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9 04:18: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歌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歌舞

摩梭歌舞研究論文

摘要:一個民族的歌舞,能從一個側面反映該民族的文化精髓。摩梭歌舞同其他少數民族歌舞一樣,體現出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特點,而母性光環下的摩梭歌舞具有獨特的以女神崇拜為核心的母性色彩,反映“東方女兒國”的文化特質。作為摩梭文化體系中的歌舞,也具有了多民族的歌舞特征。關鍵詞:摩梭歌舞;女神崇拜;瀘沽湖;母性摩梭人居住在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畔。瀘沽湖因居住在這里的摩梭人特殊的母系家庭制和走婚習俗而聞名于世,這個被人稱為“母系氏族最后一塊領地”的“東方女兒國”,籠罩著奇特而原始的“母性”光環。在這個多民族聚集地,摩梭文化先后融匯了藏、蒙、彝、納西、普米及漢文化精髓,形成了獨特的摩梭文化體系,支配著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摩梭文化體系中的歌舞,也具有了多民族的歌舞特征。摩梭歌舞同其他少數民族歌舞一樣,體現出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特點,而以女神崇拜為核心的具有母性色彩的摩梭歌舞,反映了這個“東方女兒國”的文化特質。摩梭人由于歷史的原因雖被劃歸為兩個不同的民族(納西族和蒙古族),但他們有著摩梭人共有的語言和習俗,有著相同的節慶祭祀歌舞、習俗禮儀歌舞、宗教祭祀歌舞。據統計,摩梭人有傳統歌舞70余種,傳統民歌有歌唱摩梭創始祖先“朝枝魯亦”的歌、山歌、情歌、勞動歌、禮儀歌等,流傳最廣的歌曲有《阿哈巴拉》、《格姆女神的頌歌》、《花樓戀歌》等。原生舞蹈多姿多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較普遍的有“甲搓體”舞、紡麻舞、戰爭舞、宗教舞等。一、摩梭人的節慶祭祀歌舞摩梭人的節慶祭祀活動有轉山節、轉海節、祭祖節、牧神節、摩梭春節、布谷鳥節、祭月神節、祭牧神節、祭太陽神節、端午喝湯節、扎美寺法會等,這些節慶祭祀活動總是與歌舞相伴。活動中最隆重的當屬轉山節(“格姆古”),也稱獅子山祭,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帶上美酒佳肴,騎馬或徒步云集成隊,前往朝拜心中的女神——格姆山。傳說此山是一位摩梭姑娘的身體附化而成,其靈魂變成了身著白衣裙且騎白馬的女神,為眾山神之主,她常年飄巡于格姆山上,管理著瀘沽湖畔的人畜和莊稼。周圍幾座被稱為“男神”的山峰,都是女神的“阿夏”(摩梭語意為親密伴侶)。朝山者叩拜女神,祈求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達巴(摩梭達巴教法師)和喇嘛也聚集于此念經拜佛,祈求佛神幫助格姆女神保佑摩梭人。他們跳著獅子舞歡迎女神降臨,唱著《格姆女神的頌歌》:黑底羅,格姆羅,你頭上繞著什么帕子?我是羅,格姆羅,五彩云霞是我頭上的帕子。……[1]頌歌歌詞極盡贊美,一問一答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音樂曲調優美動聽,感情色彩強烈,頌揚性的旋律洋溢著摩梭人特有的抒情氣質,表達了對格姆女神的感激之情。