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5:21: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不公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不公平

鄉村醫療衛生的不公平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而農民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問題卻越來越突出。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191個國家的衛生系統進行排序,按籌資公平性,中國位于第188位(W日O,2000)。目前,醫療衛生支出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三大消費支出,而2003年我國有458%的患病農民應就診而未去就診,應住院而未住院的農民比重高達303%,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及醫藥費負擔過重是妨礙農民看病的主要障礙,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中有79%無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中國衛生統計提要,2005)。因此,自費醫療體制下農民享有的醫療衛生服務存在明顯的不平等性。

目前研究我國醫療服務利用不公平性的文獻很少,魏眾等(2005)研究表明我國城鄉及東、中西部居民醫療支出存在明顯的不平等,史清華等(2004)分析了我國農戶不同收入等級及地區之間的醫療支出差異。徐剛等(2009)研究表明新農合對引導貧困農民對門診及住賽及務利用均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提高了其對門診及住澎民務利用度。但新農合當前的辛嚕力度尚不能完全保障貧困農民的合理醫療服務需求。本文分別根據得到的不同收入階層農民的醫療支出,使用方差分析、倍差法對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檢驗,通過揭示現行醫療體制下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醫療支出差異及影響因素,說明我國居民享受醫翻及務的不平等性。

一、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本文中按收入層次分的醫療支出數據來自仲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中國統計年鑒)(2002一2009)。對不同收入層次醫療支出的分析過程分為醫療支出關于收入水平和年份兩個因子的無交互作用的雙因素分析與不同收入層次的農村醫療支出倍差分析兩部分。

二、收入水平和年份的雙因素方差分析

分析收入不同的農民醫療支出的差異隨著時間變化醫療支出的變化。使用S戶55軟件分別將年份與收入層次作為主體因子,對其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顯著性檢驗值分別為QOOZ和Q012可以看出不同年份和不同收入層次之間的醫療支出之間是有顯奢生區別。接著對不同收入層次之間進行顯著性檢驗,數據的結果顯示低、中低和中等收入組之間的醫療支出基本上沒有什么差別,但是與中高和高收入繃目七比舒巨卻比較大,同時中高與高收入組之間也存在這很大的差距,這說明對于農村不同收入人群來說,高收入層次的農民醫療支出明顯高于其他收入層次人群。因此刻門可以說高收入層次的農民其實真正占用了新農合帶來的醫療資源。

查看全文

淺議我國高等教育不公平現象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發展的標志,同樣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近幾年來,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持續升溫,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雖然現在的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大眾,但是對于真正想在大學深造的人來說目前的教育還是很不公平的。本文就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對策以期來解決這類問題,希望能夠促進高等教育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不公平;對策

教育公平是每一個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改革重點,也是每一個國家政府的共同追求,教育的公平在很多時候都影響著一個國家政府的決策。教育公平包括了教育機會公平和教育權利公平兩個方面。教育機會公平是指社會各階層的成員都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權利公平是指在法律上要保證每個公民都有同等享受教育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9條第2款規定;“公民不分民族、性別、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教育法還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教育公平是公平價值在教育方面的體現,是國家教育的最終目標。

一、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現

我國的高等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現在地域差異、城鄉差異、貧富差異等方面。

1.地域差異。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的重點知名高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存在地域差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身處省會北京。外省人人都覺得很難考進的兩所大學,在北京人看來似乎不是有多困難。根據2013年的數據統計,清華大學計劃招生人數最多的是北京考生200人,其次是河南100人和四川85人,最少的西藏只有僅僅的5個人。北京大學計劃招生人數北京226人,其次是河南85人和四川60人,最少的是西藏9人。這意味著北京考生考上重點高校比其它地區的考生要輕松得多。

查看全文

有關不公平稅收形成原因及管理

論文關鍵詞:稅收競爭不公平稅收競爭圍欄效應稅收管理

論文摘要:稅收競爭是政府作為促進經濟活動的有力工具之一。然而過度的稅收競爭不僅不會促進經濟的發展,更會帶來國家稅收的大面積流失。不公平稅收競爭是過度的稅收競爭造成的負面效果,國際社會已對此有了廣泛的關注。文章在闡述不公平稅收競爭的種種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分析了造成不公平稅收競爭的形成原因,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以便防止稅收流失。強化稅收管理。

