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4:25: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壩安全監測

1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

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很多,據國際大壩會議“關于水壩和水庫惡化”小組委員會記錄的1100座大壩失事實例,從1950年至1975年大壩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壩失事的頻率和成因分別為:30%是由于設計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設備失靈引起洪水漫頂而失事;27%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基礎失穩和意外結構事故;20%是由于地下滲漏引起揚壓力過高、滲流量增大、滲透坡降過大引起;11%是由于大壩老化、建筑材料變質(開裂、侵蝕和風化)以及施工質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通過上面的數值可以作如下分析:大壩失事的原因很多、涉及范圍也很廣,但大致可以分成3類。第一類是由設計、施工和自然因素引起,它沒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是一旦大壩建成就已確定了的,如設計洪水位偏低、混凝土標號過低、未考慮地震荷載等;第二類是在運行、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如沖刷、浸蝕、混凝土的老化、金屬結構的銹蝕等;第三類是上述兩種混合情況,即設計、施工中的不完善在運行中得不到改正,或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運行管理的不力使設計、施工中的隱患發展為破壞。就目前而言,大壩安全監測主要是針對后兩種情況。下面將從設計、施工、運行維護3個階段來討論,著重強調目前大壩安全監測容易忽視的一些方面。

1.1設計階段

眾所周知,在設計階段,壩址的確定決定了地形、地質、地震發生頻率及水文條件等;樞紐的總體布置、壩型及結構、材料選擇和分區、水文資料的收集及洪水演算、地質勘探等都將影響大壩的安全。1980年6月19日,烏江渡水庫泄洪水霧引起開關站出線相間短路跳閘、引出線燒斷、工地停電,類似情況1980年6月23日在黃龍灘、1986年9月3日在白山等也曾發生。以上事故的發生引起工地停電和泄洪閘門不能開啟的嚴重后果,均是由于整體布置不合理,對泄洪水霧飄移危害認識不夠所致。喀什一級大壩位于高地震烈度區,粘土斜墻壩的抗震性能差,而設計又將防滲膜放在斜墻下游側,形成潛在的最薄弱滑裂面,因而在1985年大地震時,迎水面滑落庫中,其原因是壩體結構設計不合理。綜上所述,大壩的許多安全隱患是由設計階段留下的,特別是水文計算及地質勘探和處理兩個方面,如紀村壩基紅層問題,前期勘探工作不夠是重要原因之一[2]。

1.2施工階段

查看全文

大壩安全監測內涵論文

摘要: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各種因素入手,在時空兩個方面拓寬了大壩安全監測的概念,即大壩安全監測應在時空上將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考慮在內。在此基礎上,提出:(1)大壩安全監測要有明顯的針對性;(2)重視對潰壩的分析;(3)大壩安全監測應和設計及大壩安全定檢結合起來,以方便資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強對大壩安全監測(包括監測系統),特別是自動化系統的效益評估,要求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成為水庫運行調度的依據,真正為提高水庫效益服務;(5)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大壩安全監測的網絡化,以方便經驗交流,提高監測技術。

關鍵詞:大壩安全監測;時空;運行管理;網絡

眾所周知,大壩是一種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3個方面:①投資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災難的嚴重性;②結構、邊界條件及運行環境的復雜性;③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的經驗性、不確定性和涉及內容的廣泛性。以上特殊性說明了要準確了解大壩工作性態,只能通過大壩安全監測來實現,同時也說明了大壩安全監測的重要性。事實上,大壩安全監測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我國已先后頒布了差阻式儀器標準及監測儀器系列型譜、《水電站大壩安全檢查實施細則》、《混凝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等,同時,國際大壩會議也多次討論過大壩安全問題[1]。

大壩安全監測是人們了解大壩運行性態和安全狀況的有效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大壩安全監測的內涵也進一步加深。為此,筆者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入手,對大壩安全監測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

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很多,據國際大壩會議“關于水壩和水庫惡化”小組委員會記錄的1100座大壩失事實例,從1950年至1975年大壩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壩失事的頻率和成因分別為:30%是由于設計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設備失靈引起洪水漫頂而失事;27%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基礎失穩和意外結構事故;20%是由于地下滲漏引起揚壓力過高、滲流量增大、滲透坡降過大引起;11%是由于大壩老化、建筑材料變質(開裂、侵蝕和風化)以及施工質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探討

