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球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04:55: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鏈球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究論文
【關鍵詞】肺炎鏈球菌;疫苗
1881年由美國的史丹伯格和法國的巴斯德在各自實驗室同時分離一株革蘭陽性雙球菌,即肺炎鏈球菌(S.pneumoniae,SP)。作為一種條件致病菌,SP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形成帶菌狀態,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嬰幼兒、年老體弱者易發生肺炎鏈球菌肺部感染。肺炎鏈球菌是引起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還可引起胸膜炎、膿胸、腦膜炎、敗血癥、中耳炎等侵襲性疾病。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相繼出現對青霉素、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或三代頭孢菌素等抗菌藥耐藥或多重耐藥的SP。
1SP的耐藥趨勢
長期以來,SP對青霉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人們將其作為治療肺炎鏈球菌的首選藥物。1967年澳大利亞的Hansman和Bullen首次從l例25歲患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和支氣管擴張的女性患者痰液中分離出首株青霉素低度耐藥的肺炎鏈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streptococcuspneumoniae,PRSP)。此后陸續有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PRSP)的報道,并且SP對青霉素耐藥逐年增長。SP不僅出現對青霉素耐藥,隨著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也出現對其它抗菌藥物如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及頭孢菌素等多重耐藥,并且其耐藥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近年的資料顯示:PRSP及多重耐藥株在全球持續增長[1]。1999~2000年對國內4所醫院SP的耐藥現狀研究發現:青霉素耐藥率為13.8%,中介的為12.1%。紅霉素、四環素、復方磺胺甲口惡唑的耐藥率高達62.9%~77.4%[2]。1997~2000年對北京地區SP的耐藥性監測顯示對紅霉素、四環素和復方磺胺甲口惡唑的耐藥率非常高,2000年分別為87.4%、89.3%和88.3%[3]。2002~2003年,全國5個地區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鏈球菌(PISP)為23.7%,青霉素耐藥率為22.7%[4],PRSP發生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杭州(44.1%)、武漢(26.2%)、沈陽(21.5%)、上海(20.8%)、北京(18.5%);同時SP對紅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藥率亦高達80%以上。2003年7月,在韓國召開的第4屆抗微生物制劑及耐藥國際論壇(ISAAR)上報道中國耐青霉素鏈球菌肺炎發生率為45%,上升至12位,較3年前明顯上升[5]。2003~2004年青島地區SP的耐藥性檢測顯示對紅霉素、四環素和復方磺胺甲口惡唑有較高的耐藥率,分別為73.8%、76.6%和91.6%[6]。SP出現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甚至出現多重耐藥現象,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如何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IPD)發生,降低病死率是人們努力的方向。
2SP的血清分型
SP的致病性與其菌體結構及代謝產物有關,包括莢膜(capsule)、溶血素(pnemolysin)、表面粘附素、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莢膜不僅是其毒力的必須條件,且莢膜多糖有群/型特異性,是分群/型的基礎。根據丹麥Neufeld在1902建立的莢膜腫脹實驗(quellungreaction),迄今為止肺炎鏈球菌可分為46個群,90個型。目前肺炎鏈球菌的各類疫苗的血清型都是用丹麥分型法來命名的。
鏈球菌表型耐藥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鏈球菌;抗生素;藥敏試驗;耐藥性
論文摘要:鏈球菌病是主要的人獸共患傳染病之一,發病率較高,給養殖業和公共安全帶來極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已產生大量耐藥性菌株。以省市為序,總結了自2000年以來鏈球茵表型耐藥的情況,以期對鏈球菌耐藥性的研究以及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鏈球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重大傳染病。在豬主要引起腦膜炎、關節炎、敗血癥和突然死亡等。鏈球菌病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給養豬業帶來極大危害,是多年來困擾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藥物治療對控制該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已經造成了鏈球菌對一些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從而使治療效率大大降低。為了了解不同地區豬鏈球菌的耐藥性情況,筆者總結了2000年以來各省市鏈球菌藥敏試驗情況,現綜述如下。