摩梭人能歌善舞。“轉山節”中,當人們朝拜格姆女神山后,便在山腳下狂舞歡歌,通宵達旦。他們跳古老的牛頭馬面舞,鳳凰舞,跳鍋莊,對山歌、唱情歌,與長期或臨時的“阿夏”野營露宿。其中最受人們喜愛的是鍋莊舞。鍋莊舞因圍繞鍋莊石(或三角鐵架——炊飲用具)載歌載舞而得名,鍋莊上面是被稱為“冉巴拉”的火神,火神是母性的象征。摩梭人的鍋莊舞圍繞火神集體起舞,以示對母性的崇拜,對祖先的崇敬。鍋莊舞一般分為快、慢兩部分,快舞動作矯健奔放,慢舞動作徐緩抒情。鍋莊舞盛行于瀘沽湖周圍的各個民族中,是“茶馬文化”遺留的產物[2]。與轉山節相似的有“轉湖節”,傳說轉湖能帶來吉祥、健康、幸福,摩梭人祭拜被稱為“謝納米”意即“母海”的瀘沽湖,母海的乳汁養育了世代摩梭人。在以轉山節、轉湖節為代表的節慶祭祀活動中可以看到,世代哺育著摩梭人的奇山異水,皆被賦予了女性的形象,保佑著如夢如幻的“女兒國”,從這些具有母性色彩的歌舞中可以看到女神崇拜在摩梭人心中的地位。二、摩梭人的習俗禮儀歌舞由于摩梭人特殊的母系家庭制和走婚習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摩梭人的習俗禮儀歌舞,諸如穿裙歌、情歌、花樓歌、婚嫁歌、苦情歌、哭喪調、兩兄弟、窩熱熱以及與勞動有關的歌,如修房歌、奠基歌、勞動歌、勞動之余所唱的“唱花”等。按走婚習俗,摩梭人凡年滿13周歲時,就要在母屋的火塘邊舉行成丁禮,當地人稱為“穿裙子”(女子)和“穿褲子”(男子)。摩梭人舉行成年禮時,都要向火塘磕頭跪拜,求得不愁吃穿,牛羊成群,谷子滿倉。成丁禮上由長輩或達巴唱穿裙歌。成丁禮后,意味著婚姻生活的開始,摩梭少女可在自己的花樓接待“阿夏”。初次來訪的男子,要以情歌相互對答。阿夏制下的“阿夏情歌”和安達制下的“安達情歌”主要有“情歌對唱”(喲比)、“哎,我來了”、“阿注那打加”、“金雀銀雀在一起”等。流傳最廣的情歌《阿哈巴拉》有三種旋律,又名“哈畢哩”,意為“昨晚的衣裳”。摩梭情歌反映了摩梭人奇異的走婚習俗、社會習俗、社交活動,是關于婚姻歷史、母系家庭形態的“歷史遺跡”[3]。摩梭人使用的樂器有笛子、嗩吶、二胡、海螺、牛角號、人骨號、打擊樂(牛皮鼓、撥浪鼓、芒鑼、镲、鈴等)。笛子在摩梭人看來象征著吉祥,被經常使用,一直流傳著。嗩吶常用于喪葬儀式。海螺有兩種,一叫“卡達”,意為祖先喜,二叫“術澤”,意為山神喜。牛角號用作鬼號,驅鬼前先用它引鬼,而后念經,再用人骨號驅之,此稱為除穢儀式[4]。[1][2][][]摩梭人的歌舞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打跳”在摩梭語中含有“跳美妙之舞”的意思。這種集體性的民俗歌舞通常由一位擅長吹笛或葫蘆笙的樂手領頭起舞,男女老少均可參加。人們以半圓形或半月形的隊形圍火而舞,每人分別以自己的右手肘窩托住前一人的左手拐并相互攜手,分別按順時針的方向作環形、曲線形、卷菜心形或弧線的隊形變化。舞者的腳步或平緩、或跳躍,時而頓步、時而跺步、時而跳步、時而錯步,給人一種整齊劃一的美感。舞至高潮時,人們還會借助熱烈的氣氛逐步加大腰部的扭動和上身的前俯后仰。打跳屬載歌載舞型的樂舞形式,人們邊跳邊唱,人聲與領舞者的笛聲此起彼伏,錯落有致,氣氛感人。打跳中所選唱的歌曲大多為即興編詞的或固定唱詞的兩大類。即興類的大多是對打跳場景的描述,如《打跳歌》中就唱道:“今晚快快來跳舞,不會跳舞來看腳,不會唱歌聽笛聲,會唱會跳快進來,圍觀之人不要笑。阿哈瑪達米!”固定唱詞類的則主要有歌唱格姆女神的《母親的歌》、歌頌祖先的《公德歌》,也有對大自然贊美的《甘甜的春雨》。