摘要:為了更好的研究水庫大壩的整體防滲加固,文中結合石康水庫大壩具體的滲漏隱患,對工程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做好防滲加固設計方案的必選,最終通過效果分析,選擇最佳的防滲加固設計方案,希望能夠對今后的水庫大壩的防滲加固設計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石康水庫;防滲加固;設計

最近幾年,因為不同原因,部分水庫大壩缺少正常的維修,工程出現不可避免的老化失修現象,再加上新問題的出現,由于原本的條件限制,水庫本身的工程標準偏低,質量無法滿足現階段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出現長期帶病運行的問題。這樣的病險水庫大壩直接會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成為安全的心腹之患,對于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概況

石康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溢洪道、灌溉發電輸水設施、電站及大壩管理所等建筑物組成。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

二、大壩滲漏出現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大壩加固設計論文2篇

第一篇

1.大壩加固設計方案分析

當前大壩存在以下問題:大壩防洪能力不能滿足現行規范要求;大壩溢洪道下游無消能設施;壩體左壩段局部反濾層存在滲透變形,粘土斜墻發生坍塌現象;放水隧洞進口鑄鐵閘門啟閉機已運行多年,老化且腐蝕嚴重,不能正常運作。濟下水庫防洪能力按現行規范要求設計洪水標準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00年一遇。實測大壩壩頂高程、防浪墻頂部均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側槽溢洪道下游無消能設施,沖刷嚴重。大壩斷面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在各工況下能滿足規范要求,但大壩上游面外觀不平整,大壩結構穩定評定為B級。水庫大壩滲流量較小,其滲流比降略大于容許滲流比降,反濾層出現滲透變形。現場發現集中滲漏現象,大壩穩定評價為C級。

(1)經研究分析表明,本工程壩體總體穩定性較好,下游壩坡干砌石護坡穩定性好,未出現變形,壩體堆填壓實達到設計容重,反濾層設置符合要求。原壩體部分施工質量良好,能滿足壩體抗滑要求。

(2)壩體防滲斜墻局部滲透性及填筑壓實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壩基主要為弱風化凝灰巖,巖石堅硬致密,節理裂隙不發育,巖體完整性好,穩定性好,能滿足滲流、抗滑要求。本次勘測揭露壩體地層有:①層塊石護坡、②層粉質粘土(斜墻)、③層沙礫(反濾層)、④層堆石及⑤層弱風化凝灰巖(壩基)。經過本次勘測,查明壩體填土材料的組成及分布,重點查明了粘土斜墻防滲體的分布、物理力學性質及其滲透性,為指導今后該水庫的壩體防滲設計提供設計參數。

(3)大壩高程不滿足規范要求。壩高復核見表1所示。2007年測得大壩壩頂高程288.1m,小于校核洪水位290.96m。防浪墻頂部高程為289.65m,計算防浪墻墻頂高程290.96m。并且根據當地水利員反映,在2006年遭受臺風泰利襲擊時,大水漫壩頂最大達到60cm,故現狀大壩高程不滿足規范要求。

查看全文

大壩修建的利弊辯證

水壩建設是最能喚起人類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類意志和創造力登峰造極的表現。水壩是一項集發電、灌溉、航運、防洪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工程。工業化以后,特別是發明電以后,利用水力發電造福人類,更是一度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如我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

(一)大壩的建設的益處

1,就三峽大壩為列,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一項關鍵性措施。并兼有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壩的建設可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我國為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盡管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而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縱觀歷史,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環境形成的天然水資源充足保證,幾乎無一例外的必須依靠水壩蓄水來解決其水資源供應問題。三峽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對周邊省區的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起到了緩解作用。

2,大壩給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國已面臨著能源危機。煤,天然氣,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正在逐漸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費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將會枯竭。所以,要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盡管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社會需求。當前,全世界上大約20%的電力是來自水電,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的比重還很小。水電是目前唯一一種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可以進行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3,大壩的建設對防洪具有重大的意義。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城市和人口最為密集、社會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間,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