目前,關于該菌耐藥性的檢測方法包括肉湯微量稀釋法、紙片擴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釋法和儀器自動分析法,文獻報道中采用較多的是美國NCCLS(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推薦的微量稀釋法或紙片擴散法。
從養豬大省河南省來看,閆若潛等采集河南省15個不同地方108份樣品中共分離純化出34份樣品。采用24種抗生素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復方抗菌藥物百樂美、頭孢菌素類藥物(先鋒噻肟、先鋒霉素V、先鋒必)、B-內酰胺類藥物(羧芐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對河南省豬鏈球菌分離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環素、氯霉素、強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則對所有菌株表現完全不敏感。趙恒章等從豫北分離出的16株致病性鏈球菌對15種抗菌藥物敏感性情況也表明:就總體而言,致病性鏈球菌對頭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高度敏感;對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紅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中度敏感:對多西環素、四環素、土霉素、鏈霉素有一定的耐藥性。楊霞等對河南分離的13株典型鏈球菌分離株對12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結果表明:新生霉素、強力霉素、環丙沙星、利福平等藥物對鏈球菌抑制作用較強,紅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復方新諾明等藥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歐陽素貞等從安陽、邯鄲等6個地區采取180份豬的病料,從中分離到50株鏈球菌,對其中20株典型分離菌株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環丙沙星、強力霉素、氯霉素、四環素對分離的20株鏈球菌作用最強,高敏菌株達95%以上;紅霉素、頭孢唑啉、阿莫西林、慶大霉素、恩諾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鏈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麥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從新鄭、洛陽、中牟、新鄉等16個縣(市)豬場病料中,檢出并分離到16株鏈球菌。16個菌株對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頭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對桿菌肽、復方新諾明等耐藥。
卿泰安等選用目前常用的24種藥物對來自湖南省不同地區的豬鏈球菌進行了藥敏試驗。湖南省的豬鏈球菌的耐藥率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區分離株耐藥譜也不一致,并且表現出多重耐藥性。其中對磺胺的耐藥率達100%,四環素的耐藥率為100%~92.3%,對大環內酯類的耐藥率為84.6%~69.2%,氨基糖苷類為69.2%~46.2%,頭孢菌素類為69.2%~30.8%,對青霉素類藥物的耐藥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較高敏感(84.6%)外,多為中度敏感,對其他藥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華西對從湖南省分離的豬鏈球菌進行的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該菌對氨芐西林、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諾沙星敏感,對紅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對青霉素、鏈霉素和磺胺類藥物不敏感。
豬鏈球菌病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豬鏈球菌病;豬的傳染病
【論文摘要】:豬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對養豬業有著較大的威脅。鏈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同年齡的豬都可感染發病,新生仔豬、哺乳仔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高。表現為急性出血性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關節炎、哺乳仔豬下痢和孕豬流產等,敗血癥型及腦膜腦炎型多見于仔豬,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多見于中型大小的生豬。病豬、康復豬、健康豬均可帶菌,常通過接觸性傳播,如口、鼻、傷口等是該病侵入門戶。該病流行無明顯季節性,夏秋季節易多發,該病侵入豬群后,常為地方性流行,并零星發病,陸續出現死亡。有時會呈地方性暴發,發病率和死亡率高。