有關打跳的音樂民間盛傳有“七十七調”,但最為常用的只有《大跳》、《挖豬槽》、《蘆笙舞》、《轉磨秋》、《小伙姑娘樂》、《永寧摩梭舞》等20余首。摩梭人的女神崇拜還體現在母系家庭制中,母親就是生活中的女神。在摩梭人的母屋里有一個火塘,火塘是一個家庭的象征,沒有火塘就沒有摩梭人的家庭,沒有摩梭人豐富多彩的文化。火塘一年四季不滅,象征著生計,吉祥,財運,豐收。火對于摩梭人來說還具有人的生殖繁衍的象征意義,他們以火塘中不熄之火,表明家中“香火”不斷,逢年過節都要祭祀火塘,祈求人丁興旺。摩梭人的音樂中,大量的內容是贊美母親的。“媽媽是花園,我就是花園里的花朵”,“來到媽媽的身邊,就是來到花蕊里”,“喜鵲長大了,是媽媽給了他翅膀”……這類民歌的代表作《媽媽的歌》,熱情地頌揚母親:“最能干的數我媽,沒有一個頂過她;最聰明的是我媽,沒有一個比過她;最會唱的是我媽,沒有一個對過她……”[1]摩梭人的歌中,把母親托到了一個神圣的地位,這與生活中母親的崇高地位相吻合,是摩梭人女神崇拜的寫照。三、摩梭人的宗教祭祀歌舞摩梭人信奉本族原始拜物教“達巴教”和六百多年前由西藏傳入的佛教“喇嘛教”。瀘沽湖畔有黑、黃教喇嘛經堂、扎美喇嘛寺、者波達伽林寺、格姆女神山寺廟、里務比島寺廟等。每年的農歷七月初和冬月十二日都要舉行隆重的喇嘛會,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十分熱鬧。在舉行宗教儀式時,要跳“罕擺迪”、“格而搓”和“巴巴俄搓”幾種舞蹈,有驅邪攆鬼之意,具有一定的觀賞性。達巴教所使用的法器,有擺鈴、五福冠、驅鬼杖、海螺、念珠,唱“燒香經”。摩梭人的節日和慶典活動都與宗教息息相關,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宗教都被列入首要位置。摩梭人聚居的村落,幾乎家家有經堂,天天做祈禱,年年辦佛事。喇嘛享有崇高的地位,年輕人以到西藏去學習經文為莫大的榮譽,當地的洛桑活佛則是他們心中的偶像。與當地婚姻形態相適應,當地的喇嘛不僅可以公開與婦女結交“阿夏”,同婦女偶居,而且還有一項特殊的儀式,凡每年進藏學習的喇嘛,須在農歷五月初八集中在日月潭搭上帳篷露營。夜里,每個喇嘛要帶上自己的女“阿夏”在帳篷里同居,如果當時尚無“阿夏”,也得花大量錢財臨時找一個漂亮的少女過夜,否則就不可能順利到達拉薩。若找不到女子偶居,喇嘛便自覺慚愧,無顏見人[5]。人們信奉喇嘛教,喇嘛們卻要借助女性的庇佑,這不能不說明女神崇拜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摩梭人以女神崇拜為核心的文化心理特征非常明顯,這一文化心理又是十分穩固的。女神崇拜是建立在阿夏婚與母系制之上的,同時女神崇拜又強烈地維護著阿夏婚與母系制。摩梭歌舞文化得以存在與延續的先決條件,便是阿夏婚與母系制的存續。摩梭歌舞生動地反映著人類的生息、繁衍、圖騰崇拜、祭祀典禮、狩獵、農耕、戰爭、社交、生活的各個方面,極具母性色彩,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民族的文化精髓。參考文獻:[1]張新民.摩梭人音樂中的母性色彩[J].云嶺歌聲,1998,(2):44.[2]桑德諾瓦.瀘沽湖畔云南摩梭人的樂舞[J].國際音樂交流,1997,(3):75.[3]桑德諾瓦.女兒國的婚姻形態及情歌[J].音樂探索,1989,(4):34.[4]蕭梅.云南摩梭人今日的音樂生活[J].中國音樂,1994,(2):70.[5]徐旌.摩梭人之民俗文化探析[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1998,(6):91.[][][1][2]

