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指導護理對老年心衰心功能的影響
時間:2022-05-17 08:43:55
導語:體位指導護理對老年心衰心功能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究專項呼吸訓練聯(lián)合體位指導護理對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運動耐受性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心衰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專項呼吸訓練與體位指導護理。比較兩組的心功能指標、運動耐受性指標、生活質量、睡眠質量。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LVEF高于對照組和護理前,LVDD、LVSD小于對照組和護理前(P<0.05)。護理后,兩組的6MWD均較護理前延長,SpO2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的LiHFe、SRS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專項呼吸訓練聯(lián)合體位指導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衰患者中,可以提升其心功能和運動耐受性,改善其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
關鍵詞:老年患者;心衰;專項呼吸訓練;體位指導護理;心功能;運動耐受性;生活質量;睡眠質量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屬于臨床常見的心臟疾病,是指心臟舒張或者收縮功能出現(xiàn)障礙,引起心肌結構異常、靜脈回心血量低以及動脈血液灌注不足,從而誘發(fā)的心臟循環(huán)障礙[1]。該病好發(fā)于老年患者,患者若長期處于心衰狀態(tài),不但會降低其生活質量,而且會誘發(fā)多種疾病,引發(fā)殘疾甚至死亡[2]。目前,臨床主要采取利尿劑等藥物治療心衰,能有效緩解癥狀,但仍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耐受度及睡眠質量,提升心功能。常規(guī)護理多依據(jù)護理人員的護理經(jīng)驗,內容未經(jīng)優(yōu)化,缺乏針對性,對患者心功能、運動耐受性等的改善效果仍不夠理想。專項呼吸訓練是一種呼吸肌鍛煉方法,有學者認為對呼吸肌進行有效訓練能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運動耐力、心功能[3]。體位指導護理多應用于長期臥床患者中,其可促進心臟血運的改善,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基于此,本研究將專項呼吸訓練與體位指導護理聯(lián)合應用于心衰患者中,觀察其干預效果,現(xiàn)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男27例,女25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36±4.02)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5.69±1.24)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0例,Ⅲ級22例。觀察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1.71±4.26)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5.87±1.74)年;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3例,Ⅲ級1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中的要求,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經(jīng)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符合心衰的診斷標準[4];年齡為60~83歲;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Ⅲ級;認知功能、語言交流正常;住院時間>2周。排除標準:合并肢體功能障礙;合并肺功能障礙;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有精神病史。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時長為1個月。遵醫(yī)囑常規(guī)用藥,藥物包括洋地黃類、硝酸甘油、利尿劑等,促使心衰癥狀緩解;積極宣傳心衰的具體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護理措施、并發(fā)癥以及各項注意事項,囑咐家屬多照看患者,讓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定時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指標,指導其科學清淡飲食,制定詳細的作息時間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專項呼吸訓練與體位指導護理,護理時長為1個月,具體干預方式如下。(1)專項呼吸訓練。①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在用餐后1h指導患者保持屈膝半臥位,告知其緩慢使用鼻子吸氣,腹部收縮,吸到最大值后,將唇部收縮成吹口哨形狀,讓肺部間的氣體由口慢慢呼出,并緩緩放松腹部,呼氣時自動調節(jié)嘴唇形狀大小,一般調整至能將12cm外的蠟燭吹滅即可,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為1∶2,每分鐘進行12組訓練,持續(xù)訓練時間為10~15min/次,2次/d。②膈式呼吸訓練:告知患者保持仰臥位,把雙手重疊放置于胸前,指導患者慢慢吸氣,使腹部呈現(xiàn)最大的回縮狀態(tài),然后肩部向上聳動,確保肺部充滿氣體,吸到極限后慢慢吐氣,使腹部凸起至最大限度,將肺部氣體完全吐出并放松身體,10min/次,2次/d。縮唇-腹式呼吸訓練與膈式呼吸訓練可以交替進行,但在訓練前應注意評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對于痰多者需提前進行排痰處理。訓練過程中持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xiàn)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需降低訓練量,或者進行適當休息并改為自主呼吸訓練。(2)體位指導護理。對于手腳冰涼、末梢循環(huán)較差以及褥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高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導其調整為斜坡臥位或者右側臥位,斜坡角度需控制在15°~30°,每隔2~3h調整一次體位,防止局部受壓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對于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患者,可指導其保持舒適體位,并在其腰背部放置軟枕,緩解患者氣喘、呼吸不暢等癥狀,提升其舒適度。在患者進行吸氧治療時,可指導其保持半坐臥位,待患者吸氧完畢后再調節(jié)為“V”型體位,即雙足抬升30°左右、頭部抬升15°左右,保持1~2h后再更換舒適體位。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心功能指標。護理前、后采用美國VividE9型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SD)。(2)運動耐受性指標。測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6min步行距離(6MWD)、步行后的血氧飽和度(SpO2)。