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學發展觀會計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10 09:09:00

導語:基于科學發展觀會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科學發展觀會計研究論文

【摘要】新經濟的蓬勃發展,會計學面臨著許多新任務。以人為核心的人本會計學研究越來越受到會計界和企業界重視。目前對人本會計學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指導思想還處在混沌狀態。本文通過對競爭實質的分析提出人本會計學概念的新定義,在此基礎上通過哲學思想的分析,形成人本會計學研究框架。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人本會計人本主義以人為本

步入21世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面臨著嚴峻挑戰。紛繁復雜的競爭背后,競爭的實質開始從自然資源競爭、資本競爭轉向人力資源競爭。相應的,人力資本開始超越物質資本、貨幣資本而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部分。把人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展開會計問題的討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以人為本,將人本思想貫穿于企業會計活動的始終,強調會計工作對“人”這一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的過程及其結果核算的人本會計,日益引人注目,地位越來越重要。新時期,從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各行各業逐步得到貫徹,人本會計學研究開始了更快的發展。

一、概念的界定

基于人本會計學的潛在適用性和對會計學發展具有的革命性預期,進入21世紀后人本會計研究的發展開始活躍起來。人們對人本會計的試探性研究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于玉林教授,徐國君教授和王海兵觀點。于玉林教授(1999)認為,人本會計學是指會計人員與進行會計事業相關的思維和行為的活動規律,以及培養會計人才規律的知識體系。他著重把人本會計學研究限定在研究會計人員自身發展和其思維行為的研究上,凸出了對被傳統學術研究忽視的會計人員自身的研究。徐國君教授(2004)將人本會計定義為以人為中心、為根本的會計。在國內對人本會計研究概念的界定無法統一的情況下,放大概念的限定,以求不引起爭議,這是一種比較好的策略。但如此大的概念對人本會計的研究發展很難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王海兵(2005)把人本會計定義為會計工作對“人”這一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的過程和結果的核算。這種觀點在徐國君教授的研究基礎上具體化了人為中心為根本的人本會計研究內涵。

筆者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經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競爭,最終轉化為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中,會計人才的競爭尤為突出,會計行為的規范,會計行為機制的功能處于正常狀態,對于企業實現和提高經濟效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企業人力資源一樣,客戶資源也已成為企業的一項寶貴資源。滿足顧客需求已成為許多企業的首要價值取向,對利潤的競爭最終體現在對客戶資源的爭奪上。基于此,我認為,人本會計學是以組織內的會計人員及其內部的其他人力資源和外部的客戶資源為研究對象,對以其思維、行為和價值體現及其核算規律為具體研究元素的計算、記錄、分析、報告和監督的活動,并為有關方面提供對“人”這一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的過程和方法,以實現社會、組織和個人和諧發展為最終目標的學科。這樣對人本會計學概念進行分解如圖1所示:

界定完概念,我們從哲學思想的角度對人本會計進行研究。人本會計有其自身發展的哲學基礎,而從這種基礎升華起來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將直接對人本會計學的研究起直接指導作用。通過對人本會計概念的的界定和哲學基礎及指導思想的建立,初步形成基于科學發展觀的人本會計研究框架。

二、人本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其一定的哲學基礎。人本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為人本主義。人本主義是一個廣泛使用的范疇,具有哲學、心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不同角度的含義,其中哲學上的含義是最基本的認識(徐國君,《會計之友》,2004)。

“人本主義”(Humanism)一詞來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出現在古羅馬西塞羅和格利烏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和“萬物之靈”,也指一種能促使個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義是一股普遍持久的社會思潮,始于十四五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近代的人本主義,首先確立“以人為本”取代“以神為本”,強調人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恢復了人的主體地位;其次強調對人的尊重,維護人的權利;再次突出強調人的價值、人的理性力量,把人看作是自然界進化的目的和自然界中最高貴的東西,按人類價值觀來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古希臘的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提出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存在的尺度”表達了最早的人類中心思想,這種對理性力量的強調顯示了人對自身價值、自身力量的自信。

