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8 17:34: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菌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幽門螺桿菌菌苗研究論文

摘要幽門螺桿菌(Hp)作為胃炎、胃十二指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被廣泛確認。作為非侵入性細菌,它引起炎癥及免疫應答以及進一步的病理損害是重要的致病機理,而Hp菌苗也存在免疫保護和免疫損傷兩方面的作用。本文就Hp菌苗與宿主免疫等相關問題作一簡要綜述,目的在于為完善Hp菌苗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幽門螺桿菌(Hp)作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發生發展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已為大量研究證實,其致病機理包括Hp的尿素酶、蛋白酶、脂酶、磷脂酶A、趨化因子及細胞空泡毒素(VacA)等直接致病,也包括Hp引起宿主的炎癥及免疫應答致病[1]。本文主要就Hp菌苗與宿主的免疫應答及相關問題的研究進展作一簡要綜述。

hp與菌苗研究

Hp感染是世界范圍的,而且是終身感染。新近研究顯示,口服菌苗可誘導針對Hp感染的保護性免疫,并且菌苗可治愈已存在的HP感染性病變,從而表明用菌苗治療Hp感染是可行的[2]。用霍亂毒素(CT)B亞單位或大腸桿菌不耐熱毒素(LT)作粘膜佐劑的Hp抗原誘導免疫已獲成功,即Hp對宿主自然免疫應答的抵抗能被瓦解。成功用作Hp菌苗的抗原有Hp細胞裂解產物、尿素酶、VacA、熱休克蛋白和過氧化物酶等。免疫學研究及動物模型也證實口服免疫不僅可以預防而且能治愈Hp感染,并且鼻內及結腸免疫均可引起胃粘膜的免疫保護[3]。新近Ghiara等用重組VacA或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agA)作抗原,減毒的大腸桿菌LT突變體作為佐劑,成功地根除了小鼠模型中的慢性Hp感染,并證明該治療性菌苗對Hp再感染有同樣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4]。總之Hp作為非侵入性細菌,定居于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機體的免疫及炎癥反應。面對機體強大的免疫應答,Hp仍能繼續生存并致病,其機理尚不清楚。免疫效應分子必須進入胃粘膜表面,才能中和和殺傷Hp。目前認為該作用與胃分泌液中出現抗Hp特異性分泌型IgA抗體相關。這種抗體也在感染的動物及人體中出現,所以細胞免疫效應在防御或治療Hp感染中的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另外,了解Hp逃逸免疫效應分子的機理以及Hp菌苗誘導宿主的免疫保護及免疫損傷的機理,將為更有效的菌苗篩選提供可能。最近報道對Hp感染的易感性與小鼠中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位點直接相關,這是否適用于菌苗設計也需進一步研究證實[5]。

hp與宿主免疫

Hp誘導宿主免疫應答的途徑,目前認為包括Hp可溶性產物的被動吸收,上皮細胞直接內吞細菌抗原,抗原通過被破壞的胃上皮進入組織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6]。粘膜對不同Hp免疫應答的差異是決定病變后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B細胞及相應的IgG、IgM的體液免疫應答,以及在Hp感染相關慢性活動性胃炎病變局部出現T淋巴細胞浸潤的細胞免疫應答[1]。

查看全文

全菌體滅活菌苗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對全菌體滅活菌苗(WCV)防治傳染病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WCV是預防疾病的一種經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WCV的缺點是,胃腸外免疫能引起不良反應,而口服免疫常需大劑量,縣免疫力短暫。近期研究表明,能提高WCV免疫原性和增強口服免疫應答的新方法極有希望提高這些菌苗的效力。

動物模型和人研究顯示,WCV口服或胃腸外免疫均具有免疫原性,也具有預防呼吸道、腸道和全身性細菌感染的效力。雖然僅百日咳WCV被普遍應用,但其他WCV也具有普遍應用的潛力。本文報道了WCV研制的進展,重點闡述了制備更優質菌苗制劑的可能性。