查看全文

喜劇和歌舞劇創作探索

關鍵詞喜劇歌舞劇

摘要電影《高興》講述了一個進城打工的農民為自己的事業和愛情打拼的勵志故事。影片整體基調明朗,表現詼諧、新穎。片中融歌舞于喜劇的做法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特色,輕松愉快的歌舞劇形式既契合了人物的情緒,又促進了劇情的發展,是對中國電影創作表現方式的大膽嘗試與探索。

繼《瘋狂的石頭》著實讓國人興奮了一把之后,導演阿甘帶著他的新片《高興》在09賀歲檔的擁擠空間中用“喜劇片加歌舞片”的嶄新形式為自己獨樹一幟,以輕松愉悅的情調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觀眾在大悲大喜的年份中感受到了一絲的愜意與舒心。《高興》憑借著扎實的故事基礎和有質感的人物原型,突破之前中國電影大片式華麗空洞的意象封鎖,揭示出了一種有生活脈搏的現實。

影片《高興》的背后站著的是原著小說《高興》及其作者——剛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賈平凹,賈平凹的的現實主義在影片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奇幻浪漫主義。在阿甘的電影鏡頭里,流落在城市的拾荒者,生存的焦慮和困頓仿佛只是遮蓋在身體上的一層薄衣衫,骨子里的浪漫和夢想被當作傳奇過分書寫。如果要討論這部電影,比較厚道的做法就是完全拋開小說原著,把它當作一曲單純快樂的抬荒者之歌。就此而言,影片《高興》的確能讓人高興,一部用夢想包裹而成的電影,夢想的一切又都能實現。地位卑微的街頭拾荒者尚能做到如此,更何況你我這些能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總結起來,這部電影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想象豐富、趣味十足、個性張揚

影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收破爛的農民贏得了一個美艷女郎的愛情故事。這種內在的體現在劇作上的想像力加上飛機墜河、黃包車上天等奇特景象硬是把一個不可能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如假包換!其次,賈平凹的農民式幽默加阿甘的導演風格構成了影片妙趣橫生的喜劇效果,精彩絕妙的臺詞在片中數不勝數、俯拾可見。再者,片中大小角色個個出色,雖角色不同,差別各異,但這種差別產生出夸張、張揚的個性,正所謂有差別,才有戲,有個性,才出彩!

查看全文

漢族秧歌舞蹈研究論文

通過對一個民族的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審美意識發展的軌跡。漢民族與其它少數民族相比,是一個少舞蹈的民族,其民間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間的漢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通過對漢民族秧歌舞的分析,可以看到漢民族審美意識的變化。就藝術發展而言,現代審美意識,是最接近藝術本質的現代追求。藝術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表現,人是藝術的中心,人是藝術表現的目的,藝術是人類生命最璀燦的花朵。人從與自然一體的混沌中蘇醒,恰如人從黑暗的專制之下覺醒,所以說,回到和重新發現人本身——這尋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藝術的現代意義。通過對漢族秧歌舞蹈所具有的現代審美意識特征的分析,我們可以加深對這種意義的理解。

一、秧歌舞蹈的現代步伐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人們的審美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它即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又能夠敏銳反映特定時代的審美意識。

新中國的成立,給舞蹈創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舞蹈藝術進入一個新的具有突破性發展的里程。廣泛流傳在民間的秧歌舞蹈經過舞蹈藝術家的收集、整理,在編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同時,以一種舞蹈組合的形式進入了教學的課堂,力圖形成規范的民間舞蹈教學體系。其中優秀的舞蹈組合有:《過街樓》、《逗蚰蚰》、《鬼扯腿》、《熬雞湯》等。這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組合,至今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中國民間舞傳統組合”。的確,它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審美追求,有著經得起歲月考驗的鮮明特點。如《過街樓》以傳情為目的,通過每一個眼神和動作,將戀愛中的姑娘的心理表述得淋漓盡致,卻又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含而不露”的審美特點。正是因為這一點,使這個教學的舞蹈組合具有很高藝術價值和訓練價值。然而,這種“含而不露”的審美特點卻多少缺乏些現代意識,必然會在未來的發展中被突破。