人本會計應當充分吸收“人本主義”的主體思想。把人作為會計的首要要素,將人這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納入會計核算系統。將人力資產價值置于資產的重要地位,將勞動者的價值作為勞動者的權益引入會計等式。開發人力資源付出的成本轉為人力資源本身的價值,也作為勞動者所有者權益的構成。這樣做,不僅能保全人力資本,而且能進一步完善員工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公司對人的尊重和對人權利的維護,將使內存于人體內的腦力和體力的價值通過人的勞動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人力內存于具體的個人身體,這個人自然對其擁有所有權。人本主義對人的價值和理性力量的強調,可以認為公司對自身員工資源的控制是可以通過薪酬激勵、契約和信用關系等達到的。人本會計的核算就會相對的穩定,人本會計的發展就有了基礎。

人力資源是物質財富創造、利用的主體,離開人的勞動,物質財富就不能創造,即使是機器運行,也離不開人的設計和操作。人力作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以勞動者權益的形式參與企業剩余價值的分配是合理的。會計的目的服從于企業的目的,一切財富的增長不過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人才是目的,物只是手段。如果財富的增長給人帶來的是痛苦,我們就應該改變這種增長方式,同時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里面的基本單元,要致力于實現人的價值,滿足人追求快樂的需要,徹底改變那種勞動給予人的只是痛苦的現象。因此,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人本會計在21世紀的確立和大力發展是必要的。

三、哲學基礎“人本主義”的升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大大超越了人本主義思想。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基于人類發展的趨勢和對發展階段的精確定位,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它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種思想不僅僅是超越人本主義思想,而是對在它基礎上的一種質得升華。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人本主義”思想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存在以下三個質的不同:

(一)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將人本主義對“人”的抽象理解擴大到具體的人,即全體人民群眾。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從人的實踐出發去揭示、闡明人的本質,不僅看到“人自身”,還看到了人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社會關系,看到了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人本主義只看到人的自然的抽象的“共同性”的地方。因此,“以人為本”從來是具體的、歷史的,不是抽象的、凝固的。因為,現實的“人”總是多樣的,他們的利益總是多元化的。基于國家社會的“以人為本”發展觀,既不是以君主或資產者等少數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為本,也不是由這樣的人給人民群眾以恩賜式的眷顧,而是由全體人民通過國家社會的發展方針來行使自己作為主體的權力與責任,同時也享有應得的權利。

(二)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克服了西方人本主義的虛幻性,賦予了現實與時代的內涵。在我國當前這個歷史時期,強調“以人為本”,并不是簡單地重復啟蒙時期的人本主義的自由、民主、平等、正義等基本理念,而是立足于我國的現實國情,為確立科學的社會發展觀指明基本的價值導向,即以人民大眾的全面利益為本。重在超越單純的經濟眼光,樹立環境、文化、經濟與政治全面發展的理念;不是僅僅著眼于一部分人眼前的迫切需要,而是著眼于全體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長遠需要。在人本主義的基礎上,科學發展觀作了巨大的改進,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系統發展觀,力求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完全超越傳統人本主義的片面性和虛幻性。

(三)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全面發展的思想,以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為終極目標,而不僅僅是把人視為創造物質財富的工具和手段。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人文境界是個體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整個發展理念和發展框架將過去注重“物”的發展逐漸走向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以人為本,關心人,解放人,發展人。經濟、政治、文化、衛生、教育、環境、道德等方面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為促進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提供各種條件。

總之,科學發展觀在對“人”認識的層次、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理論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開拓。不僅豐富完善了人本主義的內涵,而且修訂了人本主義理論的缺失。