腸道菌苗

空腸彎曲菌

空腸彎曲菌是引起胃腸炎的主要原因,估計全世界每年發病4億多例。某些地區的罹患率高達2.5萬~4萬/10萬。這種病原菌感染的主要后遺癥是Guillain-Rarré綜合征。一種傳統的空腸彎曲菌菌苗已在動物中進行試驗,這種菌苗(福馬林和加熱共同滅活,3劑)通過口飼給予小鼠,每劑間隔2天,并以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LT,25μg)為佐劑。免疫后4周在口服攻擊模型中評估各種劑量的含和不含佐劑菌苗(105、107或109個細菌)的效力。用活空腸彎曲菌(108個細菌,100×半數定居量)攻擊動物,并監測排菌情況。最大劑量菌苗和較小劑量含LT菌苗能預防定居,含或不含佐劑的菌苗均能預防細菌全身播散。兩種配方的菌苗接種小鼠后,均檢得空腸彎曲菌特異性血清IgA和IgG升高,但僅在含LT菌苗免疫小鼠中檢得腸道IgA。

這種菌苗還在恒河猴中進行試驗。猴子間隔14天接種2劑1010空腸彎曲菌菌苗加0.5~1000μgLT,未見不良反應。部分動物在6周時接受1劑加強免疫。不管菌苗(福馬林滅活)是否含LT,接種者對空腸彎曲菌的特異性T細胞應答均增強。由于初免程序后已獲得最大應答,因此無需加強免疫。免疫后7天,IgA分泌細胞在含LT菌苗接種動物中增多。

查看全文

幽門螺桿菌菌苗免疫管理論文

摘要幽門螺桿菌(Hp)作為胃炎、胃十二指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被廣泛確認。作為非侵入性細菌,它引起炎癥及免疫應答以及進一步的病理損害是重要的致病機理,而Hp菌苗也存在免疫保護和免疫損傷兩方面的作用。本文就Hp菌苗與宿主免疫等相關問題作一簡要綜述,目的在于為完善Hp菌苗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幽門螺桿菌(Hp)作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發生發展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已為大量研究證實,其致病機理包括Hp的尿素酶、蛋白酶、脂酶、磷脂酶A、趨化因子及細胞空泡毒素(VacA)等直接致病,也包括Hp引起宿主的炎癥及免疫應答致病[1]。本文主要就Hp菌苗與宿主的免疫應答及相關問題的研究進展作一簡要綜述。

hp與菌苗研究

Hp感染是世界范圍的,而且是終身感染。新近研究顯示,口服菌苗可誘導針對Hp感染的保護性免疫,并且菌苗可治愈已存在的HP感染性病變,從而表明用菌苗治療Hp感染是可行的[2]。用霍亂毒素(CT)B亞單位或大腸桿菌不耐熱毒素(LT)作粘膜佐劑的Hp抗原誘導免疫已獲成功,即Hp對宿主自然免疫應答的抵抗能被瓦解。成功用作Hp菌苗的抗原有Hp細胞裂解產物、尿素酶、VacA、熱休克蛋白和過氧化物酶等。免疫學研究及動物模型也證實口服免疫不僅可以預防而且能治愈Hp感染,并且鼻內及結腸免疫均可引起胃粘膜的免疫保護[3]。新近Ghiara等用重組VacA或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agA)作抗原,減毒的大腸桿菌LT突變體作為佐劑,成功地根除了小鼠模型中的慢性Hp感染,并證明該治療性菌苗對Hp再感染有同樣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4]。總之Hp作為非侵入性細菌,定居于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機體的免疫及炎癥反應。面對機體強大的免疫應答,Hp仍能繼續生存并致病,其機理尚不清楚。免疫效應分子必須進入胃粘膜表面,才能中和和殺傷Hp。目前認為該作用與胃分泌液中出現抗Hp特異性分泌型IgA抗體相關。這種抗體也在感染的動物及人體中出現,所以細胞免疫效應在防御或治療Hp感染中的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另外,了解Hp逃逸免疫效應分子的機理以及Hp菌苗誘導宿主的免疫保護及免疫損傷的機理,將為更有效的菌苗篩選提供可能。最近報道對Hp感染的易感性與小鼠中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位點直接相關,這是否適用于菌苗設計也需進一步研究證實[5]。

hp與宿主免疫

Hp誘導宿主免疫應答的途徑,目前認為包括Hp可溶性產物的被動吸收,上皮細胞直接內吞細菌抗原,抗原通過被破壞的胃上皮進入組織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6]。粘膜對不同Hp免疫應答的差異是決定病變后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B細胞及相應的IgG、IgM的體液免疫應答,以及在Hp感染相關慢性活動性胃炎病變局部出現T淋巴細胞浸潤的細胞免疫應答[1]。