豬鏈球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傳染病,不僅可致豬敗血癥肺炎、腦膜炎、關節炎及心內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發病,并可致死亡,危害嚴重。
1.豬鏈球菌病的概念
豬鏈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鏈球菌引起的豬的多種疾病的總稱。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傷口。表現為急性出血性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關節炎、哺乳仔豬下痢和孕豬流產等。本病流行無明顯季節性。但有夏、秋季多發,潮濕悶熱的天氣多發的特點。有時甚至可呈地方性爆發,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給規模化養豬造成嚴重的損失。
2.豬感染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表現:
肺炎鏈球菌疫苗免疫效應研究論文
【關鍵詞】肺炎鏈球菌免疫效應研究進展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是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種重要病原微生物,也是引起全世界細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不僅包括普通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等,甚至還包括危及生命的肺炎、敗血癥和腦膜炎等疾病。兒童常常是最大的受害者。發展中國家兒童中,無癥狀鼻咽帶菌者普遍,且很易擴散至其他易感人群或發展為疾病,故S.p疫苗在S.p感染防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本文綜述S.p疫苗的組成、免疫效應以及目前在疫苗研制中的一些進展。
1目前使用的S.p疫苗
S.p的致病性與其菌體結構及代謝產物有關,包括莢膜(capsule)、溶血素(pneumolysin)、表面粘附素(pneumococcalsurfaceadhesion)、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莢膜不僅是其毒力的必須條件,且莢膜多糖有群、型特異性,是分群、型的基礎,迄今為止肺炎鏈球菌可分為46個群,多于90個型[1]。莢膜是S.p的主要致病因素。S.p疫苗接種后可以使機體產生針對莢膜的抗體,起到預防炎性疾病的作用[2]。目前使用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主要有多糖莢膜疫苗、莢膜蛋白質結合疫苗等。
1.1多糖莢膜疫苗
PPV23(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含有23種S.p血清型莢膜多糖。造成90%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病原具有莢膜多糖,該疫苗對所覆蓋血清型的S.p感染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有其不足之處:(1)S.p多糖莢膜疫苗的保護作用不是T細胞依賴性的,對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的2歲以下小兒保護性弱[3],而這些兒童又是侵襲性感染和粘膜感染的高發年齡組;(2)對某些患兒提供的保護作用是有限的,如免疫缺陷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兒童;(3)不降低粘膜肺炎鏈球菌的帶菌率[4]。
養殖場豬鏈球菌的預防與控制
一、規模養豬場鏈球菌病的病原及流行特點
豬鏈球菌病在國外1945年首次報道,在我們國家最早是1945年在上海首次發現該病,到了70年代末已經在我國大部分省份開始大面積流行。目前該病已經成為規模化養豬場中最常見的重要細菌病之一。尤其是在我們山區的規模化養豬場也受到該病的嚴重困擾。已成為嚴重制約著我縣集約化養豬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規模養豬場鏈球菌病是多種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豬的一種多類別性疫病。引起豬鏈球菌病的鏈球菌主要是由C群的獸疫鏈球菌、S類馬鏈球菌、D群的豬鏈球菌、L群鏈球菌、和E群鏈球菌所導致的。是引起多種疾病的總稱。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染,沒有季節性,但以夏秋5—11月份,潮濕悶熱的天氣多發該病。鏈球菌有3種主要成分,即群特異性抗原、型特異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其中核蛋白抗原又稱P抗原,為非特異性抗原。各種鏈球菌的P抗原性質相同,是菌體的主要組成成分。多數鏈球均為兼性厭氧,個別為嚴格厭氧,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37℃。但底于10℃或者高于45℃時該菌不生長。該鏈球菌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和人類,豬鏈球菌病可見于各種年齡、品種和性別的豬,其中仔豬、懷孕母豬和保育豬較多見。其傳染源主要是發病豬、和帶菌豬,造成該病的流行的主要因素病死豬肉、內臟及廢棄物、活豬市場及運輸工具的污染。傳播途徑經呼吸道、消化道和傷口感染,體表外傷、閹割、注射消毒不嚴感染發病。