稅收競爭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一個詞匯,是指不同的政府主體通過競相降低有效稅率或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經濟資源的一種競爭策略。稅收競爭按其地域可分為國際稅收競爭和國內稅收競爭;按其產生的效果分為正當競爭(又稱為有序競爭、無害競爭)和不正當競爭(又稱為無序競爭、有害競爭)。人們一說到稅收競爭,更多地考慮到國際間的稅收競爭。其實在現行財政體制下,我國內部的稅收競爭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雖然黨中央和國務院三令五申,稅權統一集中在中央,各地和各級政府都無權擅自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然而.分稅制的實施,各級政府分別承擔了改革開放、穩定發展的重大任務。為招商引資、財政增收、增加就業、促進發展,各地各級政府競相使用稅收優惠政策.使得國內稅收競爭日趨無序化、惡性化。另外由于自然人個體在不公平稅收競爭中鉆政策的空子,出現了不屬于國家政策范圍內的大量稅收流失,導致負面效應的產生,阻礙了經濟正常運行。

一、不公平稅收競爭的特征及表現

據1998年0E(公布的《有害稅收競爭:一個正在出現的全球性問題》(簡稱OECD報告)中指出,不公平稅收競爭的四大特征:

查看全文

國際反傾銷不公平性分析論文

GATT自1948年生效至1995年1月1日被WTO所取代,其間經歷了八輪多邊談判,使得關稅大幅度降低,傳統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日益受限,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然而,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行業層次上的國際競爭加劇,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慢并間有危機的出現,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反傾銷是歷經GATT八輪談判而被保留下來的合法的貿易保護手段,加之反傾銷申訴的便利性、技術上的靈活性、裁決上的較大主觀性及其易勝性,使得各國對于反傾銷這一貿易保護措施過于青睞。合理使用反傾銷手段對于防止不正當競爭,維護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是必要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一直在濫用著這一“合法”的保護手段。

據外經貿部統計,自1979年歐共體對我國提起第一例反傾銷調查案以來,截止到2002年10月,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數量已達501起,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或地區達33個,涉及我國出口產品4000余種,累計影響我國出口金額約160億美元。

反傾銷本身存在著諸多的不公平性,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尚處于向市場經濟過渡期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充分認識反傾銷的不公平性,是WTO本輪談判中對國際反傾銷法提出修改建議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現行反傾銷法本身的非中立性

法律作為訴訟裁決的依據,對訴訟雙方當事人來說必須具有公正性或中立性。但作為反傾銷訴訟裁決依據的反傾銷法本身卻不是中立的,帶有明顯的偏袒和保護本國生產者的歧視特征。作為現行國際反傾銷制度的最新準則,WTO反傾銷協議是由1948年GATT第六條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但后者的原始草案是由美國政府以其1921年的反傾銷法為基礎提出的,而美國1921年反傾銷法的出臺背景是:192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糧價大跌,1921年失業率達到12%,有505家銀行倒閉,達到了美國南北戰爭以后的歷史最高點。

查看全文

國際反傾銷不公平性研究論文

GATT自1948年生效至1995年1月1日被WTO所取代,其間經歷了八輪多邊談判,使得關稅大幅度降低,傳統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日益受限,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然而,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行業層次上的國際競爭加劇,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慢并間有危機的出現,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反傾銷是歷經GATT八輪談判而被保留下來的合法的貿易保護手段,加之反傾銷申訴的便利性、技術上的靈活性、裁決上的較大主觀性及其易勝性,使得各國對于反傾銷這一貿易保護措施過于青睞。合理使用反傾銷手段對于防止不正當競爭,維護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是必要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一直在濫用著這一“合法”的保護手段。

據外經貿部統計,自1979年歐共體對我國提起第一例反傾銷調查案以來,截止到2002年10月,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數量已達501起,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或地區達33個,涉及我國出口產品4000余種,累計影響我國出口金額約160億美元。

反傾銷本身存在著諸多的不公平性,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尚處于向市場經濟過渡期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充分認識反傾銷的不公平性,是WTO本輪談判中對國際反傾銷法提出修改建議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現行反傾銷法本身的非中立性