查看全文

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

1試管苗保存

從田間種植的種質資源選擇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從形成壯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莖段7~10個,用清水沖洗1~2h,然后置于超凈工作臺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莖段較粗則增加至12min左右。用滅菌的鑷子將莖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個,在滅菌水中徹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特別注意每次從升汞中取莖段要用無菌的鑷子)。分次取出莖段可以使莖段在升汞中的處理時間有一個梯度,保證至少有1個已經成為無菌苗。由于種質資源數量比較多,這樣做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將處理好的莖段放在組培苗生長間,補充光照。保持生長間的溫度在20~25℃。無菌苗形成過程中,天天進行檢查,發現污染苗后挑出并進行高壓滅菌,以防備造成試管苗生長間的整體污染。無菌苗形成后,在無菌條件下,將無菌苗繼續在普通MS培養基上擴繁1次,每1~2個莖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養基的試管中進行保存,一般每1個資源至少要保存3管,這樣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種質資源保存庫的溫度在15~20℃,每周對資源庫進熏蒸消毒1次,防止試管苗二次污染。在這種條件下,每1代試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間,要定期檢查試管苗的情況。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繼代過多或是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資源早期就會玻璃化,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立即將玻璃化的試管苗轉移到普通的MS培養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試管苗繼續保存。

2田間種植保存

以試管苗保存約2年,試管苗會表現出明顯的退化,例如整體的玻璃化,生長極緩,甚至在繼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試管苗,這就需要進行1次田間種植以重新獲得試管苗保存。在當地馬鈴薯播種時間的前1個月,將已退化的試管苗種質資源轉入普通培養基中,擴繁1代15~20株形成比較壯的組培苗,定植在育苗缽,置于溫室或網棚中,每份資源至少擴繁15株以上,溫室或網棚中的管理與微型薯溫室生產相同。待植株根系較發達長出7~10片葉時,將其移入室外進行煉苗5~10d,然后帶土移入大田。這種移栽苗因長勢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條件好,肥料充足,并要嚴防人畜破壞。大田移栽時,每個資源選到10株壯苗移入大田,每個資源種植1行,株行距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丟棄,可以作補苗用。田間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強肥料的充足供給,花期前可追施1次壯苗肥,壯苗肥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作為葉面肥進行噴施,定期進行病蟲害防治。植株健壯后,以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作為試管苗的來源。

在馬鈴薯種質資源的保存過程中,田間種植與試管苗保存是相互結合、密不可分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由于種質資源少則幾百份,多則幾千份,所以種質資源可以多點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種植一部分,試管保存一部分,來年可以反過來,這樣可以經濟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

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分析論文

1試管苗保存

從田間種植的種質資源選擇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從形成壯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莖段7~10個,用清水沖洗1~2h,然后置于超凈工作臺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莖段較粗則增加至12min左右。用滅菌的鑷子將莖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個,在滅菌水中徹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特別注意每次從升汞中取莖段要用無菌的鑷子)。分次取出莖段可以使莖段在升汞中的處理時間有一個梯度,保證至少有1個已經成為無菌苗。由于種質資源數量比較多,這樣做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將處理好的莖段放在組培苗生長間,補充光照。保持生長間的溫度在20~25℃。無菌苗形成過程中,天天進行檢查,發現污染苗后挑出并進行高壓滅菌,以防備造成試管苗生長間的整體污染。無菌苗形成后,在無菌條件下,將無菌苗繼續在普通MS培養基上擴繁1次,每1~2個莖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養基的試管中進行保存,一般每1個資源至少要保存3管,這樣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種質資源保存庫的溫度在15~20℃,每周對資源庫進熏蒸消毒1次,防止試管苗二次污染。在這種條件下,每1代試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間,要定期檢查試管苗的情況。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繼代過多或是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資源早期就會玻璃化,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立即將玻璃化的試管苗轉移到普通的MS培養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試管苗繼續保存。