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地攔蓄長江上游的洪水,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水威脅。

查看全文

大壩滲流分析論文

1水庫滲漏原因分析

壩后出現較大的滲流水量基于以下幾個主要原因:擋水結構發生破壞;沿構造產生集中滲漏;庫水繞過兩壩肩的防滲體系產生繞壩滲漏;外水補給。現對壩后滲流原因進行分析,對大壩安全作出綜合評價。

1.1擋水結構破壞

壩體主要受力結構由砂礫石構成,目前壩體應力和變形觀測成果表明,大壩整體的變形和位移均不大,面板應力水平不高,各接縫位移也遠小于止水結構的變形適應能力;而趾板是錨固于堅硬、完整的弱風化基巖上,面板、趾板及其接縫止水結構不會受到結構應力破壞。

沿面板周邊布設的11支孔隙水壓力計,僅有5支測得了明顯的滲透水頭,位于河床部位及附近的3支(P-1-05~P-1-07)測得的壩下最高水位為1292.6~1293.1m,較為一致;兩岸趾板轉角處的P-1-04和P-1-09這2支孔隙水壓力計埋設高程分別為1300.040m和1319.250m,最高滲透壓力分別為:3.1m和3.677m(相應水位1303.140m和1322.927m)。估計是由于該兩處均位于趾板轉角處,存在趾板結構縫和面板周邊縫的連接,接縫結構復雜,現場搭接粘結和焊接的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因而存在滲漏現象。但從P-1-04滲透壓力隨庫水位升高而增大后又減小,這應與周邊縫止水結構和上游鋪蓋料的自愈作用有關。隨著庫水位的進一步升高P-1-04滲透壓力又有所增大,但未超過最高壓力值,增大趨勢明顯小于庫水位的變化。P-1-09的滲透壓力變化與P-1-04基本相同。鑒于此兩處的水頭壓力并不大,因此可以認為這兩處的滲漏量亦應該不會很大,且接縫止水結構的自愈作用正在得到發揮。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壩體的主擋水結構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不會產生較大的滲漏。

查看全文

大壩安全監測的內涵論文

摘要: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各種因素入手,在時空兩個方面拓寬了大壩安全監測的概念,即大壩安全監測應在時空上將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考慮在內。在此基礎上,提出:(1)大壩安全監測要有明顯的針對性;(2)重視對潰壩的分析;(3)大壩安全監測應和設計及大壩安全定檢結合起來,以方便資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強對大壩安全監測(包括監測系統),特別是自動化系統的效益評估,要求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成為水庫運行調度的依據,真正為提高水庫效益服務;(5)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大壩安全監測的網絡化,以方便經驗交流,提高監測技術。

關鍵詞:大壩安全監測;時空;運行管理;網絡

眾所周知,大壩是一種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3個方面:①投資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災難的嚴重性;②結構、邊界條件及運行環境的復雜性;③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的經驗性、不確定性和涉及內容的廣泛性。以上特殊性說明了要準確了解大壩工作性態,只能通過大壩安全監測來實現,同時也說明了大壩安全監測的重要性。事實上,大壩安全監測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我國已先后頒布了差阻式儀器標準及監測儀器系列型譜、《水電站大壩安全檢查實施細則》、《混凝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等,同時,國際大壩會議也多次討論過大壩安全問題[1]。

大壩安全監測是人們了解大壩運行性態和安全狀況的有效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大壩安全監測的內涵也進一步加深。為此,筆者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入手,對大壩安全監測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

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很多,據國際大壩會議“關于水壩和水庫惡化”小組委員會記錄的1100座大壩失事實例,從1950年至1975年大壩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壩失事的頻率和成因分別為:30%是由于設計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設備失靈引起洪水漫頂而失事;27%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基礎失穩和意外結構事故;20%是由于地下滲漏引起揚壓力過高、滲流量增大、滲透坡降過大引起;11%是由于大壩老化、建筑材料變質(開裂、侵蝕和風化)以及施工質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大壩安全監測分析論文