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人們對藝術的本質的認識是需要過程的,所以人們在返回人本身之前,首先撲向大自然的懷抱。80年代初,人們開始用舞蹈表現自然美,編導們創作出一系列模仿動物動態的舞蹈作品,如:《鷹》、《白鶴》、《金色小鹿》、《金蛇狂舞》等。但是,這類作品的創作并沒有持續多少時間,人們終于認識到,舞蹈應該表現人,表現人的生活。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系列以“講故事”、描述情節為主的作品,并很快風靡全國的藝術舞臺,如《月芽五更》、《看秧歌》、《元霄夜》等。這些作品可以說是讓觀眾徹底“看懂”了。因為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還存有一種喜歡“聽故事”的審美欣賞習慣,經常以能否“看懂”來評價舞蹈作品的好壞,而這類作品恰恰迎合了人們的這種欣賞習慣。然而,“講故事”的編舞手法,在對人的生活細節描繪的同時,掩蓋了人的生命的內在律動。人的生命力的內在體驗與外在表現——這舞蹈藝術的最本質的韻味,依然沉默著。

進入90年代,隨著中國社會在經濟上的全面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進一步解放,在國內人文主義思潮和國外“尋根熱”的影響下,漢族秧歌舞蹈藝術創作開始了向本位文化“尋根”、向人自身回歸的創作階段。這是一個令人激動、振奮的階段。這個階段以張繼剛的一系列舞蹈作品為代表。他以敏銳的藝術感覺和獨特的觀察視角,發現和感知著時代的脈膊與審美意識的轉向。他突破以往“講故事”的形式,開始用大色塊、長線條結構舞蹈。在對中國這既有古代輝煌文明,又有近代落后挨打的屈辱地位的歷史,進行民族性與人性的透析,并以此為基礎,在前人給后人的巨大遺產中,挖掘出熠熠生輝的精華,以宏揚和增強民族自信心。這些心靈的感悟,通過如《黃土黃》、《俺從黃河來》、《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走西口》等作品加以表現,準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生命力和可殺而不可辱的民族氣概,極具震撼人心的力量。中國人在長時間的壓抑、束縛之后,深切地體會著生命之泉在心頭流淌,生命之潮在胸中激蕩。正是這不竭的生命力,使我們頭一次看到自己民族在與命運抗爭時的高大形象。人們不由地為之感慨、興奮、淚流!

查看全文

圣誕歌舞晚會致詞

尊敬的來賓、各位青年朋友們:

晚上好!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歡迎大家參加我企業主辦的圣誕歌舞晚會。

首先,我代表企業向各位支持xx企業事業發展的客戶、嘉賓表示誠摯地感謝!

今晚活動的主角是青年人,青年人占我企業員工的絕大多數。青年人朝氣蓬勃,熱情奔放、充滿活力,就象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xxxx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十多年來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項業務快速、持續、健康地發展,這是和青年人的貢獻分不開的。在此,我謹代表企業向各位青年人表示衷心地感謝!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金融業跨入激烈競爭的新時代,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實力,穩健發展,就要具備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先進的創新意識,這需要青年人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青年人代表著我們的未來,希望各位青年人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好好地把握自己,未來畢竟是屬于你們的!

今天的圣誕晚會內容豐富多彩,希望大家盡情歌舞,盡情歡笑,在這個小舞臺上施展你們的才智。今后,我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的重任會越來越多地落到你們身上,將會有更大的舞臺提供給你們施展才華和能力!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查看全文

大型歌舞晚會策劃文案

青島是一個浪漫的城市,在她的懷抱里,一條條路正向遠方延伸,一幢幢高樓正直指云天。她的道路是樂弦,大海是旋律,高樓里演繹著生活的樂章。

十月金秋,是人們抒發情懷的日子,我們有理由把生活的樂章譜寫得更加美麗生動,但十月卻是青島文化演出,節慶活動的淡季。我們奉上這臺歌舞晚會,將給島城人民帶來一個牧歌式的浪漫之夜,讓人們從金色的旋律里體驗到生命的動感。

一、晚會的舉辦目的和價值定位

近年來,青島的城市文化品位不斷提高,文化氣氛日益濃厚,民間的文藝團體、演出團體逐漸增多,演出活動日趨頻繁,域外的演出團體也紛紛進軍青島。這些都說明青島的演出市場日漸繁榮。與此同時,文化演出活動企業行為、政府行為不斷結合,創造了許多成功的范例。

本臺晚會的舉辦正是適應青島演出市場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臺晚會舉辦的目的和價值定位為三個主要方面:(一)在十月金秋里,歌唱豐收,歌唱青島人民一年來的業績,贊美青島人民的開拓精神;(二)繁榮青島文化演出市場,活躍文化創作,為青島市民獻上一臺精彩的文化節目;(三)推介青島城市形象,展示青島企業的品牌形象和魅力,展示青島市民的良好精神風貌。