法律作為訴訟裁決的依據,對訴訟雙方當事人來說必須具有公正性或中立性。但作為反傾銷訴訟裁決依據的反傾銷法本身卻不是中立的,帶有明顯的偏袒和保護本國生產者的歧視特征。作為現行國際反傾銷制度的最新準則,WTO反傾銷協議是由1948年GATT第六條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但后者的原始草案是由美國政府以其1921年的反傾銷法為基礎提出的,而美國1921年反傾銷法的出臺背景是:192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糧價大跌,1921年失業率達到12%,有505家銀行倒閉,達到了美國南北戰爭以后的歷史最高點。

查看全文

國際反傾銷不公平性分析論文

GATT自1948年生效至1995年1月1日被WTO所取代,其間經歷了八輪多邊談判,使得關稅大幅度降低,傳統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日益受限,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然而,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行業層次上的國際競爭加劇,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慢并間有危機的出現,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反傾銷是歷經GATT八輪談判而被保留下來的合法的貿易保護手段,加之反傾銷申訴的便利性、技術上的靈活性、裁決上的較大主觀性及其易勝性,使得各國對于反傾銷這一貿易保護措施過于青睞。合理使用反傾銷手段對于防止不正當競爭,維護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是必要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一直在濫用著這一“合法”的保護手段。

據外經貿部統計,自1979年歐共體對我國提起第一例反傾銷調查案以來,截止到2002年10月,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數量已達501起,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或地區達33個,涉及我國出口產品4000余種,累計影響我國出口金額約160億美元。

反傾銷本身存在著諸多的不公平性,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尚處于向市場經濟過渡期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充分認識反傾銷的不公平性,是WTO本輪談判中對國際反傾銷法提出修改建議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現行反傾銷法本身的非中立性

法律作為訴訟裁決的依據,對訴訟雙方當事人來說必須具有公正性或中立性。但作為反傾銷訴訟裁決依據的反傾銷法本身卻不是中立的,帶有明顯的偏袒和保護本國生產者的歧視特征。作為現行國際反傾銷制度的最新準則,WTO反傾銷協議是由1948年GATT第六條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但后者的原始草案是由美國政府以其1921年的反傾銷法為基礎提出的,而美國1921年反傾銷法的出臺背景是:192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糧價大跌,1921年失業率達到12%,有505家銀行倒閉,達到了美國南北戰爭以后的歷史最高點。

查看全文

商行不公平關聯交易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關聯企業與關聯交易的界定;企業關聯交易對銀行信貸帶來的風險;銀行防范關聯企業交易信貸風險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關聯交易的數量和形式不斷增多,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不公平的關聯交易則會侵害交易對象、關聯企業、共同被第三方企事業法人所控制的、關聯交易、“關聯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容易導致銀行對關聯企業資信審查失控、引發信用膨脹,弱化信貸資源配置功能、擔保虛化、逃廢債務、做好對關聯企業的統一授信工作、建立針對集團關聯企業相互擔保貸款的風險控制機制、切實加強貸后管理、建立關聯企業信息共享機制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現代企業中關聯交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關聯交易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如果監管不到位,不當的關聯交易則會產生風險,給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和監管當局中的風險監管帶來巨大的挑戰。文章從關聯企業及關聯交易的界定出發,分析了不當關聯交易給銀行帶來的風險,最后主要從銀行角度出發,提出了防范關聯企業關聯交易風險的建議。

【論文關鍵詞】關聯企業關聯交易信貸風險防范

近幾年,隨著企業改革深入及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集團規模日益擴大,產權關系日益多元化,關聯交易的數量和形式不斷增多,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關聯交易有其積極的一面,在于可促進企業規模化經營、減少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最終達到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經營目標。

但是,換個角度看,不公平的關聯交易則會侵害交易對象、債權人、股東的合法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到國家的整體利益,破壞市場公平交易的基礎。關聯企業以及關聯交易的發展,給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和監管當局中的風險監管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一、關聯企業與關聯交易的界定

查看全文

城市小學教育中隱性不公平問題探討

摘要:隱性教育不公平問題,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意識的對學生造成一定的生理或是心理的傷害產生的問題。在教育范圍基本全面覆蓋的現代社會,城市小學教育中的隱性不公平的問題逐漸顯現,在城市小學教育過程中,隱性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學生的位置排列、被提問問題的頻率、教師關注度等方面,針對教師產生隱性不公平問題,可能接受到的相關因素的影響進行分析,確實提出可能性解決策略,從而達到提高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完善城市小學教育教育公平體制,發展小學教育教育公平理論,推動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健康發展的目的。