四、基于科學發展觀的人本會計學研究框架

人本會計學的內容具有交叉性。它是將其他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會計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而形成的新學科的內容。這種交叉性帶來了理論的前沿,但容易產生研究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因此,需要統領全局的科學指導思想。人本會計以人本主義為哲學基礎。科學發展觀把人本主義的思想進行了升華,科學發展觀具備了作為人本會計研究的指導思想。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的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就人本會計研究來說,應該把企業的會計人員及其內部的其他人力資源和外部的客戶資源納入會計信息系統,通過交叉學科的研究促進企業員工的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和個人的全面健康發展,同時將客戶資源進行核算管理,以滿足客戶的需要為企業發展的中心,最終實現自身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根據以上的研究,從哲學思想角度得到人本會計學研究的框架圖(圖2)。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人本會計學研究從人本會計研究的三個研究對象出發,運用其他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最終實現社會、企業和個人和諧發展的最終目標。為了更好得詮釋這個研究框架,筆者具體的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對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事業中的思維和行為的活動規律及培養會計人才規律的知識體系研究。在任何有經濟活動的單位里,都需要有對經濟活動進行管理與核算的會計人才,而會計行為的規范,會計行為機制的功能處于正常狀態,直接影響著經濟活動的運行和效果。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研究會計人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影響因素和發展變化規律。通過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人本會計研究,把會計人員的個人全面發展與企業的持續發展聯系起來,用會計的方法和語言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培養會計人才作為人本會計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現有會計人員隊伍的規模、結構和素質情況,揭示培養會計人才的過程和發展變化規律及其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始終把以人為本的思想作為人本會計學研究會計人才培養的得一條紅線。培養大量優秀誠信的會計人才、協調規范會計行為、樹立科學的個人發展理念和遵紀守法的思維將是人本會計學研究的最終目標之一。

(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對企業除會計人員之外的人力資源的研究。人力和資金是生產的兩大重要資源,現代企業投資方式中,兩者都具有產權性質。因此,在現代企業會計核算中,人力資源作為重要的經濟因素,對企業的經濟成長和企業價值增加的貢獻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項最具有主動性、創造性、適應性、協調性等其他物質資產所不具有的特征的資產。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十分富足的大國,在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研究上,應走在世界的前列,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人本會計研究應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具有人本意識的全面會計核算。通過會計核算編輯企業人力資源表,使其和企業三大財務報表一樣成為展現企業實力和經營好壞的報告。另外,從個人、企業和國家三方發展的角度確定人力資源的資本化、評估增值、價值核算、退出企業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主動性、積極性為主軸,充分體現一切依靠員工,一切服務于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的思想。最終通過人本會計研究,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服務于人才發展和企業價值增值,達到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目的。(三)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對企業客戶資源的研究。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企業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滿足顧客需求已成為許多企業的首要價值取向,對利潤的競爭最終體現在對客戶資源的爭奪上。與企業人力資源一樣,客戶資源也已成為企業的一項寶貴資源。因此,企業必須像管理其他資源一樣對顧客進行靜態和動態管理,做到像了解公司商品一樣了解顧客,像了解庫存變化一樣了解顧客的變化。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人本會計在研究客戶資源時,不僅要以滿足顧客對產品本身的需要,而且要努力追求零顧客成本即降低顧客在交易中的金錢、時間、精力和其他方面的損耗。通過人本會計對客戶資源的研究,產生的客戶資源會計報表將更好的方便企業決策和公眾對企業的了解,最終促成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節約型社會的目標。

可以預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人本會計將在具體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研究范圍里取得豐碩研究成果。新經濟的蓬勃發展,會計學面臨著許多新任務。傳統會計在新的經濟條件下,開始顯現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目前會計學領域醞釀著一場從物本主義到人本主義的飛躍.這次飛躍很可能產生會計學意義深遠的第五次革命((張文賢、邵強進,《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然而,這種變化需要會計理論的全新突破。理論的突破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沒有系統科學的人本會計學研究框架的建立,將舉步維艱。新時期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適應了歷史和現實國情的需要,將有力促進人本會計學的研究。對人力資源極為豐富的我國來說,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這種研究將更好的適應新經濟環境下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更迅速的走在世界前列。不遠的將來,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人本會計研究體系將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體系融會貫通,交相輝映。

參考文獻:

[1]崔凡:《論費耶阿本德的人本主義科學觀》,《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年第1期。

[2]陳樹林:《人本主義問題研究的困境》,《理論探討》2005年第3期。

[3]拉蒙特:《人道主義哲學》,華夏出版社1990年版。

[4]林耘:《批判與超越——從民本論和人本主義到以人為本》,《云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5]于玉林:《試探21世紀“人本會計學”的發展》,《現代財經》1999年第1期。

[6]張文賢、邵強進:《會計學革命——從物本主義到人本主義的飛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7]HowardL.Parsons,“APhilosophyofWonder”,PhilosophyandPhenomenologicalResearch,Sep.1969.

[8]XuyingYU,“SeveralTheoreticalProblemsConcerningPhDCandidate’sEducationintheArea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