二、晚會舉辦的優勢

查看全文

西方馬戲和歌舞傳播論文

(一)

在中國近現代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國門學習舞蹈的先驅人物是晚清宮廷舞蹈家——裕容齡。

裕容齡,(1882~1973)晚清一品官裕庚的女兒,滿族人,1882年生于天津。她被中國舞蹈學界稱為近代中國第一個學習西方舞蹈的人。

12歲那年,裕容齡父親奉派出使日本,她隨父東渡日本。并在哪里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在日本期間,她學習了日本傳統舞蹈《鶴龜舞》等。1899年,她又隨調任法國公使的父親來到了巴黎,在法國學習芭蕾和現代舞。巴黎這座藝術之都,為裕容齡舞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值得一提的是,裕容齡在法國期間十分幸運地遇到了西方現代舞鼻祖美國舞蹈家依莎多拉·鄧肯,并拜她為師,學習現代舞。裕容齡極好的舞蹈天賦和悟性受到了鄧肯的賞識。1902年她在巴黎第一次進行了公演,演出了《希臘舞》、《玫瑰與蝴蝶》等節目。1903年,裕容齡隨父回國,并很快入宮,擔任了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專門為兩宮太后和皇帝表演舞蹈。節目有《西班牙舞》、《如意舞》、《荷花仙子舞》、《希臘舞》、《扇子舞》等。裕容齡,由于她特殊的家庭環境和個人條件成為了傳播西方舞蹈文化的使者,而她表演的這些舞蹈在中國現當代舞蹈史上具有開拓性的地位。

在對西方舞蹈的學習與吸收上,裕容齡是走出去的,與此同時,大量的歐美歌舞團體進入中國。

1886年,一個《點石齋畫報》上有一條這樣的消息:一個名為車尼利的西方馬戲團在上海演出。這是有歷史文獻記載的第一個來中國演出的外國馬戲團。這個馬戲團的節目有跑馬、調獅、鉆圈、擲帽、正劇、雜劇、鼓人舞蹈等等。在這些節目中,舞蹈的比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對于熟悉祭祀樂舞和宮廷舞蹈的國民來說,舞中強烈的娛樂性讓人大受刺激。隨后,西方各種歌舞表演團體紛紛來華演出,在中國掀起了一個西方馬戲和歌舞的傳播之潮。

查看全文

“護士節”歌舞晚會主持詞

合:各位領導、各位姐妹們:晚上好!

甲:適逢春夏之交,萬木蔥翠的美好季節,在院領導的關心、重視下,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五一二國際護士節”。愿在座的各位姐妹們在這優美的旋律和自娛自樂的歌聲陪伴下,度過一個難忘、溫馨的夜晚!

乙:值此“五一二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在座以及因當班而無法來到我們晚會現場的全體護士姐妹們,向自始至終關心、重視護士工作和生活的各位院領導,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衷心的祝愿全體姐妹們節日愉快、合家歡樂!

甲:為了使大家更好的感受一下節日的歡樂,放松一下長期辛勞的肢體,院領導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心的安排,此時此刻他們和大家一樣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借此機會想和大家說幾句心里話,掌聲歡迎。

《院長講話》……

乙:非常感謝古院長對我們工作的肯定、鞭策和期望,我們一定堅定信念、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救死扶傷,和舟共濟,

查看全文

企業圣誕歌舞晚會致詞

尊敬的來賓、各位青年朋友們:

晚上好!

歡迎大家參加我企業主辦的圣誕歌舞晚會。

首先,我代表企業向各位支持xx企業事業發展的客戶、嘉賓表示誠摯地感謝!

今晚活動的主角是青年人,青年人占我企業員工的絕大多數。青年人朝氣蓬勃,熱情奔放、充滿活力,就象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xxxx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十多年來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項業務快速、持續、健康地發展,這是和青年人的貢獻分不開的。在此,我謹代表企業向各位青年人表示衷心地感謝!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金融業跨入激烈競爭的新時代,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實力,穩健發展,就要具備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先進的創新意識,這需要青年人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青年人代表著我們的未來,希望各位青年人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好好地把握自己,未來畢竟是屬于你們的!

