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稿

時間:2022-06-09 08:54:00

導語:縣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稿

同志們:

3、突出功能提升,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把城市化擺在促進后發崛起、引領新農村建設的戰略地位,按照“規劃共繪、基礎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要求,切實推進城市建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堅持擴張規模與豐富內涵并重、形態建設與功能提升并進,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

以規劃為龍頭,提升城市品位。積極對接溫州大都市建設規劃,進一步完善實施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努力推進縣域城鎮空間優化布局、重大區域基礎設施、村鎮建設和各項專業規劃以及控制性詳規的全覆蓋。按照“兩核融合、軸線連接、特色互補、組團發展”思路,構筑以靈溪、龍港為核心,重點城鎮為骨干,一般城鎮和中心村為網絡的城鄉空間體系。靈溪、龍港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大格局中審視城市化建設,放寬視野找對手,提高標準找差距,切實做大、做強、做優、做美,建設成為特色突出、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核心城市,成為宜居、宜商、宜創業的生態文明城市,在全縣城市化建設中發揮領跑作用。進一步發揮金鄉、錢庫、宜山、礬山、馬站、橋墩、赤溪等城鎮推前、促中、帶后的紐帶作用和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其它城鎮要著眼于城鎮群的協同發展,凸顯各自亮點和特色,提高城鎮開發和建設水平,形成協作共贏、錯位發展的開放式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以建設為重點,增強城市功能。確立城市建設新理念,加強以建筑、環境、生態為主要內容的城市設計,完善城市功能,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點。以行政中心搬遷、火車站場建設為契機,繼續加大力度推進縣城新區建設,穩步推進舊城改造,不斷完善配套設施,深化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樹立浙江“南大門”的縣城新形象。按照溫州區域發展布局中關于構建鰲江流域城鎮圈的要求,堅持大手筆規劃,高標準建設龍港城市中心區,利用甌南大橋通車、臨港產業基地建設,適時啟動新城區建設,進一步增強龍港的集聚、輻射和承載能力。積極謀劃和扎實推進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切實抓好*電廠、海涂圍墾、港口建設、縣城引供水工程、珊溪水庫引水工程、靈溪、龍港、巴曹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二高三縱五橫三連”公路網絡,突出抓好溫福鐵路*段、78省道改建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切實做好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前期工作并爭取早日開工,加快城際快速通道建設和縣鄉村公路改造、提升、聯網,全面構建內通外暢、快捷便利的一小時交通圈。堅持城市化與產業化良性互動發展,加快生產要素集聚,抓緊建設第三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龍港飯店、新龍華大酒店、東方賓館等一批配套服務設施,完善城市功能,實現產業、資本、技術、人口的快速集聚。

以管理為抓手,改善城鎮形象。探索健全依法管理、長效管理機制,明確條塊關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網絡,推進城鎮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強化社區在城鎮管理中的基礎作用。從轉變觀念抓起,從基礎抓起,從突出問題抓起,加強城鎮綜合執法管理,加大城鎮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鞏固提升文明城鎮創建成果,確保城鎮文明、整潔、有序。加強對市民教育,提高市民素質,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態維護城鎮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城鎮環境,提高廣大市民參與城鎮管理、共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

4、突出改革開放,著力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在新的發展階段謀求全面跨越,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沖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勤于實踐,實現激發內力,借助外力,促進發展。

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結構調整,提升產業層次的主抓手,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努力實現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突破。把招商選資的關鍵點放到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的“結合”上,大力推進“民外合璧”,引導上規模民營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嫁接,大力引進與外來資本“捆綁”在一起的先進技術、管理、制度、理念,以及高素質的人才和更加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實現“優勢互補、內外聯動、合作共贏”。以大項目、大平臺招商為重點,創新招商方式,精心包裝項目,瞄準一些跨國公司、國內一流企業開展招商活動,引導外資投向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效益農業、社會公益項目等領域,想方設法吸引符合我縣產業發展方向的國內外大企業在*落戶。堅持跟蹤服務、掛鉤服務、全程服務,完善并聯審批、告知承諾等制度,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確保重大項目引得進、留得住、見效快。加快發展對外出口貿易,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外貿增長方式。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盡快融入跨國集團產業鏈,鼓勵到境外創辦企業,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合作。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展銷會、經貿洽談會和產品貿易博覽會,進一步拓展外銷渠道,擴大市場占有率。大力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出口品牌,實現外貿出口持續穩定增長。