2田間種植保存

以試管苗保存約2年,試管苗會表現出明顯的退化,例如整體的玻璃化,生長極緩,甚至在繼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試管苗,這就需要進行1次田間種植以重新獲得試管苗保存。在當地馬鈴薯播種時間的前1個月,將已退化的試管苗種質資源轉入普通培養基中,擴繁1代15~20株形成比較壯的組培苗,定植在育苗缽,置于溫室或網棚中,每份資源至少擴繁15株以上,溫室或網棚中的管理與微型薯溫室生產相同。待植株根系較發達長出7~10片葉時,將其移入室外進行煉苗5~10d,然后帶土移入大田。這種移栽苗因長勢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條件好,肥料充足,并要嚴防人畜破壞。大田移栽時,每個資源選到10株壯苗移入大田,每個資源種植1行,株行距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丟棄,可以作補苗用。田間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強肥料的充足供給,花期前可追施1次壯苗肥,壯苗肥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作為葉面肥進行噴施,定期進行病蟲害防治。植株健壯后,以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作為試管苗的來源。

在馬鈴薯種質資源的保存過程中,田間種植與試管苗保存是相互結合、密不可分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由于種質資源少則幾百份,多則幾千份,所以種質資源可以多點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種植一部分,試管保存一部分,來年可以反過來,這樣可以經濟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

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論文

1試管苗保存

從田間種植的種質資源選擇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從形成壯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莖段7~10個,用清水沖洗1~2h,然后置于超凈工作臺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莖段較粗則增加至12min左右。用滅菌的鑷子將莖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個,在滅菌水中徹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特別注意每次從升汞中取莖段要用無菌的鑷子)。分次取出莖段可以使莖段在升汞中的處理時間有一個梯度,保證至少有1個已經成為無菌苗。由于種質資源數量比較多,這樣做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將處理好的莖段放在組培苗生長間,補充光照。保持生長間的溫度在20~25℃。無菌苗形成過程中,天天進行檢查,發現污染苗后挑出并進行高壓滅菌,以防備造成試管苗生長間的整體污染。無菌苗形成后,在無菌條件下,將無菌苗繼續在普通MS培養基上擴繁1次,每1~2個莖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養基的試管中進行保存,一般每1個資源至少要保存3管,這樣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種質資源保存庫的溫度在15~20℃,每周對資源庫進熏蒸消毒1次,防止試管苗二次污染。在這種條件下,每1代試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間,要定期檢查試管苗的情況。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繼代過多或是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資源早期就會玻璃化,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立即將玻璃化的試管苗轉移到普通的MS培養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試管苗繼續保存。

2田間種植保存

以試管苗保存約2年,試管苗會表現出明顯的退化,例如整體的玻璃化,生長極緩,甚至在繼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試管苗,這就需要進行1次田間種植以重新獲得試管苗保存。在當地馬鈴薯播種時間的前1個月,將已退化的試管苗種質資源轉入普通培養基中,擴繁1代15~20株形成比較壯的組培苗,定植在育苗缽,置于溫室或網棚中,每份資源至少擴繁15株以上,溫室或網棚中的管理與微型薯溫室生產相同。待植株根系較發達長出7~10片葉時,將其移入室外進行煉苗5~10d,然后帶土移入大田。這種移栽苗因長勢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條件好,肥料充足,并要嚴防人畜破壞。大田移栽時,每個資源選到10株壯苗移入大田,每個資源種植1行,株行距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丟棄,可以作補苗用。田間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強肥料的充足供給,花期前可追施1次壯苗肥,壯苗肥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作為葉面肥進行噴施,定期進行病蟲害防治。植株健壯后,以具有典型品種特性的健康植株作為試管苗的來源。在馬鈴薯種質資源的保存過程中,田間種植與試管苗保存是相互結合、密不可分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由于種質資源少則幾百份,多則幾千份,所以種質資源可以多點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種植一部分,試管保存一部分,來年可以反過來,這樣可以經濟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論文關鍵詞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