今天的圣誕晚會內容豐富多彩,希望大家盡情歌舞,盡情歡笑,在這個小舞臺上施展你們的才智。今后,我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的重任會越來越多地落到你們身上,將會有更大的舞臺提供給你們施展才華和能力!

查看全文

平安醫院歌舞晚會主持詞

平安醫院

合:各位領導、各位姐妹們:晚上好!

甲:適逢春夏之交,萬木蔥翠的美好季節,在院領導的關心、重視下,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五一二國際護士節”。愿在座的各位姐妹們在這優美的旋律和自娛自樂的歌聲陪伴下,度過一個難忘、溫馨的夜晚!

乙:值此“五一二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在座以及因當班而無法來到我們晚會現場的全體護士姐妹們,向自始至終關心、重視護士工作和生活的各位院領導,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衷心的祝愿全體姐妹們節日愉快、合家歡樂!

甲:為了使大家更好的感受一下節日的歡樂,放松一下長期辛勞的肢體,院領導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心的安排,此時此刻他們和大家一樣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借此機會想和大家說幾句心里話,掌聲歡迎。

《院長講話》……

查看全文

踏歌舞蹈形態論文

《舞蹈形態學》指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典舞曾呈現為不同的舞蹈文化類型,但在這些舞蹈文化類型歷時態的線性演進中,往往有著可在共時態的聚合面上被加以歸納的共同性。這種深匿于不同舞蹈文化類型之表象下的''''共同性'''',或許正是我們在對中國古典舞歷史文化形態的研究中所要提示的文化精神。"。"踏歌"這種歌舞形式與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軀同行,它起源古老,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在著名的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上,三人為從,五人為伍,連臂投足,踏地為節的形象已向我們展示了古老踏歌的勃勃生機《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葛天氏之樂,三從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闋",更向我們詳盡說明了春秋以前踏歌的具體表現形式。經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踏歌"達到鼎盛終漸衰落。今天的"荷花獎""踏歌"以優美的輕歌曼舞,深深地蘊含了中國古典舞的歷史文化形態。

1.《踏歌》的舞蹈形態

《踏歌》的編導孫穎積幾十年潛心鉆研,在中國舞蹈歷史文化中挖掘和創作了這部作品,其舞蹈具有中國漢代女樂舞蹈的形態特征:一是"懷愨素馳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誠的神態追尋曠遠的境界促成了女樂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態特征;二是"動赴度顧應聲機訊體輕",漢代女樂舞者以"纖腰"、"輕身"為美,舞蹈"機迅體輕"卻又節奏感極強,如賦中所說"兀動赴度,指顧應聲",舞者時而"綽約閑摩",時而"紛飆若絕",時而"翼爾悠往",時而"回翔竦峙";其三,是"軼態橫出,瑰姿譎起",交長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裊,云轉飄忽"。

《踏歌》在靜態舞姿上大量借鑒了古代遺存漢畫磚的造型,在動態中大膽運用藏族牧區民間舞蹈動律,展示了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再現了民間古補的踏歌風格。舞蹈動作運用了"一邊動"的獨特舞姿,180度運動彌補了動作的協調對稱,基本是"一順邊"運動。如:頓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帶右臂向左前方扣蓋、頓步;然后,向前行進,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高前后收送、第八拍,斜前舉臂的動作。這樣典型的"一順邊"動作使舞蹈更顯得新穎別致,別有一番韻味。舞蹈始終在運動,如行云流水;旁側三道彎體態打破了以前一提漢風三道彎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態,靜態中含著一種自然的動感,同時也頗居妖媚之美。《踏歌》在傳統調度上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強弱結合,對比恰到好處,一頓、一流動更為中國古典舞的神韻,展現中國古典文化的風姿。

2.《踏歌》的歷史文化精神

首先,《踏歌》的運動方式有逆向起動和圓孤軌跡,這里深積著我們民族的運動時空觀就?以退為進","以起點為終點",空間上"以無為有","以弧線構球體"的觀念。《踏歌》中舞者身體前俯后仰亦為陰陽配合,腳步有虛有實,欲左先右,欲揚先抑,欲進選退,婉轉回旋,其規律與老子《道德經》"反復其道"相吻合,即宇宙運動的發生不必尋找外在的動力,其動力在自身內部的"反"與"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