二、規模養豬場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
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5天,依據臨床表現為急性敗血型最急性,突然死亡,病程長的體溫40﹒5-42℃。耳、頸、腹下等皮膚出現紫斑,少數豬出現多發性關節炎或者共濟失調、昏誰等神經癥狀。病死率可達80%—90%。此類多見于成年豬,常呈爆發性,腦膜炎型,多見于仔豬,常因斷齒、去勢、斷奶、轉群和氣候多變或者過于擁擠而引發。亞急性型和慢性型多見于流行后期或者老疫區,呈散發流行。病程長久可達1個月,教少引起死亡,但病豬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病豬在臨床上表現如:關節炎、淋巴結膿腫、心內膜炎、乳房炎等,時間較長的可排出膿汁后自愈。該病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急性敗血性上如:血液凝固不佳,在皮下、黏膜、漿膜出血,鼻腔、喉頭及氣管黏膜出血,且內有大量的氣泡。肺部充血腫脹。腦膜充血、出血,心內膜炎,肺炎。關節炎型一個或者多個關節腫脹,運動機能出現障礙;慢性病列可見關節腔內有黃色膠凍樣膿性滲出物。在個別的病豬病列上心瓣膜上有菜花樣贅生物。
三、規模養豬場鏈球菌病鑒別診斷
因為規模養豬場的豬鏈球菌病的癥狀、病變較為復雜,在臨床診斷有一定的困難,故該病主要依靠實驗室特殊的診斷方法即:血涂片瑞氏染色鏡檢及動物接種試驗等方法進行診斷。豬鏈球菌病在實際的鑒別診斷工作中應該與李斯特菌病、豬丹毒、副傷寒和豬瘟等疫病相區別。豬瘟是由病毒引起的,大小豬都可以發生如:便秘、腹瀉等臨床癥狀,但是沒有關節炎和淋巴結膿腫;副傷寒在早期雖然有與鏈球菌病的一些癥狀如:有在耳尖、四肢末端、腹下等處皮膚發紫,個別伴隨有神經癥狀,但是其發病率高且多以腹瀉為主,常見于斷奶前后的豬。而李斯特菌病雖然也有神經癥狀,但是該病主要發生在仔豬而且一般情況下沒有關節炎和淋巴結膿腫,只是個別豬發生,不會出現規模化大群豬的流行。
鏈球菌表型耐藥性論文
論文關鍵詞:鏈球菌;抗生素;藥敏試驗;耐藥性
論文摘要:鏈球菌病是主要的人獸共患傳染病之一,發病率較高,給養殖業和公共安全帶來極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已產生大量耐藥性菌株。以省市為序,總結了自2000年以來鏈球茵表型耐藥的情況,以期對鏈球菌耐藥性的研究以及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不同群、不同血清型的鏈球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重大傳染病。在豬主要引起腦膜炎、關節炎、敗血癥和突然死亡等。鏈球菌病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給養豬業帶來極大危害,是多年來困擾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藥物治療對控制該病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已經造成了鏈球菌對一些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從而使治療效率大大降低。為了了解不同地區豬鏈球菌的耐藥性情況,筆者總結了2000年以來各省市鏈球菌藥敏試驗情況,現綜述如下。
目前,關于該菌耐藥性的檢測方法包括肉湯微量稀釋法、紙片擴散法、抗生素梯度稀釋法和儀器自動分析法,文獻報道中采用較多的是美國NCCLS(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推薦的微量稀釋法或紙片擴散法。
從養豬大省河南省來看,閆若潛等采集河南省15個不同地方108份樣品中共分離純化出34份樣品。采用24種抗生素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復方抗菌藥物百樂美、頭孢菌素類藥物(先鋒噻肟、先鋒霉素V、先鋒必)、B-內酰胺類藥物(羧芐青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對河南省豬鏈球菌分離菌株敏感性高。而四環素、氯霉素、強力霉素、林可霉素、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則對所有菌株表現完全不敏感。趙恒章等從豫北分離出的16株致病性鏈球菌對15種抗菌藥物敏感性情況也表明:就總體而言,致病性鏈球菌對頭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高度敏感;對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紅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中度敏感:對多西環素、四環素、土霉素、鏈霉素有一定的耐藥性。楊霞等對河南分離的13株典型鏈球菌分離株對12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結果表明:新生霉素、強力霉素、環丙沙星、利福平等藥物對鏈球菌抑制作用較強,紅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復方新諾明等藥物的敏感性最低。2001-2003年歐陽素貞等從安陽、邯鄲等6個地區采取180份豬的病料,從中分離到50株鏈球菌,對其中20株典型分離菌株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環丙沙星、強力霉素、氯霉素、四環素對分離的20株鏈球菌作用最強,高敏菌株達95%以上;紅霉素、頭孢唑啉、阿莫西林、慶大霉素、恩諾沙星作用次之,敏感菌株在50%~75%;青霉素、鏈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麥迪霉素、磺胺等作用低,敏感菌株低于25%。周克超等從新鄭、洛陽、中牟、新鄉等16個縣(市)豬場病料中,檢出并分離到16株鏈球菌。16個菌株對利福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頭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而對桿菌肽、復方新諾明等耐藥。
