那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呢?我想就是堅持有破有立。我的思想基礎是:
(一)傳統文化的優秀性。
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化瑰寶,就是現在的人,也未見的那夠達到那樣的思想高度,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加以傳承的精神財富。比如孟子說,當一個國家不仁義的時候,持有正義的一國就可以高舉正義之旗,前去討伐,這一論點同現在國際上那種“人權高于主權”的觀點何其相似乃爾;再比如中華民族在抵御外來入侵時所積淀出的精忠報國精神,與現在提倡的榮辱觀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二)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
由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特別是農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農輕商,過分仰仗仕官階層,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商業文化,缺乏產權意識和誠信意識。皇帝講究的是分封諸侯,家庭講究分家單過,因此中國人很難出現那種巨型的跨國超大型企業,靠股份這種形式把分散的資產聯合起來在中國則變得更加艱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擯棄的。
(三)傳承文化的方式就是有破有立,揚棄基礎上的傳承。
仔細品味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多數內容都是對幾千年中國文明中精粹的提煉和總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歷史傳承性;然而,諸如誠信、遵紀守法,又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過去,我們總是習慣于“以刑代法”,沒有建立起一整套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法律體系,人們無法可依,有法也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誠信觀念十分淡薄,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的建立,因此,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提出社會主義的榮辱觀實乃恰逢其時。是揚棄歷史文化、建設新的價值體系的一項創舉性工程。
三、新的榮辱觀,也是對世界文明瑰寶的繼承和發揚。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新的榮辱觀,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結,也是對世界文明瑰寶的認可和繼承。誠信觀、遵紀守法、樂于助人這些理念也是全世界聞名國家的普適價值觀。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科技進步、經濟發達,很重要的是其宗教文化中的“敬畏觀”早已深入人心。我們的民族文化缺乏對神明的敬畏,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道德體系在中又被砸爛和存毀殆盡,新的道德體系又未及時得到建立,導致人們道德觀念的混亂和滅失,因此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要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還要遍采他山之石。要尊重和引進世界普適價值觀,只有博采眾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早日實現,我們的大國和強國地位才能逐步鞏固,最終才能贏得世界各國普遍的尊重。
當然,我們博采眾長并不是盲目地崇洋媚外、照單全收。我認為,中國古代的中庸思想和和諧理論,其思想高度和境界遠非現代文明國家所能企及,我國之所以讓其他世界強國所提防和警戒,不僅是因為人口眾多,疆域遼闊這樣一些硬國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綿延不絕的歷史文化優勢和優越感,西方文化中確實有其獨到的,我們大一統的集權觀念、追求和和大同的美好境界等理念勢必會隨著我國經濟影響力的逐步增強而日漸深入人心。歷史的發展和中國成功振興的實踐終將證明,一個胸襟寬廣,肯于繼承又善于兼收并蓄的民族是一個有前途的民族,中華民族的肯定會有一個無比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