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新飛躍。大力推進民營企業制度創新,堅持走內聯外合、做強做大的路子,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產權制度,增創民營企業體制機制新優勢。大力推進民營企業管理創新,鼓勵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企業內部運作,提升民營企業家素質,以管理信息化推動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加大力度建設工業標準廠房,積極引導傳統家庭工業向現代家庭工業轉變。大力推進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創新,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則讓”原則,最大限度地放寬市場準入,讓民營經濟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重視和鼓勵規模企業上市工作。

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自主創新的主渠道,把技術創新與對外合作結合起來,大力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和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機構,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扎實推進創新型縣份建設。引導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把自主創新的重心落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上,把創新的落腳點放在競爭力提高、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利用上。深化產學研結合,進一步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校的合作研究,實現“借腦創新”。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加大人才經費投入,健全引才機制,完善人才政策,營造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業創新環境,著力培養本土型人才,注重引進實用型、技術型和緊缺型人才,大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充分釋放各類人才的創造力。

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構建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和效能政府。按照完善、延伸、高效、創新的要求,加強行政服務體系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把屬于企業的權力交給企業,把屬于市場的職能交給市場,把屬于社會的職責交給社會,為發展創造更優的環境。按照“用好自己的資本,善用別人的資本,用活今天的資本,巧用明天的資本”的要求,大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吸納縣外資本,盤活金融資本,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商業化。加快農村綜合改革步伐,重點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和村級運行機制等方面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和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著力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鎮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能力。

四、圍繞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問題

努力開拓和諧社會建設新境界

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推進后發崛起,實現全面跨越,必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建設要求,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前提,以建設和諧文化為支撐,強化民生優先、生態優先意識,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著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建設。

1、堅持改善民生求和諧,加強民心工程建設。把解決就業難、就醫難、吃水難作為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務。就業是民生之本。要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切實落實“政府促進就業,市場調節就業,群眾自主創業”的方針,全面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創業就業環境,建立就業援助機制,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制度,建立和完善城鄉統籌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和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幫扶,加強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管理,著力解決“就業難”。切實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全面實施“農民健康工程”,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加快建立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體系,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大力實施農村飲用水工程,強化水源地保護措施,加快引水工程建設,努力解決“吃水難”。堅持把健全完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作為民心工程的重中之重,從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大力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的落實,進一步完善統一規范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政策,健全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和醫療、養老、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鞏固完善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的集中供養制度,扎實推進農村政策性住房保險,健全慈善網絡,積極發展慈善事業,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下大力氣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加強計生基層基礎工作,切實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做好優撫安置和“雙擁”工作,鞏固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繼續全力以赴抓好災后重建工作。

2、堅持發展文化育和諧,加快文化*建設。切實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和諧文化建設。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理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豐富和發展*人精神和抗臺精神。大力開展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企業、和諧學校創建活動,培育和諧價值取向,形成團結和睦的社會氛圍,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六大工程”。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實施文化產業提升工程,全面推進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靈溪書城、龍港體育中心“三館一城一中心”建設。加強文化精品建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培育面向百姓的大眾文化,推進農村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工作,抓好鄉鎮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村落文化等群眾性文化活動。重視保護和挖掘優秀民間、民族傳統文化、傳統文藝。把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建設“教育強縣”目標,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大力實施遠程教育工程,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爭取引進高等職業學院;大力推進農村教育“四項工程”,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快建成一批群眾參與性強、投入少、功能全的體育設施,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抓好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3、堅持維護穩定保和諧,深化平安*創建。積極推進打防控一體化建設,著力構筑和完善社會管理、打擊防控、群防群治、社會保障“四張網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依法從重打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性犯罪,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黃賭毒”等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互聯網和通訊短信的管理,防范和打擊利用信息網絡進行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外來人口的管理,預防和減少外來人口違法犯罪。深化與“”等邪教組織的斗爭,嚴防境外宗教勢力和非法組織的滲透破壞活動。深入貫徹《信訪條例》,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強化鄉鎮綜治中心作用,積極探索綜治、信息、應急、調處“四網合一”新路子,健全經?;?、制度化的人民內部矛盾調處機制,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預案,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預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強災害的預警和防范工作,切實提高避災減災能力。加強國防教育,推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建設。