卿泰安等選用目前常用的24種藥物對來自湖南省不同地區的豬鏈球菌進行了藥敏試驗。湖南省的豬鏈球菌的耐藥率較高,而敏感率又普遍偏低,不同地區分離株耐藥譜也不一致,并且表現出多重耐藥性。其中對磺胺的耐藥率達100%,四環素的耐藥率為100%~92.3%,對大環內酯類的耐藥率為84.6%~69.2%,氨基糖苷類為69.2%~46.2%,頭孢菌素類為69.2%~30.8%,對青霉素類藥物的耐藥率最低,除阿莫西林較高敏感(84.6%)外,多為中度敏感,對其他藥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2001年何華西對從湖南省分離的豬鏈球菌進行的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該菌對氨芐西林、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諾沙星敏感,對紅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對青霉素、鏈霉素和磺胺類藥物不敏感。
豬鏈球菌鑒定論文
豬鏈球菌(Streptococcosissuis)是豬的一種重要疾病,養豬業發達國家如美、英、荷及愛爾蘭等常有本病發生。我國于1958年就有豬鏈球菌病的報道,1976年我國南方幾省曾一度廣泛流行,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很大危害。
豬鏈球菌截止到目前已發現的莢膜型已超過30種[1]。我國于1995年首例鑒定證實2型豬鏈球菌在我國的存在[2]。豬鏈球菌可致2—6周齡仔豬敗血癥、腦膜炎、關節炎及支氣管肺炎等[3-7]。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病豬的鼻液、尿液、血液、肌肉、內臟和關節內均可檢出病原體。未經無害處理的病死豬肉、內臟及廢棄物是散播本病的重要原因,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4—10月份發生較多。本病常為地方性流行性,多呈敗血性。短期波及全群,如不進行防治,則發病率、病死率很高,慢性常為地方性散發性傳染。
2000年4月,岐山縣種豬繁育場仔豬流行關節炎及敗血癥,多為2—6周齡仔豬。無菌采取關節炎病豬的關節液及敗血癥病豬的肝、脾、肺及腸系膜淋巴結,經實驗室分離鑒定,證實為2型豬鏈球菌。現將分離鑒定結果報告如下。
1.實驗材料
1.1病料無菌采取岐山縣種豬繁育場患關節炎病豬的關節液8份,編號為1—8號,無菌采取患敗血癥豬的肝、肺、脾及腸系膜淋巴結8份,編號為9—16號。
1.2試劑試驗所用的各種糖均購自上海化學試劑二廠,批號自95—98年不等。
豬鏈球菌病預防工作方案
近期,四川省資陽、內江等地區發生由豬鏈球菌引起的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疫情。豬鏈球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由C、D、E及L群鏈球菌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屬于二類動物疫病。鏈球菌分布廣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動物和人體內,在動物機體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誘導下,會引起動物和人發病。豬鏈球菌可以通過傷口、消化道等途徑傳染給人。根據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緊急通知》(衛發電[]34號)、上海市衛生局《關于加強對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滬衛疾控[]49號)文件精神,為加強我區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預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制訂本工作預案。
一、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短,平均常見潛伏期2~3天,最短可數小時,最長7天。病人感染后起病急,臨床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頭昏、全身不適、乏力、腹痛、腹瀉。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嚴重患者發病初期白細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癥病例迅速進展為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出現皮膚出血點、瘀點、瘀斑,血壓下降,脈壓差縮小。可表現出凝血功能障礙、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軟組織壞死、筋膜炎等。少數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基礎上,出現化膿性腦膜炎表現。
部分病例表現為腦膜炎,惡心、嘔吐(可能為噴射性嘔吐),重者可出現昏迷。腦膜刺激征陽性,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皮膚沒有出血點、淤點、淤斑,無休克表現。