關鍵字:教育公平;城市;隱性

一、城市小學教育中隱性不公平的內涵及特點

1、隱性不公平教育的內涵

2016年2月4日,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指出: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為基本要求、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以健全法治為可靠保障、以加強黨的領導為堅強保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1]可見,教育公平是我國現行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國學者對教育公平比較一致的觀念是:全社會成員可以自由、平等地選擇和分享各層次公共教育資源,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教育公平應包含起點公平,過程的公平和結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統一。[2]專家學者將教育公平的研究重心較多地放在教育起點之上,研究中心放在區域差異、資源配置差異等一系列顯性教育不公平問題,筆者將從教育過程這個環節中分析城市小學教育隱性教育不公平問題。隱性不公平教育問題,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被教師忽視的問題,或是教師無意識受某些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學生因素、個人因素等的影響對學生造成一定的生理或是心理的傷害。

2、城市小學教育中的隱性不公平的特點

查看全文

農合發展改善衛生不公平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新農合基金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對策;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新農合基金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對策;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落后,監管不力、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理人員對當地農戶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藥品價格虛高現象依然存在、新農合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匱乏,難以適應新農合發展、沒有形成一個長效的籌資機制、建立農民、集體、財政三方合理的籌資比例,逐步形成一個長效籌資機制、提高新農合經辦機構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加大對醫療機構行為的監管力度、逐步提高新農合待遇水平,積極探索新農合補償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新農合自推行以來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總結新農合推行以來的經驗教訓對于促進新農合良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新農合問題對策

一、新農合基金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落后,監管不力。其一,由于培訓的不到位和業務知識的匱乏,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理人員對當地農戶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識別假單據能力不高的問題,在實際操作當中難免出現問題。其二,對鄉鎮新農合要害部位人員實施監督的主體僅是上級主管部門,缺乏完善的法規和系統的監督體系。其三,參合農民利用政策漏洞套取新農合基金。個別地方參合農民出租(借)合作醫療證,如有的將合作醫療證轉借給未參合的親友使用,在農村拿著別人的就診卡冒名頂替去看病開藥的大有人在。

2.藥品價格虛高現象依然存在。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價格明顯高于縣級以上醫療機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以藥養醫”的普遍存在。由于存在體制上的問題,國家財政投入少,自身運轉經費不足,再加上鄉村醫生工資待遇、養老保險等問題沒有妥善解決,個人收入主要來源于藥品的差價收入,醫院只能靠藥品來維持自身發展,本來是福利性質的醫院成了營利型、創收型的單位。“以藥養醫”的現實影響了農村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使農民在鄉鎮衛生院就醫的利益很難保障到位,從而也影響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其次是藥品的流通體制問題。藥品具有特殊屬性,它的終端用戶病人沒有自主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醫生建議,因此藥品價格出現“逆調解”現象,競爭越激烈,藥品定價越高,其中間環節可實現的回扣就越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就越強。醫療機構以藥養醫的傳統模式、現行藥品定價機制和流通體制的不完善造成藥價虛高,導致醫藥費用增長過快,農民就醫負擔加重。

查看全文

當前大學生就業不公平現象探討論文

[內容摘要]:前幾年我國很多高校的盲目擴招導致了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大學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不公平問題又可謂是焦點中的焦點。雖然國家為就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來緩解就業壓力,但是,筆者發現在大學生就業中還存在一些不為人所覺察的不公平現象。筆者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喚起大學畢業生的權利意識,也呼吁國家能夠盡快出臺一部《大學生就業法》來調整這一社會問題。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公平現象、《大學畢業生就業法》

幾年前,全國許多高校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擴張,例如,高校合并、招生人數擴張等等。可是幾年后,就面臨了畢業生就業問題,如就業難和就業中有不公平現象。對于暴露出來的問題,國家雖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但是,效果應該說不是很理想,通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大學生待業人數來說明這個問題也許最有力。

通過筆者對近幾年國家采取的相關政策分析,筆者認為,這些措施基本停留在解決就業問題而很少涉及就業中的公平問題。所以,在以下文中,筆者將通過一個法律人的視角來重點分析就業中不為人察覺的不公平現象,進而來說明我國有必要盡快出臺一部《大學畢業生就業法》。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中不為人察覺的不公平現象

(一)、地方公務員招考中的不公平現象——歧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