6MWD測定方法:選擇一塊寬闊平地,讓患者在6min內進行直線行走,中途可停止休息,最后計算患者6min所走距離,若患者出現(xiàn)發(fā)冷、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則需停止測量[5]。患者步行后,使用指夾式脈搏血氧儀(廠家:江蘇魚躍醫(y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YX300)測定SpO2。(3)生活質量。護理前、后,測定兩組患者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LiHFe)評分,該評分共涉及情緒、社會限制、體力限制、癥狀4個方面,共21個條目,每個條目0~5分,分數(shù)越低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6]。(4)睡眠質量。護理前、后,測定兩組患者的改良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共有10項內容,每項1~5分,總分50分,<10分為無睡眠問題[7]。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護理后,兩組的LVEF均較護理前升高,LVDD、LVSD均較護理前減小,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1).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運動耐受性指標比較護理后,兩組的6MWD均較護理前延長,SpO2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2)。2.3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LiHFe評分比較護理后,兩組的LiHFe各維度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3)。2.4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RSS評分比較護理后,兩組的SRS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3討論
心衰是指患者的心臟長時間處于負荷狀態(tài)而引起的心臟泵血功能、心肌收縮能力降低的一種器質性疾病,其會導致心臟無法滿足患者的整體生命代謝需求,病死率較高。有數(shù)據(jù)指出,我國≥60歲老年人的心衰患病率高達60%,該病是影響老年人群壽命的重要因素[8]。受機體衰退、合并疾病等影響,老年心衰患者預后較差,需要臨床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法保證療效和改善預后,而常規(guī)護理缺乏針對性,對患者心功能、運動耐受性、睡眠質量等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希望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護理方式提升老年心衰患者的機體指征。專項呼吸訓練能夠指導患者訓練呼吸肌,提升其肺活量、增加血氧循環(huán),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提升。體位指導護理多應用于長期臥床患者中,對患者機體血液循環(huán)改善、睡眠調整、心肌修復等有一定作用。將上述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于心衰患者中可能會起到雙重功效,本研究對此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LVEF、LVDD、LVSD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專項呼吸訓練與體位指導護理可以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心臟功能。究其原因為,專項呼吸訓練能夠有效鍛煉患者的心肌、膈肌、肺部肌肉,緩解肌肉血管舒縮性失調現(xiàn)象,防止心室重構,并增加血管的最大攝氧量以及血流量,進一步提升患者的心臟功能[9]。同時,有效的呼吸訓練可以減輕交感神經(jīng)的緊張,增加患者換氣能力,避免心率異常,促使LVEF、LVDD、LVSD恢復正常[10]。老年心衰患者需要長時間靜臥休息以減輕心臟負荷,但長期臥床會引起各方肌肉萎縮,并不利于心功能的修復。通過體位指導護理可以減少肺無效腔容量,增加肺部的順應性,提升通氣/血流比,使心肌正常回流,進而有利于心功能的修復。無論是斜坡臥位還是“V”型體位,都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而能促進血液回流心臟,穩(wěn)定患者的呼吸功能,使心肌得到有效滋養(yǎng),最終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復[11]。本結果還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6MWD長于對照組,SpO2高于對照組,LiHFe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專項呼吸訓練與體位指導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運動耐受性以及生活質量。運動耐受性是評估老年心衰嚴重性和發(fā)展情況的重要指標[12]。科學系統(tǒng)的專項呼吸訓練可以增強老年患者的呼吸肌、肺部肌肉力量,促進氣管和血管擴張,改善呼吸系統(tǒng),使患者在行走中能正常換氣,降低心臟負荷,提升運動耐受度,延長6MWD[13]。SpO2可以反映患者的換氣情況,而膈式呼吸訓練可以幫助患者改善不正確的呼吸方式,促使胸廓擴張得到有效鍛煉,促使運動肌、呼吸肌的行走需求得到充分滿足,也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換氣功能,有利于運動耐受性的改善[14]。同時,體位指導護理可以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避免其保持體位長時間不變,減少因長期臥床而引起的運動耐受性降低。另外,專項呼吸訓練在提升患者肺通氣量的同時能夠使其在活動中減少呼吸運動本身的耗氧量,降低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體位指導護理可以減少、呼吸系統(tǒng)的壓迫,降低靜脈壓,減少呼吸做功,使患者心肌正常回流,促使心臟正常運行,從而減少疾病對生活、運動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經(jīng)過一個月的專項呼吸訓練和體位指導護理,患者的行走能力和運動耐受性提升,心功能有效增強,這對改善其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護理后,兩組的SRS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大部分心衰患者伴有睡眠障礙,而睡眠質量長期低下會引發(fā)神經(jīng)應激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和心肌耗氧量,導致心功能惡化,并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治療。專項呼吸訓練可以增加膈肌運動度,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氣道正壓,促使肺泡得以膨脹,有利于肺呼吸功能修復;體位指導可以幫助患者變換舒適體位,避免體位不當壓迫呼吸系統(tǒng),加重呼吸困難,最終促使其睡眠質量得到改善[15]。綜上所述,將專項呼吸訓練聯(lián)合體位指導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衰患者中,可以提升其心功能和運動耐受性,改善其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
作者:張熠 張文紅 單位: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陜西省衛(wèi)生行業(yè)學會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