二、疫情監測
糞鏈球菌在水產的運用
近年來,乳酸菌在水產養殖業中使用非常普遍,較好地解決了水質環境惡化、病菌抗藥性及藥物殘留等一系列問題。糞鏈球菌屬于乳酸菌中的一種,具有獨特的菌株優勢,但其在水產動物中的研究薄弱,本文結合我們多年來相關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實踐,對其生物學特征及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和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一、生物學性狀
糞鏈球菌菌體形態為鏈球或球狀,菌體直徑大小0.3~0.7微米,無芽孢;稀釋后在肉湯瓊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圓形、乳白色,表面凸起濕潤,有光澤,邊緣整齊。大多數成雙或短鏈狀排列,通常不運動。
二、生理功能
糞鏈球菌在動物體內能發揮許多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其能調節動物胃腸道正常菌群、維持微生態平衡,從而改善胃腸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價;降低血清膽固醇,控制內毒素;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乳酸菌通過發酵產生的有機酸、特殊酶系、細菌表面成分等物質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可刺激組織發育,對機體的營養狀態、生理功能、細胞感染、藥物效應、毒性反應、免疫反應和應激反應等產生作用。
三、對養殖水體環境的適應性
豬鏈球菌病癥狀及綜合防治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生豬養殖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廣大養殖者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收益。但是在養殖生豬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感染一些疾病,影響到養殖的效果。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就此進行討論。
關鍵詞:生豬養殖;鏈球菌病;臨床癥狀;綜合防治措施
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在生豬受到感染之后會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特征。在這些復雜的臨床特征中,有些與其他豬病的發病特征較為相似,因此在進行診斷和治療時存在諸多困難。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革新,通過采取各種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對這種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本文將就此進行研究。
1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分析
1.1出現敗血癥癥狀。這種癥狀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病較為突然。生豬一旦發病,其體溫會在較短時間內升高到40℃~42℃左右。在發病后的12h之內甚至過后耳尖會出現紫色瘀血,豬的頸部上端可見明顯充血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生豬背部會大量充血,有些會有明顯出血點出現。發生這種疾病的生豬糞便較干且外部有白膜。病情嚴重的生豬其身體兩側發紫,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等現象。同時排出的尿液呈現出褐色,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會在2~3d內出現死亡現象。1.2出現腦膜炎癥狀。這種癥狀在哺乳期和幼齡仔豬中發生幾率較大。在生豬受到豬鏈球菌感染之后,由于這些仔豬抵抗力較差,就會引發腦膜炎。發生這種疾病之后仔豬的體溫升高,隨著病情的發展會表現出焦躁不安、轉圈、攤臥、四肢麻痹等臨床癥狀。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死亡。1.3引發關節炎癥狀。由豬鏈球菌病引發的關節炎的生豬在發病早期會表現出四肢關節腫脹的情況。在對病豬進行解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病豬的四肢腫脹處存在較多的淡黃色黏稠組織液。發生這種疾病的生豬食欲不佳。其體溫變化不太明顯,但是患有慢性關節炎的生豬會由于食欲下降導致其體型消瘦,影響正常出欄時間。雖然這種疾病的致死率較低,但是依然應該引起重視。1.4淋巴結化膿。這種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病豬的咽喉處、頸部的淋巴結會出現腫脹,觸診時會引發生豬疼痛。同時此處的體溫較高。在生豬發病之后其食欲會下降。但是這種疾病致死率較低,在生長一段時間后,受到感染的淋巴結會逐漸成熟變軟,待其化膿后會逐漸潰破,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生豬會自動痊愈。但是與關節炎癥狀類似,雖然不會致死,但是由于發病后會影響進食,因此會導致生豬出欄時間延長。
2豬鏈球菌病的綜合防治措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