摘要: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各種因素入手,在時空兩個方面拓寬了大壩安全監測的概念,即大壩安全監測應在時空上將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考慮在內。在此基礎上,提出:(1)大壩安全監測要有明顯的針對性;(2)重視對潰壩的分析;(3)大壩安全監測應和設計及大壩安全定檢結合起來,以方便資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強對大壩安全監測(包括監測系統),特別是自動化系統的效益評估,要求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成為水庫運行調度的依據,真正為提高水庫效益服務;(5)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大壩安全監測的網絡化,以方便經驗交流,提高監測技術。

關鍵詞:大壩安全監測;時空;運行管理;網絡

眾所周知,大壩是一種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3個方面:①投資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災難的嚴重性;②結構、邊界條件及運行環境的復雜性;③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的經驗性、不確定性和涉及內容的廣泛性。以上特殊性說明了要準確了解大壩工作性態,只能通過大壩安全監測來實現,同時也說明了大壩安全監測的重要性。事實上,大壩安全監測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我國已先后頒布了差阻式儀器標準及監測儀器系列型譜、《水電站大壩安全檢查實施細則》、《混凝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等,同時,國際大壩會議也多次討論過大壩安全問題[1]。

大壩安全監測是人們了解大壩運行性態和安全狀況的有效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大壩安全監測的內涵也進一步加深。為此,筆者從分析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入手,對大壩安全監測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

影響大壩安全的因素很多,據國際大壩會議“關于水壩和水庫惡化”小組委員會記錄的1100座大壩失事實例,從1950年至1975年大壩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壩失事的頻率和成因分別為:30%是由于設計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設備失靈引起洪水漫頂而失事;27%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基礎失穩和意外結構事故;20%是由于地下滲漏引起揚壓力過高、滲流量增大、滲透坡降過大引起;11%是由于大壩老化、建筑材料變質(開裂、侵蝕和風化)以及施工質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淺析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

1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的意義及必要性分析

1.1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的意義。在現代化經濟發展建設中,水庫在人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廣泛的,無論是在農業灌溉上,還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上,對于水庫的建設和需求都是較為廣泛的[1]。1.2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的必要性。就中國當前水庫建設管理中的水庫建設現狀來看,隨著水土的沖蝕,水庫內部發生大壩垮塌以及壩體滲漏現象越來越嚴重,這種狀況下,要想繼續保障水庫的蓄水建設安全,就應該在進行水庫建設過程中,將其建設中的防滲加固技術設計好。由此可見,在水庫的建設中,將防滲加固技術設計應用好,對于整體的水庫建設是很有必要的。

2水庫大壩滲漏出現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2.1主要滲漏部位分析。一是壩沿基礎層砂石部分滲漏,這部分滲漏在整個水庫滲漏中是較為嚴重的,由于長期受到水流的沖擊及浸泡,使得壩沿基礎層砂石部分,該部分滲漏是較為嚴重的一項滲漏,如果不能處理好該部分防滲漏工作,就會對整個水庫大壩的地基造成嚴重的水體侵蝕,當時間逐漸流逝之后,該部分的滲漏現象會越來越嚴重,需要及時的對其滲漏部分進行施工防護處理,這樣才能保障在施工防護技術的處理中,將整體的大壩地基安全環境控制好,保障了水庫的蓄水安全。二是壩兩岸巖石硅層滲漏,該部分滲漏主要出現在水庫大壩的兩側,由于水體的變化在不斷出現新的狀況,比如水位的變化就會帶動水庫內水體對壩體兩側的地基沖蝕,隨著時間的演變,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危害到水庫的安全。2.2滲漏出現的原因分析。按照水庫壩體建設中的現狀分析來看,將水庫大壩出現滲漏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部分:一是在進行水庫建設過程中,對于壩底的地基處理不夠透徹,導致在后期的水庫蓄水中會出現極為嚴重的水庫滲漏現象,比如在進行水庫大壩地基的設計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中的壩底地地基挖掘設計,就會造成在后續的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將壩底地基挖掘13m,而設計圖中的對于壩底地基的設計則為15m,這其中就會出現2m的誤差,在后續的水庫建設蓄水中,就會造成水庫的滲漏現象加劇。二是在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對于施工中的技術應用控制不夠規范,很多區域內的施工縫處理不夠細致,以至于在后續的水庫蓄水過程中水庫內的水體會不斷的沖蝕施工區域,造成滲漏現象。