論文摘要馬鈴薯種質資源非常豐富,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是一個關鍵性環節。就馬鈴薯種質資源的2種保存方法,即試管苗保存方法和田間種植保存方法進行了探討,旨在為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工作提供參考。

查看全文

新生物制品審批辦法

第一條根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新生物制品系指我國未生產過的制品和未經批準生產的制品。已批準生產的制品,凡有重大的生產工藝改革或改換用于制備活疫苗、活菌苗的毒種或菌種亦屬本辦法管理范圍。

第三條凡在國內進行新生物制品研究、生產、檢定、經營、使用、監督管理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新生物制品的分類和命名

第四條新生物制品按生物制品管理要求分以下幾類:

第一類:減毒的活菌苗、活疫苗。

查看全文

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的重任下,為培養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高層次人才,對東北林業大學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優化課程內容體系,選擇智慧型教學平臺“雨課堂”,完善課程評價體系,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立德樹人,灌輸“防勝于治”的理念,讓同學們把愛惜身體,敬畏生命作為一生的追求。

關鍵詞:雙一流;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教學改革;雨課堂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加,拉動了市場對醫藥產品的需求,特別是生物藥品,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藥品消費市場。癌癥、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高血壓等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生物藥品在防治這些疾病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其藥理活性可達普通藥物的幾十倍,針對性強,毒副作用相對較小[1]。自2013年以來,我國生物藥品制造研發人員折合工時不斷增加。但是,目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緊缺高層次專業人才,特別是擁有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2]。高層次人才缺失是制約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的瓶頸。中國特色“雙一流”建設的重任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嚴把本科教育質量關。抓好本科教育,是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雙一流”建設政策在技術核心上的突破,是堅持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推進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3]。在學科、專業和課程的關系中,課程是基石,來自于學科,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4]。在“雙一流”建設洪流中,要充分發揮大學教師的獨特作用,從生物制藥前沿性的學科知識中選擇最有價值的部分納入課程,構建系統、科學、前沿的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體系,再把這些課程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培養出勝任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和復合型人才。

一、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制藥是一門融合生物學、免疫學和藥學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是當今醫藥發展方向中最重要及活躍的領域,生物醫藥制造行業是近年及未來醫藥工業持續高速增長的領頭羊[5]。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加快推動生物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特別編制了《“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其中,構建生物醫藥新體系是重點發展的領域,重點強調把握精準醫學模式,推動藥物研發革命的趨勢性變化,立足基因技術和細胞工程等先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轉變,加快新藥研發速度,提升藥物品質,更好滿足臨床用藥和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的需求。國家對生物醫藥重視起來,因此,也對相關專業和課程的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是我院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生物科學專業及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班的專業選修課程。本課程是我院開設的唯一一門與生物醫藥相關的課程,是學生打開生物醫藥神奇作用的窗口,是學生學習生物醫藥相關知識的重要載體。為此,積極進行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的課程改革,夯實學生的生物制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前沿知識和發展動態的了解,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深度思考如何將生物制藥基本原理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并能夠分析和解決生產實際中出現的問題,是我們在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中所應追求的目標。

二、生物制藥原理與技術教學內容的改革

查看全文

幼兒哮喘防控及護理措施分析論文

哮喘患兒的氣道常持續存在過敏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即使接觸到一些對健康兒童無害的輕微刺激亦會激發哮喘發作,而隨著哮喘的反復發作,上述病變逐步加重,最終導致氣道重塑,形成不可逆的病變,貽害終身。

因此,哮喘的預防非常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非藥物預防、藥物預防和開展宣教活動。