4、堅持民主法制促和諧,推進法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擴大基層民主,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村(居)民自治,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充滿活力的自治機制。認真落實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等制度,重視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切實維護司法權威,充分發揮司法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保障作用。規范執法行為,加強執法監督,促進執法公正,確保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認真開展“五五”普法,不斷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制素質。加強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強政法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提高依法辦事能力。發動全社會支持關心民族工作,共同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鄉村全面發展,切實保障少數民族權益。切實做好殘疾人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作。

5、堅持優化環境筑和諧,強化生態縣建設。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把節能降耗、環境整治和集約用地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深入實施生態縣建設規劃。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和問責制度,把強化政府責任作為實現節能降耗減排目標的關鍵環節,強化企業約束性指標考核,引導和鼓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單位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產業優質化、生產清潔化、發展集約化、資源循環化、節約技術化。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鞏固小褪色、小電鍍行業治理成果,嚴厲控制再生布料褪色、電鍍、食品加工、塑料洗滌和印染等行業性污染,堅決關停重污染企業,依法有序地解決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完善生態綠網體系,加強對橋墩、吳家園等水源地環境污染的工程整治,加強對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和環境噪聲的綜合治理,倡導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綠色消費方式,改善城鄉環境質量。積極探索節約集約用地新路子,依法從嚴從緊管理土地,盤活閑置土地,加強土地一級市場管理,健全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促進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按照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無縫對接的要求,抓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

五、圍繞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

努力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

實現“后發崛起、全面跨越”戰略目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堅持把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貫穿于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的始終,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1、著眼于理論武裝,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思想政治建設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首要任務。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繼續鞏固和擴大黨的先進性教育成果。積極探索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健全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繼續辦好*論壇,建立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周一夜學”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章,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優良學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始終保持奮發向上、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著眼于能力提升,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領導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全面提高領導干部推進科學發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為民辦事、促進和諧的能力。以深入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公務員法》為重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民主推薦、民主票決、選拔任用、監督管理、正常退出、責任追究等環節的工作機制,完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在全社會形成以抓工作的績效來衡量干部德才、以抓落實的品質來評定干部能力的良好氛圍,在抓落實、出實績中發現干部、使用干部、提拔干部。注重激發干部隊伍活力,整合干部資源,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高度重視年輕后備干部、女干部、黨外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營造優秀干部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注重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老同志,進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進一步發揮老同志的作用。

3、著眼于固本強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鄉鎮黨委建設,規范鄉鎮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深入實施“先鋒工程”建設,扎實推進“三級聯創”,切實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不斷探索創新村級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廣泛開展“三新三力”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基層干部依法辦事能力、服務群眾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深化農村指導員制度。抓好科技特派員下派工作。大力實施黨內關愛工程,深入開展“落實三真、關愛基層”活動,不斷增強農村工作的活力。切實抓好非公企業、社區、機關、學校、新社團等領域的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

4、著眼于治本抓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不斷拓寬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工作領域。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嚴格執行兩個《條例》,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黨員干部行為規范。加大對各類影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案件的查處力度,深入開展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領導干部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失職瀆職、貪污賄賂等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加大效能監察力度,深化“效能革命”和“滿意不滿意”評議等活動,全力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建立縣委委員基層蹲點聯系制度,鼓勵黨員干部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善作善成,鼓勵辦實事、干好事、管壞事、理難事,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爭先創優之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堅決改變“衙門化”不良風氣,以優良的作風抓落實,以昂揚的精神促發展。

5、著眼于科學執政,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堅持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原則,進一步健全“一個核心”、“三個黨組”、“幾個口子”的領導體制和縣委常委會負責制,加強和改進黨對人大、政府、政協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其各自職能作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切實保障政協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擴大黨內民主,推進黨務公開,保障黨員權利,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正確處理黨的代表大會和全委會、常委會的關系,發揮好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的作用。積極探索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的途徑和形式。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充分發揮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作用。認真貫徹民族、宗教、僑務、對臺等方面的政策。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領導,保障其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

同志們,歷史使命激勵著我們,艱巨任務鞭策著我們,美好前景鼓舞著我們。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浙江省委、溫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進一步振奮精神,狠抓落實,克難攻堅,奮勇爭先,為實現“后發崛起、全面跨越”戰略目標,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新*而努力奮斗!