3水庫大壩防滲加固設計---以石頭門水庫為例

3.1工程概況。3.1.1工程基本信息概況。石頭門水庫位于新疆喀什地區,整個水庫內的蓄水來源為天山冰雪融化水源,整個水庫蓄水建設中其壩體位于水庫上游1.5公里處,壩體位置距離喀什室內75km,整個水庫蓄水能力最大可容2549.36km2。該水庫的建設為喀什地區的農田灌溉以及水利發電奠定了基礎,并且在水庫的建設使用中結合防汛抗洪工作一同治理。按照原設計中的工程施工設計規劃來看,整個水庫蓄水工程的設計蓄水能力為3055km2,對應的水位設計為255m。設計水庫最大泄洪量355m2每小時,確定了以上施工設計之后,按照現場施工環境對施工中的技術應用,及對應的防滲加固工程建設技術進行了設計。3.1.2地質勘測成果。通過對石頭門水庫建設區域內的基本地理地貌環境分析之后,決定在進行3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之前,對加固技術的控制進行地質勘探,借助地質勘探將水庫施工區域的環境以及對應的地質信息進行了對比。具體的地質勘測成果分為以下幾部分:一是確定了石頭門水庫施工區域建設為半丘陵地帶,其整個區域內的土質屬于黃沙,地表內層具有較多的硅砂類礦物質。二是經過地質勘測決定在進行施工技術的應用中,將施工中的地基加固分為三層進行建設,并且需要借助黏土進行專門的施工輔助材料應用。三是在壩體和地基的處理過程中,應該以混凝土澆筑材料施工技術應用為主,并且將地基內部縫隙進行特殊化防水處理。3.1.3防滲加固范圍。按照此次水庫防滲加固施工技術的應用要求,在進行現場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將其防滲加固施工的范圍確定為以下幾部分:一是針對壩體的防滲施工技術應用,確定在進行壩體防滲加固技術的實施中,將其整個壩體±1.55-±2.08處進行加固,采用透水性能力較好材料配合施工中的技術應用,同時在施工技術的應用處理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施工技術將加固技術實施好。二是在進行壩體凍土層的施工加固處理設計,為了保障整個防滲加固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在進行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將壩體凍土層上下2.5m范圍內的土層進行了加固,借助高強度壓路機夯實了壩體周圍的土層,增加了壩體的整體性強度提升。3.2防滲加固設計內容。按照此次水庫防滲加固技術應用的要求,在進行施工技術的應用之前,對整個施工區域內的防滲加固技術應用進行了全面的設計,具體的施工設計內容如下:一是對主壩體加固施工設計;二是對施工區域內的灌溉設施防滲加固技術處理,借助該部分的防滲加固技術處理能夠提升整體的水庫蓄水能力;三是針對加固防滲技術應用中的引水渠道加固,保障在該技術的加固施工技術應用中,能夠優化整體的水庫蓄水管理能力,通過這種蓄水能力的提升,將整體的蓄水能力提升上來,加強水庫安全建設能力。3.3帷幕灌漿防滲設計。3.3.1帷幕位置。按照此次壩體施工技術的應用設計要求,將防滲加固技術實施中的帷幕位置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和分析,通過設計和分析之后,將帷幕位置固定在下游1.5m-2.5m處,同時在壩體兩側40m處也都設置了相應的帷幕,借助帷幕將整個壩體規劃好。同時在進行帷幕的設置過程中,對排數以及排距和孔距都進行了專門的設計,按照其設計中的控制要點來看,在進行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帷幕的固定進行專門的分析,并且在帷幕的固定過程中,應該將帷幕和孔距的位置關系協調好,這樣才能在進行協調過程中將對應的帷幕布置工作處理好。3.3.2左右壩帷幕。由于在水庫大壩防滲加固技術的實施中,其對應的防滲加固中需要對壩體兩側位置安放不同的帷幕進行壩體加固控制,所以在這種背景下的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對水庫加固技術實施中的壩體左右帷幕進行了設置,其中左岸壩體帷幕設置在距壩體7-14m處,而右岸的壩體帷幕設置在安置在距離壩體5-15m處。通過該設計之后,將整個壩體加固技術實施中的孔距離設置為2m,每個排距之間的關系設置為1m。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壩體加固施工技術應用中的灌漿壩體位置控制進行了設計,整個壩體灌漿技術的實施中,由主體灌漿和隧洞灌漿兩部分組成,整個隧洞的設計寬為3.3m,高為3.9m,距離地面高程為255.3m。3.4施工技術應用。3.4.1技術要求。按照此次水庫防滲加固技術的實施要點分析來看,在整個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其技術的要求應該分為以下幾部分:一是技術的應用之前應該針對灌漿前的水庫主體水位進行控制,將其位置高程控制在180-195m之間,并且盡量減少水壓對壩體的影響。二是在灌漿技術的實施過程中,應該針對其施工技術應用中的灌漿工序控制進行分析,總的來說分為三道灌漿工序,以排孔灌漿形式進行對應的灌漿施工。三是對于灌漿比例的控制技術要求,要嚴格的按照壩體和隧道內的施工灌漿技術應用需求去調整對應的灌漿配置比例,保障在其比例的配置過程中,能夠優化對應的施工防滲加固技術應用效果[1]。3.4.2灌漿壓力控制。在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因素就是對于灌漿壓力的控制,這是保障整個防滲加固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及施工管理質量提升的關鍵性因素,只有保障在施工管理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能夠將對應的灌漿壓力控制好,這樣才能確保在現實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能夠按照水庫壩體加固技術應用的規范去及時的調整對應的灌漿壓力。3.4.3灌漿漿液變換。進行加固防滲技術的實施中,對應的灌漿技術實施中,需要注重對漿液的變化控制,確保在漿液的變化控制中,能夠結合具體的施工要求去調整對應的施工技術技術。采用的灌漿漿液配置比例應該為2:1的石灰混凝土。并且需要將配置比例進行不斷的調整,這樣才能在調整過程中,及時的按照加固技術的施工應用需求,去調整對應的加固變化技術。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防滲加固技術的實施中,應該注重對技術實施中的漿液注入時間,以及漿液注入過程中的速率控制進行專門的分析,這樣才能在分析過程中,提升整體的灌漿技術實施效果。