一、兒童支氣管哮喘的非藥物預防

控制屋塵螨滋生①使用防螨織品制成的床上用品或將床褥、枕頭和棉被裝入不滲透螨的封套內。②每周用熱清水(55~60℃)洗被褥、床單、毛毯和其他床上用品,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烘干器烤干。③不使用地毯。④用塑料、皮革或簡單不著色的木材制成家具,不用纖維填充的家具。⑤用帶濾網的吸塵器清除地毯上的塵螨,真空吸塵器應保存在相對密封的櫥柜中,使用高效粒子空氣過濾器或雙層厚度的濾紙進行過濾。⑥小兒玩兒的軟型(布制)尤其帶絨毛的玩具應摒棄或每周將玩具先冷凍再用水煮沸1次。⑦空調注意保持清潔,用祛濕器使室內相對濕度維持在<50%。⑧用化學除螨劑。⑨用易洗材料的面料制成窗簾。

消滅蟑螂定期徹底打掃房間,保持清潔,用噴霧殺蟲劑消滅蟑螂。噴射殺蟲劑時,確保患兒不在室內,以免吸入帶有刺激性氣霧劑而誘發哮喘。清除真菌經常打掃所有潮濕區域,祛除發霉物品,降低室內濕度,室內用除濕器或空調,保持相對濕度<50%。不養寵物不養貓狗等寵物,若患兒異常酷愛不愿割舍則寵物不能留在臥室內,并應每周洗澡。控制室內空氣污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避免被動或禁止主動吸煙,患兒雙親應戒煙。廚房內應裝排油煙機,經常維修燃燒設備,不用木材燒火,煤爐應遠離臥室。

避免與室外變應原及污染物接觸①當花粉和真菌孢子在空氣中飄揚的季節盡量少開門窗,呆在室內,有條件者用空調或空氣過濾器,以減少變應原的吸入。②空氣污染嚴重的區域,患兒應減少在寒冷、干燥時期做戶外活動。③減少或避免與灰塵、濃煙和油漆接觸。④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觸。⑤盡可能在潔凈的室內生活,外出前先吸短效支氣管擴張劑以預防哮喘發作。

查看全文

紅花離體培養受外界影響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外界培養條件的變化對紅花離體培養過程中不同發育階段培養物的影響。方法以紅花種子誘導的無菌苗子葉為外植體,分別接種至含有不同碳氮源、不同PH值、不同溫度、不同濕度和不同光照的培養基中,觀察其生長情況。結果通過實驗篩選出蔗糖濃度為3%,KNO3濃度為MS培養基中KNO3濃度的2倍,最佳pH為6.2,紅花離體培養體系在24℃,30%的相對濕度,16h光照,8h黑暗交替培養的條件下,最利于紅花的分化。結論3%的蔗糖作為碳源,最適合愈傷組織的生長;2倍于MS培養基中的KNO3含量有利于愈傷組織的生長和不定芽的分化;pH值為6.2時,最適宜紅花不同階段培養物的生長;24℃為紅花離體培養的最適溫度,生根時的溫度為21℃較好;濕度為50%時,適于愈傷組織鮮重積累,30%的濕度適于不定芽分化和生根;黑暗培養利于鮮重積累,16h光照,8h黑暗交替培養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8h光照,16h黑暗交替培養有利于生根。

關鍵詞:紅花愈傷組織;不定芽;蔗糖;氮源;pH值;溫度;濕度;光照

紅花為菊科一年或二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喜溫暖、干燥氣候,抗寒性強,耐鹽堿。紅花全身是寶,花、籽粒、莖葉、秸稈等均可綜合利用,是一種集藥材、油料、染料為一體的特種經濟作物。由于紅花無性快繁體系很難建立,并且目前國內對紅花離體培養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通過改變不同的培養條件來研究紅花無性快繁體系的建立,以期有利于紅花的資源保護、擴大繁殖和進一步推廣應用。

一、材料與方法

1.1材料紅花種子由新疆塔城種子公司提供;實驗以采收后1年后的紅花種子不同日齡無菌苗子葉作為外植體。

1.2方法紅花種子,經70%酒精清洗30s,0.1%升汞表面滅菌10min,無菌水洗4~5次,接種到種子萌發培養基:1/2MS+1.5%蔗糖+1mg·L-1GA中,取接種7日齡的紅花無菌苗子葉作為外植體,分別接種至含有不同碳氮源、不同pH值、不同溫度、不同濕度和不同光照的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和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愈傷組織的鮮重增長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