查看全文

大壩澆筑質量檢測分析

[摘要]文章以遼寧雙龍水電站為例,對基于SASW方法的CSGR大壩澆筑質量檢測進行研究,認為在CSGR大壩施工過程中,可以先利用文中的方法進行澆筑面R波波速的快速測試,對波速明顯偏低的測點部位,進行表面密度取樣實測,即可較為準確的掌握整個澆筑壩段的碾壓密實程度,進而提高施工質量。

[關鍵詞]SASW法;CSGR大壩;澆筑質量檢測

1項目概況

擬建中的雙龍水電站,位于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太平哨鎮二龍渡村境內,在已建成的高龍泡水電站下游,為典型的河床式水電站。雙龍水電站大壩為CSGR大壩,壩頂高程為160.0m,最大壩高56.0m。

2SASW檢測法的基本原理

SASW檢測法屬于一種地震波測試分析方法,最初由美國工程地質學家Nazarian和Stoke于1986年提出[1][2]。該方法最初主要用于土層以及路面剪切波的傳播特性,進而確定土層和路面的地質環境情況,以后逐步擴大應用范圍,被廣泛用于混凝土檢測。SASW檢測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測對象的表面施加一個瞬時性的激振,在實踐操作中多采用沖擊錘敲擊的方式產生[3]。由于激振的作用,可以在被測對象內部產生包括P波、S波和R波在內的不同頻率的彈性波[4]。其中,不同頻率的R波,可以相互疊加性在被測對象的表面傳播。然后,利用兩通道和多通道的傳感器對接受到的不同頻率的R波進行頻譜分析,并對不同頻率的波進行有效分離,進而計算獲得每個頻率R波的波速和頻散曲線[5]。其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根據檢測布置,獲得兩通道傳感器接收到的數字信號;第二步,利用MATLAB對上述數字信號進行互功率譜分析,獲取測試相位譜;第三步,對上一步獲得的相位譜進行分析,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相位譜;第四步,生成頻散曲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